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2019,我們要做這些事

          這是我校2019年度工作要點,全校教職員工將為實現 “雙一流 ” 大學目標砥礪奮進! 


          堅持和加強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

          強化政治建設和思想建設。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高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論述,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集美大學百年校慶的賀信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期間對集美大學建設發展提出的重要指示精神。
      進一步落實 《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堅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學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實施意見》,修訂常委會議事規則和校長辦公會議事規則各級黨委必須切實履行好領導職責,深入實施高校黨建“十百千萬”工程,推進教師黨支部書記成為“雙帶頭人”。簽訂基層黨委黨建工作責任狀。
      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全校師生“我為沖刺一流大學作奉獻”主題活動。
      逐條研究、分解落實師生對學校建設發展所提出的87條意見。
      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強化校內巡察,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強化責任落實,貫通運用“四種形態”,抓早抓少,防微杜漸。


          立德樹人,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

          把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動權,開設“新思想講壇”“嘉庚精神講壇”。
      強化思想政治工作和師德師風建設,開展教師做“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活動,落實好 《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 和師德師風“一票否決”。
      加強班級管理,引導學生進課堂、實驗室、圖書館、操場、實踐基地,深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促進思想政治工作與人才培養全過程深度融合,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格局。
      加強學生會、學生社團的改革,更好地發揮作用。
      完善學校安全穩定工作協調機制,落實 《福建省高校黨委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細則》 和網絡意識形態責任制,加強對教材使用、教學管理、教師引進、學生活動等方面的政治把關,加強課堂、講座、論壇、報告會以及出版物、教室、會議室等管理。
      發揮學校現有文化設施功能,制定并實施文化育人方案。


          完成制定和實施爭創一流大學的行動方案

          對標國內排位在前一百名的大學,找出差距,按年度分解指標任務,明確具體舉措,制定 《爭創一流大學的行動方案》。
      制訂沖刺ESI前1%學科的方案,出臺相關鼓勵支持政策。


          調整改革學院和機關處室、組織配備好干部隊伍

          改變學院散、弱、小現狀,實現學院整合。恢復師范學院設置,加強師范教育的集中建設與管理。完成對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環境工程、地理信息科學、法學、社會工作專業的調整與整合。
      精簡調整機關處室,實現“放管服”和提高效能。完成二級黨委換屆和中層干部換屆調整工作,調整配備好科級干部。
      組織好干部隊伍的培訓。召開五屆二次教代會、做好第五屆工代會換屆工作。
      召開第七次學代會、第三次研代會。


          全面梳理、清理各項政策和規章制度

          全面梳理、清理與上級精神和學校發展需要不適應、不協調、不銜接、不一致的管理制度和政策。


          多方籌措資金,大幅度增加教學科研投入,強化教學科研平臺建設

          努力爭取省政府與農業農村部、教育部等部委建立共建集美大學的機制;爭取省政府與交通運輸部在完成第一輪共建集美大學的基礎上開展第二輪共建;爭取在省政府與原國家海洋局共建集美大學的基礎上,在國務院機構改革后,繼續與自然資源部共建集美大學。通過上述共建取得可持續的常態化資金撥款渠道。
      在落實省里生均撥款提高的基礎上,爭取省里各廳局的專項支持。
      落實與廈門市的各項共建任務,深化與集美區的共建合作,爭取持續的經費支持。
      修訂集美大學教育發展基金管理使用辦法。制定大型儀器設備共享辦法。分別向國家、省市有關部門爭取建設資金,力爭新增建設10個省(部)、市級重點實驗室。
      申報國家、省市科技項目和產學研合作項目,爭取各類科研經費3億元以上。


          加大高層次人才團隊引進和培養力度

          吸引高層次人才落戶我校,在薪酬待遇、實驗室平臺配套、科研經費使用管理、住房安排等方面制定有力的政策,在解決人才家屬就業、子女教育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加強人才團隊引進,跟蹤落實在談研發團隊的引進;加強臺灣籍教授、博士人才的引進;加強與省委組織部、市委組織部“選調生”工作的對接;爭取今年引進教學科研能力強的博士、教授150名左右。
      構建人才工作“雙軌制”,部分引進人才實行年薪制、合同制管理,現有人才實行績效管理,同時鼓勵現有人才選擇不占編制、不受績效額度控制的年薪制和合同制管理。
      從其他崗位騰出更多高級職數,用于教師職稱晉升。


          做好學科專業調整和學位點培育申報工作

          新建或建好一批半導體與集成電路、人工智能、大數據、智能制造、文化創意、新能源等地方產業發展相關急需專業。
      加強海上專業建設,提高航海類專業學生考證通過率,鼓勵校企合作培養航海人才。
      擴大師范類專業招生規模,大幅增加學前教育專業招生指標。
      成立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應用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海洋生物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
      加強碩士點、博士點的培育工作。爭取省教育廳的支持,增加博士生招生指標,爭取能讓新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團隊掛靠現有博士點招收博士研究生。


