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召開專題座談會學習研討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本報訊(新聞中心宗思義岳晨陽周趙陽)3月25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會議文藝界社科界委員重要講話精神和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的座談會在磬苑校區召開。校黨委書記李仁群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程雁雷主持會議。
來自院系和部門的專家學者、教師代表先后發言分享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心得體會。
文學院院長吳懷東說:“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會議文藝界社科界委員的重要講話內容很豐富,意義很高,為我們進行文藝創作和社科理論研究指明了方向。我們要關注時代,關注社會實踐。中國理論要解決中國問題,要以精品服務人民,以明德引領風尚,用精品奉獻人民既包括文藝創作,也包括我們的社科理論。我們是中國學者,服務中國人民,這是應該的。”
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姜紅說:“無論文藝工作者,社科工作者,還是思政工作者,其工作的相通之處都在于培養人格,涵育人文,凝聚人心,塑造新時代的精神圖譜。作為社科工作者,需要走進實踐的深處,用中國理論解讀中國實踐,創新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理論體系。”
外語學院院長詹全旺結合專業人才培養的實際認為,外語教育要把中國思想文化納入課程體系,培養具有中國情懷和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的國際化人才。
創新發展戰略研究院黨委書記張巍認為,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應聚焦研究方向,關照人民生活,著眼人民群眾,需要釋疑解惑,闡明道理,把學問寫進人民群眾心里;應推進創新發展,聆聽時代聲音,把握時代脈搏,著眼于時代課題研究提出自主性、獨立性的理論觀點和政策建議,以期為黨和政府決策提供參考。
安徽大學出版社主編齊宏亮說:“文藝社科工作者要克服關門做學問的傾向,尤其是要克服只關注創新性成果,不重視普及性成果的創作。文章因子只是學術界評價的指標,不能忽視普通大眾的需求。自然科學講基礎理論的轉化應用,社會科學也應如此。”
哲學系主任張能為表示,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我們備受鼓舞,也感到責任重大,他說:“要在自己的工作中繼續努力,立足于新時代,以服務人民為宗旨,開闊視野,思維創新,積極做好學術理論研究,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高校人才培養工作做出自己的貢獻。”
社會與政治學院吳宗友教授說:“作為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中國社會快速發展中的現實問題,培育他們的家國情懷,以深刻、生動的當代中國故事描繪新時代的精神圖譜,溫潤他們的心靈,引領社會風尚。”
安徽大學學報主編張治棟說:“對于我們高等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社會科學教育工作者,要始終把培根鑄魂當做我們教書育人的根本任務,要正本清源、守正創新,才能行穩致遠,更好地實現創新發展,反之,我們要避免虛假的創新,防止獵奇、求洋,失去主心骨,失去根本、失去方向,失去了靈魂。”
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劉勇認為,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人文社科的意義就在于培根鑄魂,高校教師尤其是新聞傳播學領域的教師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做到表里如一,充滿人文情懷,肩負社會擔當。
社會與政治學院副院長湯奪先說:“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需要緊扣時代脈搏,以人民的需求和時代的需要為導向,為地方經濟社會文化發展與政治建設做出貢獻。要堅持文化自信,堅持服務人民,恪守職業道德,做有益于國家、民族與社會的研究者。”
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潘金剛說:“總書記講話為思政工作和思政教育指明了方向,特別是為思政課的建設和思政課教師隊伍的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具體的指導。我們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聚魂育人,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構建三全育人格局,推動課程思政建設。”
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李明認為,辦好思政課就要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科,特別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支撐作用,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融入思政課教學中,積極做好”三大文化”進思政課工作。
哲學系史向前教授說:“總書記的講話不僅指出了“立德樹人”是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根本任務,而且指出了“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就是培養“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時代新人。這是對中華民該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教育實際相結合的體現。”
文學院副院長王澤慶結合學科建設認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堅持”,為中國網絡文學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中國網絡文學的發展,要走出娛樂大眾、以市場為導向、以數量取勝的模式,網絡作家要有擔當意識,以人民為中心,為時代立傳,努力出精品。
人文社科處長長陳義平說:“作為一名理論工作者,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描繪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圖譜的講話精神,一是要有使命擔當,努力做到總書記所要求的‘三為’,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二是要追求理論和方法上的創新,既立足中國實踐創新理論,同時更好用中國的理論解讀中國實踐。”
李仁群在總結講話中指出,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與學校的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規劃和思想政治理論課工作部署相結合,發揮多學科的優勢,形成一批研究成果。他強調,一是要加強資源整合,推動協同創新,推動學校的哲學社會社會科學大發展大繁榮。二是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學科特色和優勢,更加積極主動地為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貢獻力量。三是要改革創新思政課程,推動思政課內涵發展。他指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最終要統一于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廣大教師要有真善美的情懷以及有擔當的品質,通過培養人心與凝聚共識來描繪時代的精神圖譜,用學術創新來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更廣闊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