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賀祖斌校長與學生代表合影
本報訊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5月15日,我校舉行“校長有約”活動,30多名本科生、研究生代表與校長面對面,為青年學生的就業、創業“把脈”。學生代表們談就業,說創業,聊生活,話發展,并圍繞就業指導、教育實習、校企合作雙選、創業扶持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經濟管理學院2015級本科生陳瓊芝說,學校就業市場拓展和崗位推薦指導存在不足。拿銀行系統來說,每年暑假都會招募大三學生實習生,這是一個很好的接觸專業的機會,然而學校這樣的信息發布不夠廣泛。
學校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周飛回應說,學校正在推進“互聯網+就業”模式,正在開發一款軟件,預計2020年畢業季可以服務學生,最終實現就業信息精準投放,讓更多畢業生受益。同時學校開設好就業創業指導類課程,舉辦公益講座,幫助學生提高自我認識和就業競爭力。
化學與藥學學院2015級本科生黃剛在大二時,曾在“校長有約”中提出了關于創新創業的建議,得到高度重視,部分被采納。即將畢業的他再次參加“校長有約”,感慨地說,近年來,學校大力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自己也在選修創新創業學院課程,得到了老師的指導,將興趣與專業相融合,在自己喜歡的領域里大顯身手,并達到預期目標。2015年12月,廣西師大成立創新創業學院,建造大學生創業園,還聘請天使投資人、企業家、創業成功人士、專家等,擔任兼職教師及學生創新創業導師。
“與校長面對面共話自身成長,共商學校發展大計,深刻感受到自己作為學校主人翁的歸屬、責任和擔當。”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2015級本科生藍珊說,她也曾因為在就業、創業、讀研的選擇上艱難徘徊,但不論如何跌跌撞撞,學校永遠是自己堅強的后盾。
“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讓創新成為一種習慣,讓尊重成為一種習慣,做新時代有理想有溫度有情懷的奮斗者。”校長賀祖斌結合“我的大學———大學生就業與創業”活動主題,分享自己的青春故事,深刻分析學校今年就業創業工作的形勢與挑戰,回應現場學生提問,明確學校將加強對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指導。并提出青年學生要勇擔重任,要多讀書和練就本領,提高就業創業能力;要永葆積極,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要砥礪品德,保持高尚道德情操。
據悉,我校“校長有約”活動至今已開展47期。活動旨在搭建學校與學生零距離、面對面交流平臺,引導學生辯證看待學校發展面臨的問題,厚植學生的愛校榮校護校情懷,增強學生的擔當負責、建言獻策的主人翁意識,助推和諧師大、幸福師大建設。 (宣傳部:王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