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克服文章一般化的捷徑

    微信圖片_20210722160915.jpg

    今天向大家推薦的一篇文章:人民日報原副總編輯江紹高和另外兩位記者寫的通訊《蘭考如今“吃”泡桐》。此文發表于《人民日報》1997年4月20日頭版上。

    《人民日報》在發表此文時,還加了一段300多字的編者按,充分說明對此文的重視與肯定。
    這篇通訊好在什么地方呢?有什么寫作手法值得借鑒?它是怎樣克服文章一般化毛病的?
    筆者認為,這篇通訊的寫作有以下幾個特點值得學習:


     一是切入點好。



    如果讓一位剛入職不久的記者去蘭考采訪,也許他會寫蘭考的領導班子建設,寫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寫科技、教育、衛生事業的進步,寫旅游事業的成長,寫發揚焦裕祿精神,等等。這樣寫,當然可以,但會顯得一般化。
    而人民日報的3位記者卻慧眼獨具,精確地選中了一個切入點:泡桐。把這件事寫好了,就是體現了發揚焦裕祿精神,體現了鄉親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訊的開頭,記者開門見山地寫道:“進入蘭考,一眼望不到邊的麥苗,一眼望不到邊的泡桐樹。‘看到泡桐樹,想起焦裕祿?!斈晏m考風沙、鹽堿、內澇‘三害’嚴重,是焦裕祿帶領人民栽種泡桐,根治‘三害’,如今農桐間作面積52萬多畝?!?/span>
    連續幾次提到泡桐,一下子就把讀者的視野引入了泡桐的境地。




     二是觀察體驗細致。



    文中好幾處寫的都是親眼見親耳聞的實況。
    比如,寫剛進村時所見所聞是:“汽車穿行在桐林間,在一個村子停下來。進村看看,嗬!家家戶戶的大門口、院子里都堆架著加工后的泡桐板材和木條;院落里傳出電動工具發出的吱吱聲?!?/span>
    又比如,寫進入樂器廠時,“ 在樂器廠車間參觀是一種享受。一把把琵琶,一架架古箏,每一件都是精心制作的藝術品。在琵琶生產車間,年輕的女工正伏案,在琵琶上雕刻唐詩;古箏生產處,小伙子正刻意打磨。細看成品,做工十分精細,表面光潔柔潤,接口天衣無縫?!?/span>
    這些親臨其境的描寫,使文字十分具體扎實。


     三是語言對話恰當。



    文中不少處用了語言對話,而不是籠統的用“紛紛表示”“一致好評”之類的詞匯。
    比如,村黨支部書記張彥林介紹,“這個村叫孔場村,村民們除了種糧,就是加工泡桐木材了?!?開封中原民族樂器有限公司總經理戴士永介紹道:“蘭考的泡桐因質地柔韌,紋理清晰等特點,是生產古箏、琵琶等樂器的上好材料。和樂器廠交道打多了,也長了見識,他萌生了一個念頭:能不能把賣木頭變成賣樂器??!?/span>
    這些原汁原味的語言對話,使文章有了動感。


     四是故事講得生動。



    記者寫道:“戴士永給我們講了這樣一件事:開始他們帶了制作的四把琵琶,送到昆明一家樂器商店。這時進來一位中年女同志,問有沒有上海產的琵琶。店里回答沒有上海的,有蘭考產的。女同志連連擺手:蘭考的?不要?!覀儧]有急。恭恭敬敬請她看一看,不是要她買,而是請她提提意見?!臼歉闩醚葑嗟模龔椓艘欢?,一臉驚訝:‘蘭考能生產出這么好的琵琶!’提出要把四把琵琶全部買下。戴士永自己也沒有想到,他們制作的樂器不僅得到了專家的認可,而且受到贊賞?!?/span>
    正是這個典型的故事,說出了用蘭考泡桐生產的樂器質量過硬,能夠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圖片

     五是數字運用具體。



    寫經濟報道免不了與數字打交道。這篇文章用了不少數據,既具體又準確。用數字說話,很有說服力。



     最后,還要加一條,就是編者按加得精彩。



    編者按中用了一個典故,說明古代已有桐木制琴的事實。編者按提綱挈領地指出:“看來,認識自己的優勢,利用自己的優勢,需要見識,需要眼界。領導農民致富,很重要的一點是向他們提供知識,提供信息,開拓他們的眼界。”這一段話,加深突出了文章的主題,使文章的境界得以升華。


