譜一首綠色奏鳴曲——江寧校區綠化工作尋訪
早春的天氣,萬物都已經蓄勢待發,校園里新綠初上,蓓蕾乍開。本報記者踏著明媚的陽光去尋訪江寧的綠化工人,他們正在揮鍬夯土,為校園綠化新添血液,只見他們穿著藍色工作服,挖坑的、澆水的、填土的、打樁搭支撐的,都在有條不紊進行著。
江寧的綠化面積很大,綠化的工作量也非常大。春暖花開的季節也是病蟲害高發的時期,天元湖畔兩旁的柳樹就在這一階段受到了天牛、甲殼蟲的侵害,使得部分樹枝枯萎,影響了柳樹的正常生長。同學們在校園里行走時常常會看見身著工作服的工人踩著扶梯,用鋼鋸截除已經感染蟲害的樹枝。經過工人修剪、外部撒藥、內部鉆洞注藥等處理,我們才擁有了校園里一片吐新納翠的蔥蘢春意。
◆九年綠化工程今年又添新株我校江寧校區綠化工程從2002年開始,已經走了將近9個年頭。引進樹種近50種,今年又增加了雪松、廣玉蘭、白玉蘭、垂絲海棠、落羽杉等十余種樹木的種植。怡達后勤總公司負責江寧校區綠化種植及維護等必要工作,并組成了專門的團隊。除相關負責人外,團隊包括管理樹木的10名工人以及培育花圃的3名工人。據后勤總公司曹國平主任介紹,工人養護工作主要由季節決定:春季重視除草與施肥,夏季著重補水和修剪,特別關注草坪的防霉菌工作,秋季防病蟲害以及除草,冬季重視保溫與施肥,將每棵樹木刷白,防止病蟲產卵。根據每個季節的不同綠化需求,怡達總公司安排工人接受培訓,培訓內容包括了喬木造型、綠籬修剪、藥水噴灑等,今年著重球形修剪方面,讓樹木更好的生長,同時實現美化目的。據介紹,每次種植之前,綠化團隊首先需要根據地形地貌,土壤酸堿度等因素確定種樹地點,隨后,10名工人除每星期一天的休假外,其他時間均在校園內進行綠化維護,適時進行澆灌、除蟲等日常工作,并針對一些突發的狀況進行處理,以保證樹木存活與生長。在他們的辛勤勞作下,自植樹節以來,今年江寧已經新添了400余棵樹。◆三期工程規劃凸顯優化美化新管會負責江寧校區綠化的總體規劃,為了更好的了解學校的綠化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我們采訪了新管會主任高興亞。據高主任介紹學校綠化工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期二期工程主要關注于綠化的覆蓋面,達到學校基本 “綠起來”的目標,三期工程將著重優化,與江蘇省醫藥動物實驗基地、體育館、公衛藥學樓的建設同步實施,旨在與學校發展匹配。在如何挑選樹種方面,學校專門邀請南京林業大學以及江寧園林局的專家指導,給予建議。例如道路兩旁以常青樹為主,以減少落葉,不同季節植物間隔種植,減少灌木與草坪面積,增加大型樹木的種植。“國內外的參觀者以及歷年的一些校友對江寧的綠化都有很高的評價。他們表示在江寧校區如此大的面積上做好綠化工作十分不容易。”高興亞主任微笑著說。◆綠色靠呵護你我皆有責在高興亞主任看來,育樹好比育人,都需要經年累月的培養。大型樹木就好比優秀人才,引進為輔,培養為主,需要時間的歷練。人可以從綠化中提升品位,而植物也需要人的呵護,才能生長茂盛,人與自然,和諧統一,這是綠化的最高境界。他鼓勵同學們多接觸自然,提升人文品位,能夠發現學校綠化的不足,并及時提出建議。
在采訪交談中,我們了解到,江寧校區學生在綠化保護方面攀折樹木、摘采花朵的現象極少,曹國平主任希望同學們更具主人翁意識,為學校綠化的整體構局貢獻自己的力量,真正做到和諧統一。
讓我們在享受江寧宜人春色的同時,也為校園的綠化出分力,讓江寧的明天更綠、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