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選取怎樣的新聞照片上版面?

    在報社當編輯、上夜班時,眼前有一大堆照片,每天要選出一些上版面,有的照片是單獨發表,有的照片是配合相關文章發表,有的照片是組成“圖片專欄”發表。

    那么,怎么樣的照片才能引起編輯的注意、才能入選并在報紙上刊登出來呢?歸納起來,以下幾類照片是比較受歡迎的,是采用率比較高的。

     

    見證時代進程的照片

    新聞圖片最重要的特點是具有新聞性,它必須是能展示新聞現場的、表現新聞人物形象的。它可以使讀者直觀地看到新聞事實,產生親臨現場的感覺。這樣的照片,配以圖片說明,就能獨立成為一條完整的新聞報道。有的好照片甚至能登上頭版頭條的位置。而那些內容陳舊的、事件過時的照片自然就得不到采用。

    與文字新聞一樣,新聞照片要講究新聞價值。那些題材重要、接地氣、有教育意義、能見證時代進程的照片值得拍攝與推廣。

    1951年2月中旬,在志愿軍某部政治部擔任攝影組組長的黎民拍攝了《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的照片。部隊過江后,他把這張照片的底片小心翼翼地包好,寄往解放軍畫報社。不久,照片就發表在1951年第4期《解放軍畫報》的扉頁上,并被當時全國各地的報刊普遍刊用,同時還榮獲了志愿軍總部二等獎,陳列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內,為歷史留下一個不朽的見證。

    圖一:《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照片.jpeg

    《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照片

    中國攝影家協會原副秘書長、希望工程標志性照片《大眼睛》的拍攝者解海龍說,新聞照片要承載“記錄現在,告訴未來”的使命。新聞攝影要求記錄絕對的真實,真實記錄才是新聞攝影的生命。在此基礎之上,能夠承擔起社會責任的攝影作品,則具備了“改變未來”的力量。他拍攝的《大眼睛》照片幾乎成了當年一個時代的象征。

    圖二:希望工程標志性照片《大眼睛》.jpeg

    希望工程標志性照片《大眼睛》

    現在有一種擺拍的照片和視頻,自稱是為了鼓勁,實際上是假照片、假視頻。這種照片和視頻由于失去了新聞真實性原則,不僅不應提倡,而且需要抵制。

     

    視覺沖擊力強的照片

    一張好的新聞照片只有一個視覺中心。筆者在選新聞照片時,喜歡選那些一下子就吸引眼球的照片,選那些只有一個聚焦點的照片,而放棄那些有兩個三個重點地方的照片,放棄那些既形散又神散的照片。

    在當年越戰期間,有一張《火燒赤身女孩》的照片震驚世界,甚至引發越戰結束。照片中裸跑的女孩名叫潘金福,白磷彈襲擊了村莊,小女孩身上燒著了,她哭著邊脫衣服邊跑。這張照片有強烈視覺沖擊力,獲得了普立茲獎與1972年的世界新聞攝影比賽獎。

    圖三:《火燒赤身女孩》照片-1.png

    《火燒赤身女孩》

    抓住視覺中心這個概念,就是抓住了重點。當讀者看到一張沒有視覺中心或有多個視覺中心的照片時,弄不清楚你想表達的主題,照片就達不到報道新聞的目的。

    優秀的新聞攝影記者可以通過調整取景范圍、調整景深、加強色彩、選擇角度和追拍等手段來凸顯視覺中心,創作出一幅好的作品。如果用拼湊的、移花接木的手法來編造出沖擊力,最終必然會失敗。

    2005年有一張新聞照片《中國農村城市化第一爆》,曾憑富有沖擊力的“瞬間美”打動了評委,獲攝影比賽金獎。后來,網友指出此照片有電腦合成嫌疑,最終被取消了獲獎資格。

    圖四:《中國農村城市化第一爆》照片.jpg

    《中國農村城市化第一爆》

     

    生動活潑的照片

    藝術照可以擺拍,但新聞照片一定要抓拍,抓住那精彩的一瞬間。成功的抓拍是創作一幅優秀新聞照片的關鍵因素 。只有抓拍,才能抓住真實和精彩的畫面。一位資深的攝影記者說過:“抓拍是攝影記者的一項基本功,需要擁有責任心、正義感、勇氣擔當和技術技巧。”紀實攝影新聞攝影的基本方法之一就是抓拍。

    而那些擺拍的照片,往住人物面部表情僵硬,動作走形,畫面凝固。還有一些PS過的照片,人物如懸浮在空中,事物也從而失真。有一些單位發表PS照片后被讀者揭露出真相,搞得十分被動,有的道歉,有的作檢查。

    如轟動新聞界的照片《廣場鴿接種禽流感疫苗》和《青藏鐵路為野生動物開辟生命通道》,雖然均已獲獎,但最終被證實是經過電腦合成處理的虛假新聞圖片。為此,不但取消了拍攝者獲得的獎杯和證書,有的登報向全社會道歉,有的被所在單位解聘。