    人民日報總編輯范敬宜在讀了這篇通訊后說:“寫得很好,可以啟發人們致富的思路。關于蘭考靠泡桐致富,過去有過報道,但只是作為一方面的事例寫在綜合新聞中,沒有獨立成編,因而給人印象不夠深刻。我們習慣于寫‘全景’,而不善于寫‘局部’或‘細部’。這是許多報道不能給人以深刻印象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文章寫不短的一個重要原因。應當引導記者盡量少寫‘全景’,多寫‘細部’。這是克服一般化的捷徑?!?/span>

    這真是寫作的經驗之談。


    下面,把通訊《蘭考如今“吃”泡桐》原作附上,讀者可以細細品味。(筆者在寫本文時,開始時未找到這篇通訊的原文,是人民日報的一位記者幫助找到了。謹致謝意。)

    附:


    蘭考如今“吃”泡桐


    本報記者  江紹高 岳富榮 李 杰


    編者按:讀了這篇通訊,令人振奮,也令人感慨。蘭考的泡桐,是以焦裕祿而聞名于世的,長期以來,人們“看到泡桐樹,想起焦裕祿?!笨墒强峙潞苌儆腥讼氲脚萃┻€是制作古琴、古箏、琵琶等民族樂器的良材。其實,桐木作為樂器的上等材料,早已見諸典籍?!逗鬂h書·蔡邕傳》就有關于良琴“焦尾枯桐”的故事:“吳人有燒桐以爨者,邕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而裁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猶焦”。這里講的桐木是否即是泡桐,無可查考,但屬于桐科,想應無疑。值得思考的是,為什么種泡桐的人過去卻并不了解泡桐有這么高的附加值?為什么用泡桐制作的樂器受到專家贊賞之后,人們還慨嘆“沒有想到”?看來,認識自己的優勢,利用自己的優勢,需要見識,需要眼界。領導農民致富,很重要的一點是向他們提供知識,提供信息,開拓他們的眼界。就這個意義上說,蔡邕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到目前為止,類似把“桐木”當柴燒的事情,不還到處可見嗎?


