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余名醫護人員參與
19天驚心動魄搶救
兩次全院討論、一次遠程會診、一次外院專家會診
前后五次漿置換、三次血液灌流、兩次手術
產婦終于化險為夷
這是一場驚險的搶救
亦是一場生死的較量
在搶救中,數字不是蒼白的記錄,而是與死神博弈的量化的表達,
這里,緊張與驚險同在,無私與博愛共存,這里,市二醫(金陽醫院)醫護人員一次次的與死神交鋒,成功挽救了這位幸運的產婦,創造了生命的奇跡!
病情危急,產婦命懸一線
臘月,是舊年之末新年的前奏,時間將一切臨近的新意與心意濃縮,顯示出臘月的與眾不同,大家都沉浸在辭舊迎新的氛圍里,為迎接新的一年開始愉悅的準備,未曾想到,一場生命的爭奪戰在市二醫(金陽醫院)正激烈的上演。
1月21日,家住白云區的汪某因腹痛難忍于當晚22:16入住市二醫(金陽醫院)產科。當時的她鞏膜發黃,嘔吐、腹瀉,情況十分危急。
入院后,值班醫師王路、總住院醫師李祖敏、接診住院醫師姜亞非查看病人后,根據患者的胎心監護、檢查等結果分析,考慮患者病情危重,隨時有胎死宮內可能。為盡可能挽救胎兒,值班醫生立即請示科主任杜桂潔,積極完善相關術前準備,行剖宮產術。
夜幕下的醫院沒有了白日的喧囂,但寂靜之下卻是暗潮涌動,危機四伏。原本以為剖宮產手術結束后,汪某的救治便可告一段落,但醫護人員沒有想到,術后化驗結果顯示,該患者凝血功能障礙,肝、腎功能損害、血氨增高,患者情況緊急、命懸一線!
搶救驚心 40余名醫護共創生命奇跡
患者情況危急,市二醫(金陽醫院)立即啟動危重孕產婦救治I級響應程序,將產婦轉入ICU進行搶救,并成立由梁顯泉院長任組長、施曉鋆副院長任副組長、醫務科劉輝科長親自指揮、涵蓋重癥醫學科、婦產科、輸血科、腎內科、血液科、麻醉科、藥劑科、影像科等10個科室40余名醫務人員的MDT(多學科協作)孕產婦應急救治小組。以“全院合作、多科聯動”、暢通的危重孕產婦救治“綠色通道”,保障患者的及時、有效救治。
根據應急響應級別分別報告了區婦幼保健院、區衛計局、市衛健局,得到上級衛生行政部門的大力支持,特別是市衛健局婦幼處的大力支持,溫尚波處長表示從協調血源到救治經費保障。
在救治的過程中,患者對血量的需求很大,為確保治療的順利進行,在血源緊張的情況下,市二醫(金陽醫院)輸血科排除一切困難及時與省中心血站聯系,在省中心血站的大力支持下,保證了兩次手術去白細胞懸浮紅細胞12U(2400ml)、血漿13750ml、冷沉淀3個治療量(30U)、血小板2個治療量(20U)的治療用血。
在全市各級衛生行政部門積極參與協調救治,市二醫(金陽醫院)組織兩次全院討論、一次遠程會診、一次外院專家會診、前后進行五次血漿置換、三次血液灌流、兩次手術,40余名醫護人員組成MDT(多學科協作)共同努力,19天驚心動魄搶救下,患者的肝功能明顯好轉,腎功能、凝血功能、血小板也終于恢復正常,已于2月9日轉產科進行治療。
無微不至 醫護情懷溫暖人心
整個治療充滿的驚險,無論是對于參與的醫護人員還是患者本身都是驚心動魄的,讓大家感到欣慰的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終于將年輕的生命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為了保障患者及時有效的治療,市二醫(金陽醫院)專門創建了MDT微信交流群,每天針對患者的情況進行討論,及時有效的進行治療。
了解到汪某來自農村,經濟條件不是特別好,治療期間開銷大,為了挽救患者年輕的生命,市二醫(金陽醫院)的醫護人員配合水滴籌進行資料完善,并積極轉發科室交流群、個人朋友圈組織全院及社會的力量為其捐款。
為減少汪某住院期間的孤獨和焦慮,感受醫護人員的溫暖、樹立起戰勝病魔的信心,在ICU救治期間,醫護人員除了每天為她進行清創換藥、幫助她下床活動等治療,還時常與她交流,對她進行心理疏導,為她加油打氣。春節來臨,為了能讓生病的她感受節日的氛圍,燃起生命的希望,ICU的護士為她洗頭、編辮子,安排她的丈夫和她短暫相聚。晚上值班的護士還陪在她身邊一起觀看春晚,迎接新年鐘聲的敲響。
奇跡源于情懷、理念、心與愛,去病房時,恢復中的汪某告訴我,她很感動,也很感謝金陽醫院全體醫護團隊的盡心盡力的幫助,是醫護人員把她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讓她重新有機會去感受世界!
(宣傳科 劉婧)
重癥醫學科、產科提供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