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琦、王國良共同為安康市農業科技創新聯盟揭牌。
本報訊 1月11日下午,安康市農業科技創新聯盟成立大會在我校圖書館六樓報告廳隆重召開。安康市副市長魯琦,我校黨委書記王國良、校長丁巨濤、副校長張東紅出席會議。市、區(縣)相關部門負責人,市生豬、茶葉、魔芋、核桃、漁業協會會長,聯盟成員發起單位,聯盟成員企業(園區)代表,八大產業科研創新團隊科研專家等參加了成立大會。大會由張東紅主持。
丁巨濤在致辭中,首先代表學校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學校發展的市、區(縣)政府,以及企事業單位、社會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他指出,一直以來,安康學院緊扣“服務基礎教育、服務‘三農’、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辦學宗旨,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定位,緊扣地方需求,充分發揮人才高地優勢,為安康發展提供人才支撐、智力支持和技術服務。本次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的成立,是安康實施脫貧攻堅、全力追趕超越和加快建設西北生態經濟強市這一關鍵時期的關鍵舉措,是進一步調動高校資源、發揮科研優勢的具體體現。安康學院將進一步盤活學校人才、專業、教學資源優勢,努力在提升安康城市品質、培養各行各業專門人才、開展產學研合作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傳承創新地方文化等方面再創佳績,全面、系統、深入推進安康市農業科技創新力度,實現多方共贏,助力安康“綠色崛起”和鄉村振興。丁巨濤表示,聯盟成立后,我校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進一步加強與市、區(縣)政府部門、企業的合作,從以下三個方面共同做好聯盟的各項工作:一是充分調動全校12個省級科研平臺、21個市級科研平臺和14個校級科研創新團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針對安康農業發展的需求點和關鍵點,增加科研資金投入,加大農業創新研究工作力度;二是進一步發揮學校茶葉、魔芋、生豬養殖、蠶桑、富硒食品為特色的秦巴現代農業學科優勢,讓科學知識導引安康農民的農業實踐,讓教學資源助力安康農業的科學發展,讓教學人員奉獻于安康農村的綠色家園;三是深入推進產教深度融合的深度,創新舉措和工作機制,激勵學校廣大教學科研人員緊扣安康發展實際,立足秦巴,加大教學科研攻關能力,為安康農業科技創新、經濟社會發展最大限度的貢獻力量。
安康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安康學院現代農業與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楊松杰介紹了聯盟成立的基本情況和未來幾年開展的主要工作。生豬、茶葉、魔芋、核桃、生態漁業、糧油、蠶桑、蔬菜八大產業科技創新團隊執行專家與企業代表分別簽訂了科技合作協議。市科技局、市富硒產品研發中心、企業代表(陽晨公司)負責人分別作了交流表態發言。
魯琦在總結講話中指出,安康市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的成立,是我市加快實施農業科技創新驅動戰略、助力科技精準扶貧、支撐特色(富硒)農業現代化的一件大事喜事,是我市校地合作的一個重要突破,標志著全市農業科技創新又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安康農業出奇制勝在科技,事實證明,農業科技在全市解決溫飽階段、農民增收階段都發揮了關鍵作用。近年來,全市涉農各部門、科技部門和安康學院圍繞加快農業主導產業建設,狠抓科技服務,助力脫貧攻堅成效顯著。進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階段以來,安康科技興農任務更加繁重,同時也存在農業科技水平低、資源散、人才少、實力弱等短板,迫切需要實現大聯合、大協作,統籌力量,抱團發展,為做大做強安康現代生態(富硒)循環農業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魯琦強調,做實做好農業科技創新聯盟,要以實施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為總抓手,堅持“共建、共享、共贏、共同為安康農民服務”的原則,緊緊圍繞把安康建成國家級現代科技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區的目標,著力把全省首個市級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建成全國一流的市級農業科技創新平臺,著力培育一批一流的省級以上的農業科技專家,著力為安康鄉村振興作出一流的貢獻,重點在行動計劃、特色產業、科技龍頭、科技品牌、互聯網農業科技、科技隊伍、綠色發展、協作機制上下功夫。要切實加強組織協調,創新體制機制,整合科研創新資源,充分發揮聯盟各方優勢,嚴格兌現獎懲,給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創造良好的科研環境。
會前,安康市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第一屆理事會在江南校區第一會議室召開,討論并通過了章程,選舉產生了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副秘書長及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