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接國家發展戰略 全面提升學科發展能力">

    電子報
    電子報

    環境、地理學科:
    對接國家發展戰略 全面提升學科發展能力







      優先重點發展的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是上海師范大學優先發展和重點發展的學科之一。1978年由原地理系部分教師成立環境保護研究室。我校是我國最早開展環境科學研究的高等院校之一,曾經參與和主持長江三峽大壩環境影響評價、太湖流域環境本底調查和上海市航空遙感綜合調查等眾多項目。1997年獲得“環境科學”碩士學位授予權,2005年獲得“環境科學”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14年獲批設立“環境科學與工程”博士后流動站,2017年獲批“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2008年“環境科學”被列為上海市重點學科。2015年被列入上海市高峰高原建設學科。
      本學科承擔著我校培養高層次人才,為生態環境保護和環境污染治理提供理論指導和技術支撐;另一方面發揮應用需求的引領作用,帶動我校理科相關學科的發展,努力提升我校理工科的實力和社會服務能力。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擁有博士后流動站、一級學科博士點、一級學科碩士點(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可持續科學與環境管理)和環境工程本科專業。擁有城市生態與環境過程校級重點實驗室、城市水環境污染控制研究中心、城市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
      歷史悠久特色彰顯的地理學科地理學是上海師范大學的特色優勢學科之一,已經有65年的學科歷史,在上海僅有華東師范大學和我校兩家設有地理學科和學院。1954年建系,1984年地理系復系。1998年成立城市與旅游學院,并設立環境工程系。2003年改設旅游學院。2013年成立城市發展研究院。2018年成立環境與地理科學學院。學校始終把地理學作為博士點重點建設的學科之一。2006年“地理學與城市環境”被列為上海市教委第四期重點學科。在六十多年的發展歷史中,涌現出地圖學家陶紹淵、人文地理學家劉德生、環境保護專家李景錕、古生物學家楊留法、理論地理學家白光潤等一批我國知名的環境和地理學家。
      地理學科主要依托一級學科碩士點(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圖與地理信息系統)、課程與教學論(地理)碩士點、教育碩士(學科教學地理)專業學位碩士點,以及地理科學、地理信息科學和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等三個本科專業。現有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基地高峻工作室、中國旅游研究院都市旅游研究基地、城市大數據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中歐城市比較研究中心、中日人文地理與區域創新研究所、中澳國家公園與環境管理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
      以可持續科學為引領促進環境地理學科融合發展環境與地理科學學院學科綜合性強,關聯度高,近年來在程國棟院士的指導下,積極開展可持續科學研究,促進環境與地理兩大學科的融合發展。可持續科學聚焦于生態系統服務和人類福祉的相互關系,進而探討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過程,以及氣候變化、土地利用變化和其他社會經濟驅動過程對這一關系的影響。可持續科學穿越自然科學和人文與社會科學,以環境、經濟和社會的相互關系為核心,將基礎性研究和應用研究融為一體。
      在研究對象上,聚焦我國關鍵生態空間,積極圍繞中國城市群、長江三角洲和國家生態保護地的可持續發展開展研究;在研究思路上,突出系統科學思維,以可持續科學指導復雜性研究,注重耦合系統的脆弱性、抗擾性、彈性和穩定性,注重自然與人文要素的相互作用;在研究方法上,突出數據科學的引領,“軟科學硬做”,以地球大數據為手段,綜合空間觀測、地面監測、實驗室分析和社會網絡分析等,實現多源數據同化在環境生態研究中的運用;在研究隊伍方面,積極整合環境科學、地理學、生態學等多學科,加快形成可持續科學學科群,更好地參與國家重大項目的研究。聚焦生態文明建設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環境與地理科學學院成立以后,對接一帶一路倡議、長江經濟帶、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等三大國家發展戰略,聚焦生態文明建設,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相結合,重點在城市生態與環境過程、環境遙感與國土監測、水環境污染控制與修復技術、污染物行為與環境效應、城市空間與區域整合和環境演變與可持續發展等領域開展研究,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學院科研團隊近年來積極開展國家生態保護地和區域可持續發展規劃研究,對接一帶一路倡議,八年來足跡遍布新疆帕米爾高原、塔克拉瑪干沙漠、西藏阿里、珠穆朗瑪峰、海南西沙群島和浙江錢江源等地,重點開展國家公園和生態保護地研究,編制幾十項生態旅游規劃。目前正在參與科技部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專項“國家重要生態保護地生態功能協同提升與管控技術”、中國科學院A類先導專項“泛第三極環境變化與綠色絲綢之路建設專項”以及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等國家級重大項目。
      學院積極響應習總書記長江大保護的號召,積極參與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戰略,服務國家和地方社會經濟建設,目前正在開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遙感產品和網絡大數據支持下的中國城市群可持續性評價”、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長江經濟帶發展中的生態安全與環境健康風險管理與防控體系研究”、科技部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專項“長三角城市群生態安全保障及預警關鍵技術與示范課題”和“大都市區多災種重大自然災害風險綜合防范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等。
      學院聚焦聯合國SDGs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與世界著名城市研究機構———全球化與世界城市網絡(GaWC)和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務協調中心緊密型戰略合作,開展長三角城市群與西歐城市群、東京大阪城市群可持續發展能力比較研究,研發全球城市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為上海城市可持續發展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提供決策咨詢科學動力。
      學院積極建立學術共同體,先后與中科院城市環境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所、西北生態環境研究院、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以及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普渡大學,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比利時魯汶大學、根特大學,荷蘭鹿特丹大學,日本立命館大學、奈良大學等緊密合作,開展資源環境和全球城市國際合作研究。
      新一輪學科建設目標2018年10月20日,上海師范大學環境與地理科學學院成立,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的環境地理學家程國棟先生出任名譽院長,這是我校對接國家發展戰略、服務地方高質量發展、學科調整布局的重大舉措。
      學院立足上海,胸懷祖國,積極踐行生態文明建設,努力面向可持續科學國際研究前沿,重點加強環境與地理兩個一級學科的關聯發展,以長三角區域生態環境的人地關系耦合及可持續發展為特色,大力發展地球大數據科學、城市科學與區域規劃、生態學與環境科學等前沿交叉學科領域,全面提升專業建設水平和學科發展能力,聚焦地理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申報和環境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建設,努力把環境與地理科學學院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特色鮮明的資源環境類學院,更好地服務于國家社會、經濟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環境與地理科學學院)

    成人亚洲综合天堂|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 亚洲综合自拍成人| 亚洲日本韩国在线| 国产亚洲女在线线精品|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不卡|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兔费综合|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老牛精品亚洲成av人片| 五月天婷亚洲天综合网精品偷| 日本亚洲中午字幕乱码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按摩店|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五月排名| 久久99亚洲综合精品首页| 久久亚洲AV无码西西人体| 中国亚洲女人69内射少妇|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综合亚洲伊人午夜网|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图片| 亚洲精品久久久www | 美腿丝袜亚洲综合| 国产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青青草原亚洲视频|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亚洲熟妇AV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产v特级毛片| 亚洲婷婷天堂在线综合| 亚洲jjzzjjzz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写真|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精品2021| 亚洲A∨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不卡| a级亚洲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天堂|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