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劉威 通訊員 劉超卓) 5月9日, 以 “格物明理, 追求卓越” 為主題的中國石油大學 (華東) 首屆物理文化節開幕式舉行。
本屆物理文化節由教務處、黨委研究生工作部、 黨委教師工作部、 教師教學發展中心聯合主辦, 理學院承辦, 受到山東物理協會、 華東地區高校物理教學指導委員會關注, 旨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 立德樹人, 進一步弘揚科學精神, 繁榮校園文化, 濃厚物理氛圍; 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提高廣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科學素養, 打造物理學教育的第二課堂品牌。本屆物理文化節將持續一個多月, 期間將舉辦一系列極具物理特色的活動, 包括名家講座、 物理講壇、 學生論壇、 物理競賽、 科學文化成果展、實驗室開放參觀、 校際交流、 物理人物訪談等內容。
副校長、 黨委副書記劉華東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相關職能部處負責人, 山東科技大學、 青島理工大學、 濱海學院等兄弟院校教師代表、 學生代表參加開幕式, 理學院院長魏寶君主持開幕式。
劉華東對物理文化節的開幕表示祝賀。他表示, 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的結合會產生強大生命力, 助推學生成長、 成功,物理文化節將會給廣大師生帶來更多遐想、 探索和思考, 也將會給學校教師的學術發展、 學生的學業進步帶來定力,張力,展現物理文化的獨特魅力,在學校產生良好的影響力。
開幕式上, 清華大學王青教授作 “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轉變” 的專題報告, 介紹國際超一流大學關于 “以學生為中心” 的教育觀點, 闡述以本為本的教育回歸對我國教育變革的重要意義。結合其本人在清華大學物理系六年的翻轉課堂實踐經驗,向師生介紹了如何實現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轉變、 改變大學物理課教學中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教師教改投入不足等現狀的體會與思考。
同濟大學任中洲教授作 “超重新元素研究進展” 的專題報告,回顧人類發現新元素、 超鈾元素、超重核素的重要歷程, 講述科學發現背后的故事及其影響。他結合自身經歷, 介紹了中國科學家近年來在尋找新核素方面的前沿進展, 期待在元素周期表中有中國元素和中國貢獻, 并介紹了超重原子核理論研究方面的進展以及自己的相關工作, 鼓勵同學們投身物理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