    圖五:《廣場鴿接種禽流感疫苗》照片.jpg

    《廣場鴿接種禽流感疫苗》

    圖六:《青藏鐵路為野生動物開辟生命通道》照片.jpg

    《青藏鐵路為野生動物開辟生命通道》


    有故事情節的照片

    把新聞照片拍出故事,拍出矛盾沖突,拍出人的心理變化,讓讀者通過畫面體會照片中的深邃意境和豐富涵義,這是新聞攝影工作者應當追求的境界。要完成故事片式的新聞照片,首先要構思,在拍攝前,腦子里先形成一個生動的故事,然后設計畫面,最后才按動快門進行拍攝。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13日,還在上幼兒園的3歲的小男孩郎錚被埋一天后被救出。,解放軍戰士用擔架把他抬出。滿臉傷痕的郎錚舉起右手,解放軍叔叔敬禮。攝影記者捕捉到了這個畫面,一幅《生命的敬禮》好照片誕生了!

    圖七:《生命的敬禮》照片.jpg

    《生命的敬禮》

    新聞照片要講腳踏實地的故事,講感人的故事,講改革發展的故事,講堅守初心創新奮斗的故事。“講故事”不是“編故事”。不能編一些假、大、空的故事來忽悠讀者,欺騙觀眾。

    2004年,武漢某報記者拍攝的《非典時期的婚禮》曾得荷賽三等獎。這張照片看上去很有“故事”,新娘和新郎戴著口罩,伴娘托著新娘裙裾,一位柱拐杖的老人擦肩而過。然而,照片獲獎后照片上的新郎向攝影記者索賠,并告上法庭。引發人們這張照片是否擺拍與造假的討論。

    圖八:《非典時期的婚禮》照片.jpg

    《非典時期的婚禮》

     

    反映人物精神的照片

    新聞照片在很多情況下是拍人,要拍出人的精氣神。在我們的記憶中,王進喜、焦裕祿、雷鋒的形象往往是由一張照片而留下的,而這張照片正是最能反映他們精神面貌的那個瞬間。

    現在有些新聞照片雖然拍攝的也是真人真事,但由于拍攝技術不佳、不熟悉被拍攝者對象,有的被拍攝對象過于緊張,造成拍出來的照片效果不好。怎樣才能使所拍攝的人物流露真情,親切自然,神態感人?攝影工作者只有深入地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才能成功。

    一個好的攝影師,不僅僅是拍個照片,而是個社會活動家、美學家、文學家,具有政治水平和藝術水平,又有深厚的筆底功力,才能在觀察生活、分析事物中,在關鍵的時刻按下手中相機的快門。

    優秀的新聞照片不是“易碎品”,而是隨著時間的延續彌足珍貴。人民日報著名新聞攝影家蔣鐸老師在1968年10月1日拍攝過一張周恩來總理在天安門城樓上的照片。拍攝前,蔣老師發現周恩來總理比兩年前明顯消瘦和憔悴,心頭為之一顫。蔣老師抓住時機,按下快門,拍下了當天周恩來那憂郁的眼神、疲憊的神態。這張照片后來由中國美術館收藏。

    圖九:《1968年10月1日周恩來總理在天安門城樓上》照片.jpg?

    《1968年10月1日周恩來總理在天安門城樓上》

    47年后的2015年9月3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盛大閱兵。當天閱兵結束后,一名網友找出蔣鐸老師拍的這張周總理照片,寫下了“這盛景,如你所愿”的微博,迅速在網上轉發和傳播。至9月4日上午,轉發量竟然超過一百萬!許多網友看了這句微博和這幅老照片,流下了熱淚。一張老照片,至今仍令人感動。

    正如蔣鐸老師所說的那樣,新媒體時代,報、網、端、微、屏齊發力、共相融。新聞攝影機遇更多,舞臺更大。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新聞攝影記者要與時俱進,增強“四力”,以生活為師,深入探尋新聞攝影規律,不斷創作出更多生動鮮活、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精品力作。

     

    (作者系人民日報資深記者、人民日報海外版原培訓部主任)

     

     

    注:文中圖片均由筆者提供。

    亚洲AV成人片无码网站| 国产99在线|亚洲|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网站| 亚洲嫩模在线观看| 亚洲动漫精品无码av天堂| 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91|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APP| 亚洲爆乳成av人在线视菜奈实| 亚洲一卡一卡二新区无人区|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专| 国产日本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67194在线午夜亚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图片 | 亚洲色精品vr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91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综合|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人| 午夜亚洲WWW湿好爽| 看亚洲a级一级毛片|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国产成人va亚洲电影|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av在线亚洲欧洲日产一区二区| 亚洲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n天堂an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 亚洲第一精品电影网| tom影院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婷婷| 亚洲日本在线电影|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4338×亚洲全国最大色成网站|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同|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漫画| 亚洲午夜免费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在线|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av永久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