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農林學院報》發展史
校報發展演變情況
《信陽農林學院報》為信陽農林學院黨委、行政機關報,創刊于1990年5月,創刊時名稱為《豫南農專報》,先后更名為《信陽農專報》、《信陽農專》。1998年5月,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成為全國高校校報系列公開出版報紙,更名為《信陽農專報》,2013年4月28日信陽農林學院掛牌成立后,我校隨即積極申請校報的更名和有關變更事項。2014年11月28日,國家新聞出版光電總局批復河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同意我校校報更名為《信陽農林學院報》。所持報紙準印證先后更換為豫內準印證字第032、HN90-001、HN91-001、豫內準印證92-1118、豫內準印證92-111、豫內準印證93-013、HN94-1164、河南省內部報紙準印證第0110號、河南省連續性內資(信陽)98016號,1998年12月,由河南省新聞出版局審批辦理,獲全國統一刊號,刊號為CN41-0838/(G),2014年11月,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審批辦理,獲全國統一刊號,刊號為CN41-0852/(G)。
《信陽農林學院報》自創辦起就設有校報編輯部,隸屬于黨委宣傳部,校黨委副書記任總編輯,設有專職編輯人員,有專門的辦公室,配有電腦、攝影機、電話等設備,學校每年劃撥專項辦報經費,為報紙的正常出版提供了人力、物力、財力。現為半月刊,彩色印刷,4開4版,每月15號、30號出版,每期印發數為2000份。截止到2017年3月31日,校報出版245期,校報走上了一條快速發展的道路。
辦報宗旨和版面設置
《信陽農林學院報》始終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宣傳學校的教育改革,促進學校的建設與發展為己任,大力揚正氣,樹新風。創刊以來,《信陽農林學院報》始終堅持這一辦報宗旨,充分發揮校報對外宣傳的窗口作用及聯系學校領導和師生的橋梁、紐帶作用,積極配合學校不同時期的工作任務,以服務于學校的中心工作和廣大師生讀者為出發點,堅持辦報和育人相結合;始終堅持“外塑學校形象、內鼓師生干勁、當好學校喉舌、樂為師生益友”的辦刊原則,加強師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及時宣傳學校在教學科研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反映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為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尤其是在推動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信陽農林學院報》第一版為要聞版,報道學校的重大新聞事件,引導校園輿論主流。主要欄目有“標題新聞”、“圖片新聞”、“一句話新聞”、“要聞簡報”等。第二版為綜合新聞版,除報道新聞事件外,還宣傳各部門及教學院部工作經驗、典型事跡。主要欄目有“科技服務”、“百家講壇”、“科研成果”、“教授風采”等。第三版為校園生活版,報道學生生活中喜聞樂見的系列活動和事件。欄目有“校園風景線”、“大學生社會實踐”、“心理咨詢”等。第四版為文藝副刊。設置主要欄目有 “綠野”等。主要刊發師生撰寫的優秀文藝作品如小說、散文、詩歌、影評等文藝作品。《信陽農林學院報》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全校師生,并同全省各高校及全國部分高校交流贈閱。
校報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績
《信陽農林學院報》一直注重辦報質量,堅持精編細校,不斷提高辦報水平,《信陽農林學院報》始終立足校園、貼近生活,逐步形成了鮮明的特色。自創刊以來,由近百篇校報作品榮獲全省高校校報號好新聞獎,其中《蛙水關系與魚水關系》、《扶貧扶到點子上》等多篇作品先后榮獲全國和全省教育好新聞。在2012年首屆“河南省優秀校報”評選中榜上有名,近年來,《信陽農林學院報》每年參加全省高校報研究會“好新聞”評選,都有多篇文章獲一、二等獎。在辦報中,《信陽農林學院報》始終嚴格遵守國家新聞出版管理規定,沒有出現任何違規行為,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積極宣傳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和學校的重大決策、重大事件,積極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二十八年來,《信陽農林學院報》是學校發展歷程的忠實記錄者,是學校文化流變的入微觀照者,是保存學校發展歷史的珍貴史料,也是推動學校不斷向前發展的諸多動力之一。今后我們將繼續堅持正確的辦報育人宗旨,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當好學校黨委行政的喉舌,緊緊依靠廣大師生員工的熱情支持和積極參與,深入宣傳學校的改革、建設和發展成就,傾心服務學校教學科研、精神文明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積極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努力把《信陽農林學院報》建成一座連心橋,一顆綠化樹,一條常春藤,一片芳草地,一處創新苑,展示百年底蘊,辦出農林特色,打造成師生共同的精神家園和學校對外宣傳的精美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