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曉艷 潘璐 時韻秋 通訊員 唐正康)近年來,學校緊緊抓住國家創新發展和江蘇創新型省份建設契機,堅持“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求發展”.創新產學研合作機制體制,借助省市產學研前瞻性項目、江蘇省科技副總和市科技創新券等抓手,激勵廣大青年教師深人企業生產一線,深入服務新醫藥新能源.新材料,以及高端裝備制造等優勢支柱產業,為推動港城企業加速創新高質發展提供高“智”服務。
探索多方共贏合作模式 助推企業提檔升級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也是高校開展科技服務的重要基礎和主陣地。近年來,為了有效促進校企共融.學校積極探索靈活多樣.多方共贏的產學研合作模式,以江蘇省科技副總和科技創新券為抓手,推動各學院與企業合作,每個二級學院每年都派出教師進入相關企業,幫助企業改善生產工藝,組織技術攻關,加快技術革新,為企業提供技術咨詢.專業培訓,為企業解決實實在在的技術難題,提高生產效益。
江蘇瀚能電氣有限公司是連云港市東海開發區的一家民營企業,主要為電力系統配套生產PVC管材,用于電線電纜保護公司年產值接近6000萬元人民幣。如何節約成本提高效益,”提高市場占有率,企業在加速創新發展過程中面臨著一系列的技術瓶頸。
機械與海洋工程學院2016年選派青年博土陳勁松擔任該公司科技副總.三年來,陳勁松為企業提供技術咨詢、員工培訓,聯合攻關科技項目,改進米字打標機,研發廢料回收系統,為企業解決多項生產技術難題,產生直接利稅2200多萬元。
學校與連云港市各縣區簽訂了產學研合作框架協議,搭建平臺,與地方職能部門進行廣泛的合作交流,聯合各方資源舉行大型產學研對接會和各類專題對接會,組織教師參加全國及省市各級各類產學研對接會、科技洽談會,產業創新大會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論壇等,推介科技成果,與此同時,與企業實施小規模、多批次學科對行業精準對接的交流活動。
近三年,學校基本實現海州區內中小企業科技副總全覆蓋工作,參與企業管理與研發。近3年來共派出科技副總超過160人,其中有73人獲得市級科技副總立項資助,60人獲得省級科技副總立項資助。與連云港市科技局合作,共同實施港城英才“微博計劃”,學校選派一大批博士與中小微企業結對幫扶,助推中小企業提檔升級。
構建“兩翼多點"的合作格局 推動企業綠色轉型
作為江蘇唯一所海洋特色高校,學校參與共建了江蘇省海洋生物產業技術合作聯盟,參與了全國沿海高校服務地方聯盟的建設,加,入江蘇省技術轉移聯盟,牽頭組建了江蘇省海洋生物產業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引進校外企業入駐大學科技園,與企業共建研發中心,依托市“微博計劃”項目,與連云港眾多具有發展前景的小微企業開展緊密的科技合作,形成了以聯盟和協同創新中心為兩翼,校地合作平臺.技術轉移中心、大學科技園和校企研發中心為點的“兩翼多點”的產學研合作格局。為企業綠色轉型升級提供了智力支持,促進綠色循環經濟的發展。(下轉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