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2018年度第十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結果公布,我校文學與傳媒學院成績顯著,獲得多項國家級、省級獎項。本屆大賽是迄今為止全國覆蓋人數最多,規模最大,水準最高的國家級、省級新聞傳播學類專業賽事。
學生記者采訪了獲獎者伍恒遠同學。找到伍恒遠同學時,他剛從圖書館回來,手里捧著三本書。熱愛學習與追求上進,這是在采訪過程中學生記者對伍恒遠同學最深刻的印象。談到獲獎感受時,伍同學咧嘴笑了,“能得這個獎非常開心。我們是通過老師才得知自己獲獎的,得知獲獎后,我們整個拍攝小組都樂壞了,一群人興沖沖跑到金拱門搓一頓慶祝。”
談及賽前準備,他表示:“在賽前準備階段,我們準備了兩份劇本,選好比賽的歌曲,確定拍攝MV的配樂,落實拍攝地點。在拍攝地點決定是長沙后,聯系了地接,實地考察了幾處取景地,依據考察結果再次對劇本進行修改與潤色,拍攝中還準備了雙機位以防萬一。”遺憾的是,雖說大家已經盡最大的努力做好充分準備,但仍遇到了始料未及的困難。伍恒遠同學補充道:“賽前場地沒有完全落實到位,作為主要取景地的藝術館不允許帶腳架進去拍攝,導致在藝術館的所有畫面都是我們以游客身份,扛著機器拍的,因此有些畫面效果不盡如人意。”
拍攝過程中,伍同學他們也有令人難忘的經歷,“在一處地下停車場拍攝時沒有準備攝影燈,于昏暗的環境下無法完成拍攝。然而我們意外地找到了一盞忽明忽暗、閃爍著的燈,這正巧妙地契合了我們拍攝所需的場景氛圍,最后這組鏡頭效果出乎意料地出彩。”也許,努力的人,真的會被上天眷顧。
聊到比賽經驗時,伍同學開始嚴肅起來,“參賽的導演概述需要我們非常認真地去對待,雖然導演概述有一定的字數限制,但在評委評比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伍恒遠同學還給我們分享了很多學習的方法和技巧,他很坦誠,“我覺得我們最重要的就是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在剛進入大學時我就有個小小的愿望:要拍出一部非常‘厲害’的作品。這一次的《FALL》還有缺憾與不足,經過這次實際操作的經驗積累,相信之后能夠更上一層樓,拍出更好的作品。”一個俏皮的微笑之后,伍恒遠接著分享:“就專業素養拓展來說,也是有一些小小竅門的,比如:如果想提高劇本的寫作能力或尋找可能的機會,可以嘗試在豆瓣影評內留下高質量的觀點,還可以運營公眾號,這也是一個提高自己和練手的好方法;如果想鍛煉電視制作水平,可以帶著鑒賞的視角多看國內外的優秀節目或者爆款節目,去分析和揣摩節目安排、結構、舞臺、燈光、節奏、策劃、幕后安排等。總之,通過多看多思考來鍛煉自己,吸取經驗來豐富自己的想法和創意,還要抓住各種比賽機會,為自己積累實戰的操作經驗。”伍恒遠再三強調,“一定要多看書,這不僅能夠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還能讓自己的內心沉淀下來。在學習中遇到不懂的問題就該去自學,自學是大學生學習所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要有所取舍,不可能什么都能得到,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概括地說其實就是四個字‘好好學習’。”
好好學習,我們從小就掛在嘴邊,簡單的四個字,想要做到并且堅持下去,并不是易事,伍恒遠同學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他最近在籌備拍攝一部有關家族的紀錄片。他說:“我會繼續學習,將會繼續參加此類比賽,目前積累最重要。”相信伍恒遠同學一定能夠在自己的道路上閃閃發光。
成功的道路上,離不開自己的努力,也離不開他人給予的幫助。采訪最后,伍恒遠表達了對指導老師誠摯的感謝,“在這里特別感謝我們的指導老師江環老師,是江老師給我們指明了參賽這條路,也是江老師在我們參賽的過程中給予我們各種幫助與指導,我們這一次獲獎,與江老師的付出是密不可分的。”
“求知若饑,虛心若愚。”這是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畢業典禮上致辭的最后一句話。在筆者看來,這正是對伍恒遠最好的寫照。一個人的一生是很短暫的,讀書的人可以經歷一千種人生,不讀書的人卻只能活一次。而伍恒遠同學,他已經經歷、并正在經歷著多種精彩的人生。(實習記者 匡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