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天貓雙十一滿300減40”“淘寶雙十一隱藏券特賣”“唯品會雙十一特賣”……據了解,雙十一購物狂歡節源于淘寶商城(天貓)2009年11月11日舉辦的網絡促銷活動,盡管當年參與的商家數量和促銷力度有限,但營業額遠超預想的效果,于是每年的11月11日成為天貓舉辦大規模促銷活動的固定日期。雙十一已成為中國電子商務行業的年度盛事。許多青年大學生趁雙十一減免優惠,紛紛對商品進行搶購,而不少人受炫耀攀比心理的驅逐,造成了不理性消費。
當前,大數據發展趨勢成為熱潮,人類進入信息化時代,足不出戶享受時代特權。在此背景下,“雙十一”瞄準先機,利用便捷化的信息網絡搭建“電商—網絡—用戶”的購物平臺,滿足用戶多元化購物需求。李克強總理曾盛贊馬云“創造了一個消費時點”,不僅刺激了民眾的消費需求,也使電商成為“香餑餑”,傳統零售業紛紛轉型,利用信息化網絡銷售產品。其次,交通運輸網絡的完善為“雙十一”提供物流保障,跨城、跨省、甚至跨國,都不再是問題。“快遞公司百架飛機備戰”、“承諾網購包裹‘當日達’、‘一日三送’”,在網購訂單激增的情況下,電子商務網站以比拼送貨速度的形式,使消費者安心在家等待包裹。
然而,火爆全國的雙十一購物狂歡節也存在著諸多不良影響。經不住商家的花哨噱頭,沖動消費、狠心“剁手”,滿足一時之快,事后悔恨萬分。諸多案例表明,“雙十一”中充斥著虛假折扣、以假亂真、消費欺詐等消費陷阱。當代青年大學生是“雙十一”的消費主力軍,其中不少人“剁手一時爽,吃土淚兩行”,打著“融入潮流”的幌子,做著“沖動消費”的舉動。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大學生并沒有達到經濟獨立的水平,滿足平時的衣食住行已經花費了大部分生活費,在“雙十一”時肆意消費無疑是雪上加霜。
在筆者看來,做到理性消費,大學生應遵循以下幾點。
首先,把握度。這里的“度”指的是購物欲。近年來,隨著短視頻風口的出現,消費渠道呈現多樣化的特點,視頻植入、直播帶貨成為新興主流方式。利用大學生思想開放、足夠支持新興事物的特點,電商平臺不斷創新銷售方式,以吸引大學生的消費欲望。面對諸多誘惑,大學生能做的就是通過制定開銷限制、計劃好開銷類別、記錄消耗周期等方式合理消費欲望,理性消費。
其次,把握量。這里的“量”指的是消費量。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升,消費總量也呈現上升的趨勢。多數大學生對事物都是“喜新厭舊”的心理,由此導致資源被浪費、閑置、有效利用率過低的情況。因此,合理控制消費量是必不可少的,要在滿足自我需求的水平上,合理、節制、有目的地進行購買,增加“斷舍離”的體驗性消費。
最后,把握實。這里的“實”指的是務實性。攀比心理和從眾心理使得“重奢侈輕品質”的炫耀性消費肆意生長,“名媛拼團”現象屢見不鮮,而大學生涉世不深,是極易被這種風氣帶偏的。增加務實性消費,必須明確購買原因,列好購買計劃,貫徹“質量勝過數量”的“買買買”原則。
雙十一購物狂歡節不應僅僅沉醉在逐年攀升的“數字泡沫”中,而應該通過有效措施,積極呼吁消費者合理消費,擔當起社會責任才是推進自我發展的長久之計。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要了解真相、學會判斷、懂得拒絕,從實際情況判斷自身所需,真正做到綠色消費,理智消費,助推經濟穩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