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
編者按
上古干支歷法的制定為節日形成提供了前提條件,祖先信仰與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禮俗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節是傳統春季節俗的綜合和升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概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清明節的習俗豐富,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上或細節上的差異,各地習俗雖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與踏青郊游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綴。清明節掃墓祭祖是節日兩大禮俗主題之一,要加強防火意識,共同防范火災,掃墓時首先要清除墳墓周圍干枯的雜草和樹葉,以免燃燒引發火災,其次要注意拜祭焚燒物的管理,對焚化過的祭品仔細檢查,做到人走火熄,文明祭掃,消除火災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