          創新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養的核心地位,打造一流本科,建設一流課程、一流本科實驗室,培育一流教學團隊,打造一流專業。啟動新一輪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工作,優化人才培養方案,試行校企合作“3+1”人才培養模式。
      大力推行小班上課。加大對教改項目、教學成果的扶持力度,爭取在高層次教改項目上取得突破。
      加大對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和院級各類創新創業實踐平臺的扶持力度,舉辦創新創業大講堂和集訓營,提升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業意識。
      加大對研究生學術成果的獎勵力度。加大對各類學生學科競賽獎勵支持力度。對標高質量就業,豐富就業創業服務內涵,提高服務成效,促進畢業生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
      召開2019年人才培養工作會議。


          凝聚各方力量,搞活辦學體制機制,開放辦學

          推動與企業(機構)合作辦工商管理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海外教育學院,大幅度擴大辦學規模,增加學校經費來源。
      支持辦好誠毅學院,形成有利于誠毅學院健康發展的環境。
      實質性推進與天津大學、海洋三所的共建合作項目。拓展與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公司以及晉江、泉州、永定等企業和地方的共建合作。
      推進學院與東南亞、歐美日等國家和地區高水平大學的“一對一”合作項目、閩港澳臺雙向交流項目,完成新一輪香港內地學生交流計劃的申報,擴大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招生。推動學生海外訪學及深造計劃,爭取新增5個以上高層次學生訪學項目。
      引進海內外學術力量,重點加強對“一帶一路”國家的合作研究。
      加強校友工作,凝聚校友力量,服務學校發展。加強校董工作,召開集美大學第六屆校董會第一次常務校董會議。
    增強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加強產學研合作,積極推進創新成果的落地轉化。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和科技企業孵化器,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孵化培育高新技術企業。
      積極開展軍民融合項目的策劃與申報,打造我校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新的增長點。
      發揮人文社會科學學科優勢和地域特色,積極組織開展閩臺文化、閩僑文化、海洋文化、嘉庚文化等特色研究,發揮好高校的文化傳承與創新功能。


          改革人事制度,強化隊伍的管理

          修訂教師職務聘任條例。制定教授年薪制、聘用制辦法。試行教師職務降聘兩級即解聘的辦法。制定教師隊伍、管理隊伍、實驗教輔隊伍分類考核和績效分配方案。制定教師和實驗教輔崗位、管理崗位雙向轉崗、轉聘辦法,開展基于崗位設定和考核基礎上的轉崗轉聘工作。

          制定師德師風“一票否決”人員、非法參加宗教活動人員、年度考核中“基本合格與不合格票數超過25%”人員等三類人員的具體處理辦法。

          實行機關處室績效由服務對象進行評價的制度,建立管理干部及各類人員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機制。

          實行院長聘任制和年薪制,年薪標準與學院規模和內涵考核績效掛鉤。


          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出臺有利于調動學院辦學積極性的創收經費管理和使用辦法,調整學校與學院創收分成比例。打破各種不合理限制,調整學院發展基金使用辦法、科研管理費使用辦法。
      爭取稅務部門支持,將科研勞務所得和科技成果收益按偶然所得納稅。
      機關各處室要轉變觀念,找準定位,主動宣傳解讀政策、改革辦事流程、簡化辦事程序,提高服務教學科研和人才團隊的效率和工作質量。
      建立科研、學科采購的綠色通道,提高學院選擇采購方式的自主權,簡化采購流程。規范學校小額、零星貨物的采購程序、提高采購效率。改進資產管理,取消單臺件設備購置前論證,簡化資產的購置驗收,提高資產處置報批標準。
      出臺學校財務內部控制實施辦法,改革業務流程,精簡說明材料,提高報賬效率。
      深化機關“放管服”改革,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推進一批教學樓等場館的修繕、擴建和改造工作。大力推進“平安校園”“文明校園”創建工作。建設一批有利于師生交流的平臺。強化監督,重點查處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問題。
    
    亚洲成a人在线看天堂无码| 亚洲短视频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亚洲| 亚洲专区中文字幕|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青青|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91亚洲自偷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伊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亚洲麻豆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 狼人大香伊蕉国产WWW亚洲| 风间由美在线亚洲一区| 亚洲精品宾馆在线精品酒店|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19|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欧洲亚洲国产精华液| 成人亚洲网站www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av欧v在线天堂|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 亚洲人成网站观看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线观看动态图| 亚洲色精品88色婷婷七月丁香|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 亚洲成a人片77777老司机| 亚洲乱亚洲乱淫久久| 337p欧洲亚洲大胆艺术| 亚洲另类春色校园小说| 亚洲国产成人99精品激情在线| 亚洲日韩一中文字暮| 另类小说亚洲色图| 国产美女亚洲精品久久久综合| 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 亚洲短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国产AV无码无码精品| 色偷偷亚洲男人天堂|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漫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