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潔篪、邱勇、阿齊茲、范龍佩在開幕式上致辭。 攝影/石加東 楊艷賓 李派
本報訊(記者李含 樊向宇)7月14日,由清華大學主辦、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協辦的第七屆世界和平論壇在清華大學主樓拉開帷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本屆論壇的主題為“構建安全共同體:平等、公平、正義”。來自多個國家的前政要及智庫領袖在為期兩天的論壇上針對當今世界持續面臨的安全挑戰進行討論,提出建設性應對方案,推動國際社會安全合作。
阿富汗前總統卡爾扎伊、巴基斯坦前總理阿齊茲、歐洲理事會前主席范龍佩、歐盟委員會前主席巴羅佐、伊朗前外交部長哈拉齊、埃及前外交部長法赫米、印度前外交秘書薩仁山、巴基斯坦前外交秘書霍哈爾、日本前外務大臣川口順子、澳大利亞前外交部長埃文斯、韓國前外交通商部部長官金星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傅瑩、中國外交部原副部長何亞非等出席論壇并演講。40多個國家的駐華使節出席論壇開幕式,來自23個國家的70位智庫學者與會發言。約270名中外國際關系學者、業界嘉賓受邀出席論壇。中國人民外交學會會長吳海龍,中國國際戰略學會原會長熊光楷,清華大學校長、世界和平論壇主席邱勇,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陳旭,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世界和平論壇秘書長閻學通等出席論壇。閻學通主持開幕式。
楊潔篪在致辭中表示,在習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中國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和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當前,各國應堅持以平等互信、合作共贏、公平正義、改革創新和可持續發展原則處理國際安全問題。中國愿與各國攜手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促進人類和平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楊潔篪表示,世界和平論壇創立以來,中外各界人士圍繞重大國際安全議題深入研討,共商合作大計,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貢獻了寶貴智慧和力量。本屆論壇以“構建安全共同體:平等、公平、正義”為主題,符合世界大勢和各國共同期待。
楊潔篪說,在世界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新形勢下,國際安全問題的內涵和外延都出現新變化:一是安全問題的聯動性更加突出。二是安全問題的跨國性更加突出。三是安全問題的危害性更加突出。楊潔篪指出,我們應該秉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在處理國際安全問題時堅持以下原則:第一,以平等互信促安全。第二,以合作共贏促安全。第三,以公平正義促安全。第四,以改革創新促安全。第五,以可持續發展促安全。
開幕式前,楊潔篪簡短會見了阿富汗前總統卡爾扎伊、巴基斯坦前總理阿齊茲、歐洲理事會前主席范龍佩、歐盟委員會前主席巴羅佐等外國前政要。
邱勇在開幕式上致辭并宣布論壇開幕。邱勇首先代表清華大學和世界和平論壇組委會,對參加論壇的中外來賓表示歡迎。邱勇說,世界和平論壇已經成為立足亞洲、面向世界的重要國際安全論壇。世界和平論壇始終秉持創新性、開放性、包容性和前瞻性的原則,努力為與會各國嘉賓提供良好的互動平臺,力爭為國際安全合作理論與實踐的良性發展增添動力。
邱勇表示,所謂創新性,就是論壇始終鼓勵與會嘉賓圍繞世界和平的主題發表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所謂開放性,就是論壇既注重與國內外同行的合作,也注重與國內外媒體的互動;所謂包容性,就是論壇堅持平等對話,鼓勵百花齊放,提倡兼容并蓄;所謂前瞻性,就是論壇緊跟國際安全態勢,對重大事件和發展趨勢始終保持敏感,以確保論壇成果的前沿性和預警性。邱勇祝愿與會代表在未來兩天里,就構建安全共同體問題暢所欲言,提出真知灼見,為加強全球安全治理、推進國際安全合作貢獻智慧。
在當天上午舉行的大會上,巴基斯坦前總理阿齊茲分享了他對于當今世界安全秩序中三大趨勢的看法并表示,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將對地區和世界產生深遠影響,將使中國在世界范圍內進一步加強同各國和各地區的交往,各國和各地區也將會從“一帶一路”倡議中獲益。
歐洲理事會前主席范龍佩從歐洲視角梳理了當今世界的安全秩序,分析了歐盟面臨的挑戰。在談到歐盟與中國的關系時,他表示,歐盟和中國都堅持共同的價值,就是和平。歐盟和中國都堅定地致力于應對氣候變化問題。歐盟和中國還積極推動人文交流,特別是年輕人和學生之間的交流,這些年輕人是構建一個更加繁榮和平世界的希望。
本屆論壇共設兩場大會、兩場大會討論、兩場午餐演講和26場小組討論,涵蓋全球性、地區性和專題性三類安全問題,發言嘉賓人數和小組討論場次再創歷史新高。傳統安全問題中,國際秩序面臨的持續性挑戰、反建制主義思潮、大國關系、核不擴散、反恐問題等議題依然成為各方焦點。非傳統安全問題中,貿易沖突與經濟安全成為新熱點,人工智能及其國際政治影響也納入討論之中。此外,清華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還組織了3場聯合小組討論,體現與國際組織和世界各國智庫的合作精神。
世界和平論壇是中國舉辦的第一個高級別非官方國際安全論壇,由清華大學主辦,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協辦。論壇創建于2012年,迄今已成功舉辦六屆,旨在為世界各國戰略家和智庫學者提供一個討論國際和平與安全問題的平臺,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