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歐萱 繪
近日,小學語文期末考的閱讀理解中出現了“網紅”李子柒的故事,其中有李子柒粉絲數的介紹,這一行為讓許多家長難以接受,認為所給材料與出題立意不符,更有家長質疑此舉是否會對價值觀尚未穩定的孩子產生誤導。于筆者看來,家長們對于“網紅”這一群體有著刻板印象和些許偏見,視“網紅”如洪水猛獸,過分放大其缺點而忽視其優。
事實上,在李子柒的鏡頭下,處處寄托著現代都市人對優雅的自然生活和優美的自然風光的精神向往,李子柒為實現理想中的田園生活付諸實踐,將努力的成果拍成視頻,通過網絡展現給世界。材料中舉例李子柒龐大的粉絲數量和她在多個平臺上廣泛傳播的視頻及其播放量,都能讓閱讀者快速了解并李子柒的影響力。由此可見,李子柒的視頻受眾之廣,吸引了許多外國人借此了解到中國的田園文化,進一步了解我們的民族文化。她的視頻打開了一個精巧別致的窗口,和眾多精彩紛呈的民族文化一起,向世界展現一個多元而魅力的當代中國。在互聯網信息時代,我們需要更多的“李子柒”,需要更多有品質、有溫度的好故事,讓更多人讀懂中國文化、愛上中國文化。
家長對網紅群體的錯誤認識,多來停留在直播行業的低門檻、低成本、高收益,加之政府監控力度不足,致使“網紅”一詞往往與“無底線”“博眼球”等相掛鉤,加之業內諸多低素質“網紅”為了流量不擇手段,使群眾對其印象每況愈下,那些富有正能量的“網紅”,熱愛生活并用自己的力量影響著周圍的人,卻因部分低素質網紅的存在而殃及池魚。我們不能一味的否定亦或是縱容,榜樣的力量不容忽視,網紅帶來的正能量值得我們肯定。
“網紅”作為一個時代的產物,需要我們去持續探索挖掘其價值,并在這過程中對它形成一個良好的管理與約束。首先各大直播平臺要主動承擔責任,提高準入門檻,規范直播內容,做好預防及審核機制;相關從業人員亦要提高自身素質,管理形象。同時,相關部門也應運用多種監管措施,關閉違規賬號乃至直播平臺,構建信息共享的黑名單體系以防止違規“網紅”的再出現。
在這個后浪奔涌,多元價值觀交流與碰撞的社會,眾多正能量的故事值得我們學習。“網紅”一詞進入試卷,讓人們感受到教育對多元文化的接納。面對“網紅”,我們不妨順應時代發展變化的潮流,擦亮雙眼,明辨是非,理性看待新生事物并學習可取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