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記者 王祝炫) “從樓門樓道的裝飾畫到樓梯上的文明標語, 都是我們老街坊想出來的。 ” 在八寶山街道永東北社區17號樓四單元, 樓門口兩側 “盛開” 的梅花額外引人注目。自 6 月 26 日在全區范圍內開展 “擦亮城市西大門, 文明祥和迎大慶” 五大專項動作, 全區將有14萬 “老街坊” 、 在職黨員、機關干部共同參與, 永東北社區17 號樓四單元的“綠色樓門” 正是八寶山街道打造的特色文化樓門。
沿著樓道往里走, 記者注意到, 樓道里也別有一番風景: 墻的兩側掛著小區居民自己制作的布貼畫, 樓梯的臺階上寫了 “垃圾分類” “低碳生活”的標語。據了解,為了讓樓門建設符合居民意愿, 前期社區居委會以黨員雙報到為契機, 充分發揮 “老街坊” 議事廳的作用, 在社區內進行廣泛宣傳, 通過召開居民議事協商會和入戶的方式, 充分征求居民意見和建議, 居委會與居民協商制定本社區特色樓門方案。 “綠色生活” 主題樓門充分體現了居民的集體智慧, “樓梯‘立面畫’ 是我提出來的” , 居民劉世蘭阿姨說 “文明標語取代了小廣告, 我們看著更舒心了! ”
在“擦亮城市西大門,文明祥和迎大慶”專項行動中,石景山區踐行創城為民惠民的宗旨,持續深化精神家園建設,推動創城共建共享理念深入人心、融入生活,營造“抬眼可見,舉足即觀”的濃厚宣傳氛圍。為此,八寶山街道提出了在轄區內開展特色樓門創建工作,讓居民按照自己的意愿,打造以文明理念宣傳為主題的“個性化”樓門。除了主打“個性”,八寶山街道的魯谷住宅社區則是以9 號樓一個樓門為試點,打造了以傳統文化為主題的特色樓門。
  目前,八寶山街道已經完成魯谷住宅、永東北、瑞達3 個社區示范點的創建。在特色樓門的建設中,社區居民廣泛參與,不僅為自己家樓門的建設出謀劃策,還主動清理樓門堆物堆料、小廣告,為施工人員創造了良好的工作環境。樓門文化建設提升了環境,凝聚了人心,增進了感情,增強了居民的獲得感,提升了居民對創城工作支持率和滿意率。
  據了解,五大專項行動聚焦社會面安全防控、城市秩序整治、城市環境整治、窗口服務提升、社會面宣傳五個方面,通過打好專項行動攻堅戰,全面提升全區環境秩序,持續深化全國文明城區創建,以安全、整潔、文明、祥和的環境迎接新中國成立70 周年。
  大力整治城市環境、城市秩序是“擦亮城市西大門、文明祥和迎大慶”專項行動的重要內容,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社區環境問題,我區提出要在全部小區實現樓門非法小廣告、私裝地鎖、樓道堆物堆料“ 三清零”目標,以城市環境的明顯改善,增強市民群眾的獲得感。
  魯谷街道六合園南是一個老舊小區,規范小區停車秩序一直是群眾高度關注和希望解決的問題之一。魯谷街道從集中拆除私裝地鎖入手,對小區停車秩序進行了全面整治。
  通過調查發現,外來車輛長期占用小區停車位,是造成停車難的一個重要原因。為此,在進行居民車輛登記的基礎上,六合園南社區于4 月22 日正式實行停車管理,在小區出入口設立欄桿,使外部車輛不能隨意進入本小區,同時,在小區地面上噴涂行車路標,使車輛有序進出小區。居委會又與車輛管理公司集中對小區居民開展停車管理問卷入戶調查,征詢居民的意見和建議,制定停車管理細則。
  八角街道楊北社區地處地鐵6 號線沿線,居民多次提出美化社區環境的迫切訴求。社區依托“雙報到”機制,積極發動社區居民,下大力氣整治提升社區環境秩序,將原來臟亂差的空地改建成居民休閑娛樂的口袋公園,建成100 多個停車位,極大提升了社區環境秩序。
  八大處路甲7 號院居民成立了小區“自管會”,依托社區“多事”監督員,利用“老街坊樓道監督員”微信平臺,全面完成“三清零”各項工作,在居民中形成了“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的理念,建立長效防反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