
職稱結構

學歷結構

年齡結構

學緣結構
關鍵詞:教學隊伍建設
《教育教學獎勵辦法》要點摘錄
■第一條教育教學獎勵范圍:獲得高級別(國家級和省部級)獎勵的教學成果、學校優秀教學成果及優秀教學研究論文。
■第二條我校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獎勵標準:特等獎50萬元獎金,一等獎30萬元獎金,二等獎10萬元獎金。
■第三條我校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得省部級教學成果獎的獎勵標準:特等獎10萬元獎金,一等獎5萬元獎金,二等獎2萬元獎金。
■第十一條教育教學獎勵和科研獎勵同等對待。教育教學獎勵成果記入獲獎者的考績檔案,作為職務聘任、崗位考核和評優晉級中的一項重要依據。
校長解讀:在新的獎勵辦法中,學校對教育教學成果的獎勵與科研成果的獎勵完全對等,科研成果獎勵到什么程度,教學成果也要獎勵到什么程度。
《關于進一步提升青年教師教學工作能力的規定》要點摘錄
■第六條青年教師在完成學校規定的崗前培訓和助教工作外,期間還需參加以下工作:1.參加學校組織的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現代化教學技術和現代教育思想觀念的培訓,每年參加培訓的時間不少于4小時。2.設置實習環節的理工科專業的青年教師需參加一次本專業(學科)學生實習(實踐)指導教師工作。3.青年教師除參加教學團隊教研活動外,每年須完成8學時的其他優秀教師的教學觀摩活動。
■第八條青年教師在晉升職稱前應具有本科生導師的工作經歷。
《校級教學名師評選與名師培育工程管理辦法》要點摘錄
■第六條對獲得校級教學名師榮譽稱號的教師,學校將授予“教學名師獎”榮譽證書,并予以3萬元的教學質量工程專項經費支持。
■第十一條對入選教學名師培育工程的教師,學校將給予以下支持:1.給予2萬元的教學質量工程專項經費支持。受資助者需填寫立項建設任務書,建設期3年。2.以優良成績完成任務書規定內容者將優先推薦參評校級教學名師。
《教學團隊建設與管理辦法》要點摘錄
■第三條經過五年左右的建設,使教學團隊作為基層教學組織,基本覆蓋本科公共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研究生學位課、其它學生受益面廣的課程以及重要實踐環節,并惠及到其它課程或課程群的建設。
■第十條為培育校級優秀教學團隊,學校將每年從基層教學團隊中遴選出15個校級培育教學團隊給予2萬元/隊的教學質量工程專項經費支持,建設期限2年。
《院(系、部)實驗教學機構與教學實驗技術人員管理辦法》要點摘錄
■第二十四條在每兩年組織的教學成果獎評審中可單列實驗技術成果獎,根據實際情況評審。
■第二十五條學校鼓勵實驗技術人員開展創造性的工作,特別對為滿足設計性、綜合性與研究性實驗項目而開發新型實驗裝置的,學校將予以專項經費支持。
校長解讀:骨干教師隊伍實現由中年教師為主向青年教師為主的梯隊過渡,是我校當前必須重視、下大力氣解決的緊迫課題,因此必須要給青年教師壓擔子,給他們提供快速成長的平臺。
關鍵詞:科研隊伍建設
《科學技術獎勵辦法》要點摘錄
■第三條:國家級科研成果獎的獎勵: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且我校為第一完成單位的科研成果獎勵標準:一等獎200萬元科研費+10萬元獎金,二等獎100萬元科研費+5萬元獎金;獲得國家發明獎,且我校為第一完成單位的科研成果獎勵標準:一等獎150萬元科研費+7萬元獎金,二等獎60萬元科研費+4萬元獎金;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且我校為第一完成單位的科研成果獎勵標準:一等獎100萬元科研費+5萬元獎金,二等獎40萬元科研費+3萬元獎金;獲得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獎勵,且我校為第一完成單位的科研成果獎勵標準:一等獎5萬元獎金,二等獎3萬元獎金。
■第八條:我校教師在《SCIENCE》、《NATURE》上發表的學術論文,每篇獎勵50萬元科研費+5萬元獎金。
校長解讀:這一辦法中所規定的科研成果獎勵標準與原《石油大學(北京)大學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石大北校科[2004]2號文)相比,科研經費支持與獎金幅度均大大提高,目的就是要激發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鼓勵教職員工勇攀科學高峰,提高我校的學術水平和核心競爭力。
《人才培養及學術發展基金管理辦法(試行)》要點摘錄
■第四條前瞻導向性科研項目每年支持額度在300萬元左右。主要包括基礎理論研究、新興交叉學科前瞻性研究、科技新領域培育研究、科研團隊等方面的支持。(1)科研團隊或新領域、新學科、培育項目,每年2~3項;(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配套經費,用于每年批準立項的由我校負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青年科學基金和重點項目;(3)學校基礎學科研究基金,每年10項左右。
校長解讀:人才培養及學術發展基金是學校為建立起有利于自主創新、有利于創新人才培養的制度與文化氛圍而多方籌集經費新設立的專項基金,除用于青年優秀人才培養以外,主要用于支持前瞻導向性項目、培育新興學科及開拓新研究領域、增強國際科技合作以及大學生創新工程等方面的資助。在科研資助方面,基金主要體現了學校重點資助基礎理論研究、新興交叉學科前瞻性研究、科技新領域培育研究的導向。
《科研創新團隊管理辦法》要點摘錄
■第十二條學校對已經批準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創新群體、教育部創新團隊,將加大支持力度,優先在學科建設經費中給予支持。
■第十六條學校對進入創新團隊成員的科研業績將不進行單個考核,而只對團隊實行目標考核。
《專職科研人員崗位制度實施辦法》要點摘錄
■第六條專職科研人員可以從事基礎研究,也可以從事工程性的應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從事基礎研究的人員主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973項目等的研究,從事工程性的應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人員主要承擔企業的重大攻關課題。
■第十六條對于從事基礎研究或在學科建設中有貢獻的優秀專職科研人員,其崗位津貼由學校發放,人數為專職科研人員總數的20%左右。
校長解讀:設立專職科研人員崗位是為了充分調動專職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建立一支相對穩定的高水平科研隊伍,提升我校科研的整體水平。專職科研人員的發展有兩條道路,既可以從事基礎性研究,也可以從事應用型研究。從事基礎研究或在學科建設中貢獻突出的優秀專職科研人員,其崗位津貼將由學校發放。
關鍵詞:在職培訓
《教職工在職培訓工作管理辦法》要點摘錄
■第三條學校以建設一支素質優良、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和管理干部隊伍為目的,以按需培訓、學以致用、注重實效為原則,以非學歷教育和專業技能培訓為重點,采用校內與校外、國內與國外培訓相結合等方式,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職工在職培訓。
■我校教職工在職培訓方式主要有校內崗前培訓、校外崗前培訓、學歷學位提升、國家公派出國研修、國內訪問學者及其他短期專業類培訓等六種。
校長解讀:《教職工在職培訓工作管理辦法》的核心是加大在職培訓的力度,減少在職學歷學位教育的數量。對于學校來說,在教師隊伍學歷結構已經得到較大改善的前提下,更主要的是為人才的成長成功提供繼續教育的支持,體現人人可以享受到學校支持的繼續教育的在職培訓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