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要給大家談的主題是:樹立遠大理想,熱愛農學專業。”6月21日上午,中國工程院院士、小麥栽培學專家于振文走進南校區學術報告廳,與農學院學子共聚一堂,談理想、話成長,感情真摯,語重心長,贏得現場聽眾一陣陣熱烈的掌聲。
于振文叮囑農學院學子們,從現在開始就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和目標,并以余松烈、李振聲、山侖等院士們為例,介紹了他們在各自研究領域內不懈奮斗的歷程以及取得的輝煌成就。其中,他特別提到了自己的老師余松烈院士,言語中充滿了對先生的愛戴和敬佩之情,他說,正是為人民做點實事這樣一個樸實又崇高的理想,使余松烈先生放棄優渥的大城市生活,來到艱苦的農村,與農民們同吃同住,在小麥研究領域做出了卓越的成績,令千千萬萬的百姓受益。同時,于振文結合自身求學、工作經歷,告誡廣大學子,無論身處何時何地,都要心懷夢想,只有心中有夢,腳下才有前進的力量。作為青年學子,正值青春大好年華,應該樹立更加高遠的理想和目標,珍惜現在的學習時光,苦練本領,牢牢掌握專業知識,為國家的富強和民族的振興做出應有貢獻。
于振文告誡廣大學子仰望星空的同時,還要腳踏實地,光有理想信念還不夠,還要將遠大的理想落到行動當中去。一個人成就的獲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終身學習的態度以及長期不懈的堅持,即使身處人生低谷也一定要有永不放棄的精神。他說,自己能從農場工人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能從農場走上大學講臺,再到以全國政協委員的身份進入人民大會堂,靠得就是永不放棄的精神,無論何時何地,始終堅持夢想,從未放棄過學習這件事。作為大學生,在本科階段的學習非常重要,這是學理論、打基礎的時期,無論是以后繼續深造還是出國就業,這個階段的學習都為今后走得更好、更遠做好了鋪墊。所以,同學們一定要珍惜大學時光,勤奮學習,不懼困難,一步一個腳印,牢牢打好專業理論基礎,為今后走出校門,立足社會做好充分的準備,同時,也為自己的青春年華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于振文通過PPT向同學們展示了一幅幅人物照片,有單人照,也有集體合影,他充滿自豪地介紹到這是自己培養出來的部分研究生們,他們目前都在各自的領域有了一番作為,特別是在農業領域,有些研究生們憑借自身過硬的專業本領有了一席之地。用這樣的案例,于振文院士告訴廣大農學院學子,農業領域大有可為,中國未來的農業發展定有一番廣闊的天地等待你們去開拓,希望廣大農學學子刻苦學習,扎實掌握專業知識,練就過硬本領,更好地服務于廣大農村、農民,為中國農業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在報告會的互動環節中,于振文現場回答了同學們提出的問題,指導大家在當下樹立什么樣學習目標,如何分階段確定學習重點等,為同學們提出了路徑,指明了方向。
最后,于振文院士借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話作為本次報告會的結束:“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長,前進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緩流也有險灘,有麗日也有風雨,有喜悅也有哀傷。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為了理想能堅持、不懈怠,才能創造無愧于時代的人生。”
報告會結束后,現場同學們報以最熱烈的掌聲,他們紛紛表示,聆聽了于院士的報告,受益匪淺,學到了很多東西,更加堅定了學農的信心,為今后的學習樹立了更加明確的方向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