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詮釋愛與責任記安徽義工聯盟理事長馬季袁日方 賈智華
馬季出生于1987年,是安徽省長豐縣人。2005年,這位帥氣的小伙,懷著對未來無限的憧憬考入了我校第一臨床學院醫學心理學專業。一次偶然的機會,馬季加入了一個志愿者服務QQ群。2006年3月,馬季等群內志愿者決定組織志愿者到合肥民工子弟學校馨苑學校進行支教。通過與留守兒童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學,他們深刻地感受到留守民工子弟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和孩子們內心對知識的渴望。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使他們決定將這項活動長期堅持下來。2006年9月,經機構成員集體表決通過,組織正式定名為“安徽義工聯盟”。聯盟以“健康、愛、公平”為目標,以“促進教育公平,為每個孩子提供平等的發展空間”為宗旨。馬季任理事長,同時亦是法人。
年輕的力量 承擔起社會責任這支年輕的團隊對公益事業傾注了極高的熱情與心血,他們4年如一日,始終致力于提高農村兒童教育水平和心理健康教育。馬季歷數家珍般地說:我們打造了一支由安徽醫科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安徽農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等高校的大學生為主的高素質團隊。我們的平均年齡在21歲左右,不僅有大批的“80后”投身于組織管理和一線服務,還有大量的“90后”也成為了一線志愿服務的生力軍,更有遠在異國他鄉的留學生,借寒暑假回國的機會,為祖國的公益事業添磚加瓦。
當下,他們關注的主要問題便是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而他們運作的留守兒童心理調適與發展項目,也成為了相當成熟的項目。此項目從07年3月至今已開展6期,為近600名兒童提供了服務。馬季和他的同伴通過專業的小組活動、團體咨詢以及社會力量的介入力求改善留守兒童的社會化環境,從而提高他們的社會化水平,得到了受助對象即留守兒童的普遍歡迎。曾與馬季他們合作開展項目的長豐縣三十頭鄉中心小學校長,在安徽省教育廳舉辦的留守兒童會議上,把留守兒童項目作為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經驗向與會者推廣。合肥市共青團委員會青少年權益辦公室也對項目予以了贊揚和支持。
在支教活動中,馬季他們發現農村留守兒童的閱讀資源相當的缺乏,于是他們開展了“圖書銀行”項目,通過志愿者小組短期管理的方式為農村兒童建立機制完整的圖書室,優化配置圖書資源,并提倡學生自主管理,在服務自身的過程中體會樂趣,并形成屆屆相傳的良性循環。目前,第一所“圖書銀行”已在長豐縣李灣小學正式開放。
困難中求生存 開出絢麗之花他們的不懈努力終于開出了絢麗的花朵。2009年5月,安徽義工聯盟參加了李連杰壹基金典范工程“潛力典范”的評比,馬季和他的隊友們一路過關斬將,順利通過了初賽,復賽,實地考察、答辯等環節的層層選拔,在上百家參評機構中脫穎而出。2009年10月,安徽義工聯盟以第一名的成績被壹基金典范工程專家委員會評選為“潛力典范”公益組織,全國僅有5家公益機構入選。專家評審委員給出的入選理由是:這是一支長期關注留守兒童的青年志愿者團隊,他們不但有著強烈的責任感、清晰的使命、并建構了富有創新的專業體系,他們的服務讓孩子們又找回了童年的歡笑、家的溫暖和學習的快樂,他們的努力令人感佩!
以此為契機,馬季與志愿者們于2009年11月開始籌劃民政注冊,至2010年2月,民政注冊宣告成功,機構步入了更加穩定、快速、專業化的發展軌道。
回顧聯盟的發展過程,馬季坦言,它的初期經歷了重重困難。義工聯盟的項目實施起來需要相當的成本。如留守兒童發展項目,采用小組工作方法,一般分為8到9個環節,完成項目需要一個學期的時間,志愿者需要頻繁往返或駐地工作。義工聯盟堅持給志愿者報銷交通費用,由此也造成了一定的經濟壓力。在經濟壓力之下,義工聯盟渴望得到基金會或大型公益機構的支持,結果卻連續受挫。因為基金會和大型公益組織把資金和資源投向了更為引人注目也更為貧窮的西南、西北地區,而忽略了安徽這樣的中部地區。
在馬季等志愿者的努力下,聯盟克服了重重困難,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如果畫一幅義工聯盟的發展軌跡圖,它應該是曲線上升的:2006年,草坪聚會,聯盟成立,開展大別山區支教活動,完善組織架構;2007年,運作“留守兒童發展項目”,把它作為傳統項目堅持下去,并進行工商注冊;2008年穩步發展,繼續開展留守兒童發展項目,并把項目推廣到蕪湖等地;2009年,編寫留守兒童發展項目推廣手冊,拓展、實施圖書銀行項目,榮獲壹基金潛力典范;2010年,完成民政注冊……路漫漫 上下而求索談到是什么讓他堅持了下來時,馬季有些激動:“我們都提雷鋒精神,但雷鋒精神到底是什么?雷鋒精神就是要以專業的精神將公益事業做下去。義工聯盟要做的就是將公益事業專業化,將雷鋒精神深入進去,真正為有需要的人辦好事。我清醒地知曉安徽義工聯盟今后還有很多艱苦的路要走,希望政府與社會各界能夠給予更多的關心與支持,我們一定會繼續堅持下去,使這顆希望之星茁壯成長!”
馬季在開展志愿活動的同時并沒有耽誤自己的學業,他不僅專業知識學得扎實,同時也積極參與科研活動。他結合所學知識與志愿活動的經驗,在《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上發表了《民工子弟與公辦學校初中生安全感相關研究》一文。參與了多項課題的研究,還在中文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篇,2008年10月,他在GRE考試中取得理想成績,并于2009年2月高分通過TOEFL考試。
今年即將大學畢業的馬季,面臨著公益與就業的困難抉擇。成長在單親家庭的他在求職之初,并不敢將自己從事的公益事業告訴母親。“一開始媽媽并不知道我在干什么事情,很不理解,也不支持我的工作。”后來,在姐姐的勸說下,母親終于想通了,她給馬季打了一個電話,說:“雖然不知道你在做什么事,但是,我知道你在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