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9 月 17 日凌晨 5 時左右,我院接診了一位螺紋鋼筋面部穿通傷患者,鋼筋為螺旋狀直徑約0.5cm,自患者上唇穿入右側面部,經皮下至右眼下眼瞼穿出,緊貼著眼球,又從上瞼穿入皮下至眉弓上方,呈倒“L”型穿出皮膚,下方外露鋼筋長約 5cm,上方外露鋼筋長約 10cm。
我院眼科急診值班郭梁醫生接診后,迅速聯系神經外科、口腔科等多學科會診,給予對癥處理,保證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喬智教授和李姍姍醫生接手后,綜合分析外傷情況及手術對策,因外露鋼筋過長給麻醉和手術帶來了極大困難,向消防部門求助。濟南消防泉城廣場中隊消防人員到達現場與喬智教授溝通傷情后,通過專業工具對螺紋鋼筋進行剪切,保證了麻醉的順利實施。
經全面分析鋼筋進入面部的路徑和走行后,喬智決定從下方順螺紋走行取出鋼筋。為避免尖銳的鋼筋斷端及螺紋表面的毛刺對組織造成二次損傷,以及防止鋼筋表面大量的污垢導致繼發感染,喬智又對鋼筋斷端、螺紋表面進行了仔細打磨,再小心翼翼向下抽取鋼筋。眼部鋼筋的取出是十分關鍵的部分,鋼筋緊貼角膜,如處理不慎可能造成角膜二次損傷甚至眼球破裂,喬教授巧妙的利用手術刀柄對角膜進行保護,最終在保證沿路組織安全的條件下順利地取出了鋼筋。經仔細檢查,患者角膜僅有鋼筋穿入時造成的淺表上皮損傷, 眼球壁完整,接著喬智與口腔科王冰醫生合作共同為患者細致檢查并縫合了皮膚傷口,患者清醒后平安返回病房。
目前患者病情穩定,無繼發感染跡象,繼續在院接受預防感染和促進角膜修復治療。 (郭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