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熊巧紅 吳少爽)截至6月11日, 蘇橋儲氣庫群主力儲氣庫蘇4儲氣庫累計注氣20.8億立方米, 預計到本注氣周期末, 庫存量將達到設計庫容上限35億立方米, 形成有效工作氣5.2億立方米。
蘇4儲氣庫埋深4700米, 具有庫容量大、 儲層平面聯通好等先天優勢條件, 同時又存在埋藏深、 注氣壓力高、 底水活躍等不利因素。作為世界上最深的儲氣庫, 這里沒有成熟的技術可以復制, 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對此, 儲氣庫的建設者們不斷總結經驗教訓, 迎來一次次峰回路轉。
蘇4儲氣庫由碳酸鹽巖凝析氣藏改建而成, 設計庫容35億立方米。自2013年12月投產, 經歷六注四采, 累計注氣20.6億立方米。
儲氣庫管理處通過密切跟蹤生產動態、 加大監測井測試力度、 開展大規模現場試驗、 精細數值模擬運算等多種技術手段相結合, 評價蘇4儲氣庫注采氣能力, 摸索生產運行規律,編制多周期注采運行方案。同時, 實施 “一井一策” 管理制度, 優化月度、周期配產, 適時調整各井注氣量, 實現科學注氣。
針對蘇4儲氣庫儲層非均質強、 部分井近井地帶污染及井筒積液不能正常開井等問題, 他們系統分析低產原因, 因井施策, 先后實施了酸壓、 酸洗、氣舉等措施, 效果顯著, 實現日增采氣量72.5萬立方米、 注氣量28萬立方米,新增工作氣0.8億立方米。
圍繞制約蘇4儲氣庫發展和效益提升的關鍵因素, 儲氣庫管理處積極與科研院所合作, 立足鉆井工藝、 注采評價、 地質建模、 井筒完整性評估、 儲層保護等方面開展重點攻關, 取得了豐碩成果, 并已全部應用到氣庫建設與生產運行中。今年, 這個處再設立科研課題兩項, 持續推動氣庫健康平穩發展。
該處做好員工培訓, 加強注氣工藝流程、 操作規程、 設備性能等專業培訓; 細致梳理注氣操作規程、 細節, 要求崗位員工查找現場安全風險, 確保工藝流程連接順暢、 風險防控措施到位; 增強注氣生產風險應對能力, 開展桌演和現場演練, 目前蘇4儲氣庫已連續安全生產198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