    進入蘭考,一眼望不到邊的麥苗,一眼望不到邊的泡桐樹。
    “看到泡桐樹,想起焦裕祿。”當年蘭考風沙、鹽堿、內澇“三害”嚴重,是焦裕祿帶領人民栽種泡桐,根治“三害”,如今農桐間作面積52萬多畝。
    汽車穿行在桐林間,在一個村子停下來。進村看看,嗬!家家戶戶的大門口、院子里都堆架著加工后的泡桐板材和木條;院落里傳出電動工具發出的吱吱聲。
    “這個村叫孔場村,村民們除了種糧,就是加工泡桐木材了?!贝妩h支部書記張彥林介紹,村村黨支部書記張彥林介紹里80年代起就用上了泡桐,從一般的板材、線材發展到品種、規格比較齊全的建筑物裝飾材料。全村230戶人家,幾乎家家都從事泡桐加工,村里還成立了裝飾材料集團公司,負責組織農民生產和產品的市場銷售。加工的桐木產品已銷往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還出口韓國、日本和東南亞地區。生產規模擴大了,他們還從周圍地區購進泡桐木進行加工。1996年,全村完成桐木加工產值2700萬元,純利潤500多萬元,人均純收入達到5000多元。
    孔場村是“蘭考‘吃’泡桐”的一個縮影。這個縣農村加工泡桐木材已形成規模??h里的同志介紹,全縣20萬農戶中,已有1/4從事泡桐加工產業。就說陽鎮吧,全鎮有18個桐木加工專業村,從事桐木加工的農戶有3600多家、8800多人;桐木原材料產品運輸、銷售的事業應運而生,專業戶達400多個??h里還有獨資、股份制桐木加工企業116家。去年蘭考桐木加工量10萬立方米,總產值達10.8億元,占全縣鄉鎮企業產值的1/3。
    蘭考從事桐木加工的企業和農戶雖多,但多而不散,主要集中在陽、閻樓、紅廟、城關等幾個鄉鎮。企業與企業、企業與專業戶,為了追求共同利益,抵御風險,經過近年來的探索和政府的引導,正在形成有序的聯合與組合,形成一條“龍”:龍頭是河南省最大的桐木加工集團———蘭桐林業集團有限公司,是1995年8月以蘭考縣三家較大的桐木加工企業為骨干組建的;龍身是包括該集團成員在內的一大批桐木加工企業;龍尾是從事桐木加工的千家萬戶。蘭考的桐木加工以公司農戶的生產組織形式,帶動一大批農戶走上致富之路。
    有人問:蘭考大規模加工桐木,會不會給桐木資源和生態環境帶來破壞?蘭考的同志說:不會的。一是對泡桐的砍伐,縣里有嚴格的管理措施;二是目前采伐的量只占加工總量的一半,另一半是從外地區購進來的。當然,農民看到泡桐的利益,種植泡桐的積極性很高,是最根本的,全縣泡桐每年以2%的速度增加,活立木已超過60萬立方米,人均10棵泡桐樹。
    “最重要的,還是農民在實踐中懂得了技術附加值?!边@一點,記者在陽鎮開了眼界。鎮上有一家開封中原民族樂器有限公司,真沒想到是農民自己辦的。公司總經理戴士永是一位樸實的農民,年近50,10多年前一直經營泡桐木材。
    戴士永說,蘭考的泡桐因質地柔韌,紋理清晰等特點,是生產古箏、琵琶等樂器的上好材料。和樂器廠交道打多了,也長了見識,他萌生了一個念頭:能不能把賣木頭變成賣樂器?
    創辦樂器加工廠!戴士永走南闖北,向樂器制作專家請教,尋求合作。他終于用“三顧茅廬”的精神,把一名上海的樂器制作師請到了村里。1988年春天,陽福利樂器廠在農家院里開工了。戴士永和幾個青年農民,在上海師傅的指點下,用握慣了鋤頭的雙手,把自己種的桐木托上了藝術的殿堂。
    戴士永給我們講了這樣一件事:開始他們帶了制作的四把琵琶,送到昆明一家樂器商店。這時進來一位中年女同志,問有沒有上海產的琵琶。店里回答沒有上海的,有蘭考產的。
    女同志連連擺手:蘭考的?不要?!拔覀儧]有急。恭恭敬敬請她看一看,不是要她買,而是請她提提意見。”女同志是搞琵琶演奏的,她彈了一段,一臉驚訝:“蘭考能生產出這么好的琵琶!”提出要把四把琵琶全部買下。戴士永自己也沒有想到,他們制作的樂器不僅得到了專家的認可,而且受到贊賞。
    以后的路就好走多了。1993年,陽福利樂器廠與臺灣臺中民族樂器公司合資,組建了開封中原民族樂器有限公司。如今這個公司120名職工,都是從當地土生土長的農民中走出來的,有80多名已是能獨當一面的骨干,有10多人熟悉樂理。他們生產的樂器有琵琶、古箏、揚琴、柳琴、二胡、阮等6大品種30多個系列,1996年生產樂器1萬多件,80%以上出口,產值600多萬元,實現利稅100多萬元。
    在樂器廠車間參觀是一種享受。一把把琵琶,一架架古箏,每一件都是精心制作的藝術品。在琵琶生產車間,年輕的女工正伏案,在琵琶上雕刻唐詩;古箏生產處,小伙子正刻意打磨。細看成品,做工十分精細,表面光潔柔潤,接口天衣無縫。這些,難道不是說,蘭考人“吃”泡桐“吃”出水平來了嗎!
    (原載《人民日報》1997年4月20日第一版)



    (作者系人民日報資深記者、人民日報海外版原培訓部主任)



    爱情岛亚洲论坛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华液2020|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老年人|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 亚洲国产精品线观看不卡 |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第六区|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清高动态图 | 亚洲三级在线视频| 亚洲一区在线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天堂亚洲国产中文在线| 亚洲日本乱码卡2卡3卡新区|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va|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综合一区| 亚洲GV天堂GV无码男同|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 亚洲高清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不卡下载 |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牛牛|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二三区| 亚洲AV性色在线观看|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乱码精品女人久久久不卡|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一区|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中文成人网 | 亚洲一线产区二线产区精华|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 亚洲人成色4444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色在线网站| 亚洲精品国产V片在线观看| 曰韩亚洲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国产精品亚洲аv无码播放| 亚洲一区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激情| 色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国产| 亚洲精品456播放| 亚洲91av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