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5月30日, 以 “智能進化·平臺應變” 為主題的華為重慶智能化城市峰會在重慶舉行。來自各領域的500余名行業專家和生態伙伴齊聚, 共同探討智能時代下重慶數字化轉型的機遇與挑戰。重慶市委常委、 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吳存榮出席峰會。校黨委書記、 校長李林, 創新創業教育學院負責人及相關老師參加大會。
會上, 我校與華為公司簽訂了“共建重慶市工程師創新能力培養訓練基地” 協議, 雙方將基于在I CT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和教育領域的深厚積累,開展全方位、 多模式的合作, 助推大數據智能化產業人才能力提升, 服務地方創新驅動發展。
會上, 華為中國區戰略M KT總裁曹澤軍重磅發布了由我校黨委書記、 校長李林等作序的《華為I CT人才生態白皮書 (重慶) 》 。 李林在序中提出I CT人才培養體系的頂層設計,既要面向產業需求, 引入產業資源, 更要聚焦I CT領域的前沿性、 基礎性問題, 注重人才培養的創新性、 引領性, 要構建起企業、 高校、職業培訓機構和基礎教育良性、 持續互動, 產業技術與教育資源深入融合的人才培養生態體系。 通過產學研深度融合,高質量、大幅度的提升I CT高水平創新人才的供給能力, 快速、 準確地強化人才源頭對產業的支撐作用。使I CT人才培養從源于產業、 服務產業、 適應產業變革到最終引領產業發展。
重慶市工程師創新能力培養訓練基地,是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依托重慶郵電大學大力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 面向大數據智能化企業開展高端培訓基地, 具有企業中初級大數據智能化職稱評審資格, 學員通過培訓、 認證和評審后, 將獲得國際企業大數據智能化認證證書和工程師、 助理工程師職稱。(創新創業教育學院/ 繼續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