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王峰、孫武、陳志東)日前,由江蘇省教育廳、財政廳組織的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一期項目期末驗收在江蘇省會議中心舉行。我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和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順利通過了資料審查和答辯。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獲得優秀。
2015年,我校按照《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蘇政辦發〔2014〕86號)和省教育廳省財政廳關于印發《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一期項目實施辦法》(蘇教高〔2015〕2號)的文件精神,組織校內外專家對我校各優勢專業進行了評審并上報省教育廳。最后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獲批品牌專業A類,省撥款1340萬元;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獲批品牌專業B類,省撥款950萬元。
省品牌專業建設工程一期項目申報成功后,學校按照“服務產業、提升質量、彰顯優勢、強化特色、辦成品牌”的總體要求,持續深化專業的內涵建設,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服務建筑產業轉型升級的水平。在教師發展與教學團隊建設、課程教材資源開發、實驗實訓條件建設、學生創新創業訓練、國內外教學交流合作、教育教學研究與改革等方面加大建設推進力度,認真學習職教新精神,積極探索發展新路徑,全方位助力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增強專業含金量。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基于近年來生源的多樣化和需求的多元化,融合需求側人才標準與供給側人才培養,實施分類培養、分層教學,以施工員崗位技能培養為基礎平臺,構建了“施工員+”課程體系,開設項目工程師、PC、BIM、安全員、質量員等不同的培養方向,適應大型央企、民企等各類企業需求。學生在拿到畢業證的同時獲得施工員、材料員、BIM員等職業資格證書,實現了“1+X”證書,提升專業核心競爭力,學生被大型企業錄用比例顯著提高,最近4年,有50%-54%的畢業生進入特級企業就業。通過現代職教體系建設,完善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體系,與中職搭建了中高職“3+3”培養體系、與本科構建了高職與本科“3+2”分段培養體系,聯合高校、科研機構實現專碩培養,理順高職技能型學生培養發展通道,暢通了“中職-高職-本科”貫通式人才培養立交橋,取得較好的人才培養成效。本成果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在課程建設上深耕翻轉推進項目化課程改革,創建“有趣、有用、有效”三有課堂生態,完成12門課程項目化課程改革,主持建設國家級教學資源庫1項、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6門、江蘇省在線開放課程5門、校級在線開放課程16門,形成“國家級-省級-校級”在線開放課程網絡體系,打造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平臺,推進“開放專業”建設走向縱深。
在校企合作方面持續推進校企合作培養模式向深度發展,由訂單班培養模式--企業學院培養模式--學徒培養模式持續深化。學校和企業雙投入、同培養。校企共建省產教融合實訓平臺和省級工程試驗室,協同科技研發,以科研項目為紐帶,人力、設備資源共用、項目成果共享,學生在企業期間享受準員工待遇。根據企業需求調整人才培養計劃,打造建筑類人力資源池,助力企業轉型升級。
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整體實力在全國同層次同類專業中處于領先水平。品牌專業建設期內該專業立足立體化、多層次、全方位專業建設,支撐專業高位發展。發揮專業的品牌影響力,引領全國高職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建設與發展。
作為全國建筑和規劃類專業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牽頭全國范圍內23家高職院校、14家行業龍頭企業,2家地域行業協會和20家區域中小企業,成立了“全國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聯盟”,引領全國建筑裝飾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舉辦數次專業論壇,實現信息化教學資源、虛擬仿真技術教學等新理念進專業,牽頭制定建筑裝飾專業全國新的專業教學標準,促進裝配式施工技術、BIM技術等新課程、新技術入教學標準,創新創業、工匠精神、德技并修素質培養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幫扶3所學校成功承辦全國性技能競賽,牽頭申報"建筑裝飾技術應用"賽項成功獲批2019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擬設賽項,為全國建筑裝飾專業提供了更大交流平臺。主持完成的國家級職業教育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代表本專業的國家一流建設水平。資源庫的“一庫、一館、一平臺”,高職特色顯著,虛擬仿真平臺解決了裝飾施工實訓難點,學習微社區適應了線上線下混合教學要求。優質資源輻射全國和東南亞國家,引領了全國同類專業的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和教學方式方法革新。
我校的省品牌專業建設工程一期項目,通過四年的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成功建設了一批國家級的項目和課程,對學校的其他專業,起到了良好的帶動作用,為學校下一步的發展奠定的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