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愛育心 以心育人
青年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其心理健康狀態關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長。如何做好心理育人工作,為國家培養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筆者認為應著重把握好以下幾點:
構建教育教學體系,讓課堂教學成為心理育人的主陣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學體系建設,必須要做到三個到位。師資力量到位,按照1:4000的比例配齊配強心理健康專業教師隊伍。學生覆蓋到位,建立覆蓋全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知識必修課程,有針對性地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知識普及。授課效果到位,定制開發一系列學生真正感興趣的心理健康教育類課程群,讓學生真正喜歡上心理健康課,并能從課程的學習中獲得益處。
構建實踐活動體系,讓第二課堂成為心理育人的好載體。要精選活動主題,豐富教育內容,拓展教育渠道,創新教育形式,積極打造“心理情景劇”等線下品牌活動,同時依托心理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等線上媒體開展各種寓教于樂的心理活動。通過線上線下互補互動,構建全方位、立體化、廣覆蓋的實踐活動體系,真正做到在實踐活動中實現育人功能。
構建咨詢服務體系,讓心理咨詢成為心理育人的催化劑。要讓更多的學生積極接納心理咨詢的方式,主動通過心理咨詢來解決自身學習成長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問題。將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滲透心理健康知識,多途徑、全方位地宣傳心理求助途徑,澄清學生對于心理咨詢的誤解,使具有不同程度心理困擾和不同水平求助動機的學生都能及時得到有效幫助。
構建預防干預體系,讓危機干預成為心理育人的防火墻。要建立“一名學生、一名老師、一套班子、一個方案、一抓到底”的“五個一”危機干預體系。健全“測評-篩查-訪談-干預-跟蹤”體系,科學實施心理測評,全面掌握學生心理狀況,提高危機干預針對性。暢通“校心理咨詢中心—校醫院—專業精神衛生機構”快速危機干預通道,完善預防、干預、輔導與治療四位一體的心理危機干預系統。
構建家校聯合體系,讓學生家長成為心理育人的同盟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最完備的教育是學校與家庭的結合,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樣一個極其細微的任務。”我們不僅要在校內大力倡導全體教職工關心關愛學生健康成長,形成心理育人合力,還應把目光投向校外,積極尋求學生家長對心理育人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讓學生家庭成為心理育人的堅強支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