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為了我們共同的節日·冬藏


      雙甲子年的最后5小時,獅子山由歡樂定義。
      藝術館一隅,一臺鋼琴在優雅彈奏,指揮同學輕柔地揮著節拍,十數位同學圍成半弧,輕聲吟唱著“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在他們身旁,23家創意攤主進行創意作品展示。創意手作飾物、葉脈創意書簽、“壓壓樂”“留下向2018年告別的笑臉”……豐富而獨具創想的活動引得師生流連忘返。
      環繞四周的,是“方寸視界,片語情懷”手機攝影展。由300多名師生員工和校友用手機拍攝的近2000張校慶年照片和近200條留言,分享和重溫著校慶年的一幕幕感動。
      5平方公里的校園里:20000多名師生冒嚴寒、踏冬雪,興高采烈地參加“獅山歡樂節”系列活動,校園一派祥和喜慶。在新年巡游隊伍中,55位火把手點亮火把,來自各學院和學生社團的2000名師生別出心裁靈動裝扮,組成方隊宛如長龍游走校園;在廟會街,來自各國的留學生帶來了各自國家的歌舞、工藝品、美食,為獅山增添國際風范;在迷宮猜謎區,燈籠高掛人頭攢動,洋溢著節日的歡樂;在跨年演唱會,校園歌手縱情高歌,師生共同迎接新年零點鐘聲。
      雙甲子校慶年完美收官。
      5平方公里的校園充滿濃郁的高品位學術氛圍和人文氣息,使這所中國辦學歷史最長的高等農業學府正洋溢著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機。
      春生、夏長、秋獲、冬藏。農人一年耕作的基本規律,恰也暗合著校慶年的脈絡和軌跡。
      2018年11月7日,立冬日,在校慶總結表彰大會上,校黨委書記高翅說:百廿校慶正因為緊緊扣住了“品”字,才能有個性、有特色、有品質,才能贏得師生員工和廣大校友以及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和充分肯定。推而廣之,在學校一切工作中,大到教書育人、學科發展、隊伍建設,小到個人發言、貼張海報、養花種草,都要想到它有沒有“品”。
      冬藏,藏的就是一個“品”字!是對學術校慶、人文校慶、校友校慶積淀的大學精神的物化、固化、內化,是對育人品性、學術品貌、文化品位凝結的“華農之品”的傳承、反思、升華。
      2018年11月30日,一個普通的周五。這一天,生科院迎來4場高水平學術報告。
      生物醫學中心張敏老師,是學術報告活動的常客。他說:“聽得多了,往往會被報告人那種非常專注和樂在其中的科研精神所陶醉。”
      王強,2015級碩博連讀研究生,2018年聽了32場學術報告。他認為:“聽一場好報告,不單介紹成果本身,還有取得成果的研究過程,解決問題的心得體會,分享的是整個故事。有故事才是科研。”學術志趣成就卓越學人,2018年王強以第一作者在《核酸研究》和《自然·微生物》各發表了一篇論文。
      王強所在的殷平教授課題組,有一條要求是:碩士研究生在讀期間聽30場學術報告,博士研究生聽50場學術報告。
      2018年下半年,經學院討論,這條要求成為生科院對全體研究生的要求。每個研究生都領到了一份《學術報告會記錄本》,封面寫著:“每一次報告都是巨大的成長機會,請珍惜。”
      “學術校慶”正在成為校園的常態。在更多的學院、更多的學科,更多的學者相繼走進校園,借智借腦,帶領一批活躍在新興學科領域、交叉學術地帶的青年師生,在跟高手“打球”的過程中提升“球技”,增強學術自信,擴大學術影響,促進“雙一流”建設,推動學術走向卓越。
      彭小川,百廿校慶系列文化活動的組織者之一。她說,“這一年,深切感受到華農師生美的自覺逐漸被喚醒,感受美、鑒賞美、評判美、創造美的能力在提高。未來,只有堅持校園文化活動高品質、高品位、高格調,才能滿足培養更多有文化修養、人文關懷、創造活力和健康審美力的青年大學生的需要。”
      校慶日之后,一批高品位的文化藝術活動持續供給,豐富和渲染著高雅寧靜的校園。
      冬季將至、花謝之時,機械作業的花田翻耕,變成了愛花人把芬芳領養回家。暫別與收藏,恰好是對自然生命的尊重和對新陳代謝的憧憬。2000余名師生、市民在采摘互動中尋覓花境花意,體悟生命永恒,為120花田又增添了新的文化賦能。獅景會浙江分會校友也來到現場,他們決定再次捐贈240公斤花種進行秋播,以期在明年春天再現美好花田。
      2018年12月21日、22日晚,武漢愛樂樂團受邀來校演出。我校小宇宙合唱團與武漢愛樂樂團首次同臺合作,共同演奏《禮贊》篇章。校園合唱愛好者和專業愛樂樂團合作,對團員們是不小的考驗。當克服了挑戰,對高雅藝術魅力的領悟、挑戰自我品質的塑造又會是同學們可貴的成長經歷。合唱團團長張澤坤同學說:“我們與愛樂樂團合作時迎難而上、不斷打磨、力臻至善的過程,是自己平時排練時未曾有的,也模擬不到的”。
      2018年11月20日,學校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管理校內橫幅、桁架、海報等宣傳品的通知》,從制度上鞏固校慶工作成果、提升校園環境品質。多做“減法”,慎做“加法”,保持校園寧靜高雅,正成為眾多師生的文化共識和行動自覺。
      “社會看華農,最直觀的是看身邊的華農校友;華農的精神文脈傳到哪里去了?就是傳到了一屆屆校友身上”,校慶后擔任校友與基金工作辦公室主任的楊仁海說,校友是學校的“金字招牌”。
      校慶年,這所大學對“我是誰,我為什么而生、為什么而興、為什么而榮”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更加堅定了“為人民而生、為祖國而興、為學子而榮”的理想追求。
      “共同空間”,一個以“我愛真理,我要表達”為主旨的師生交流平臺。2018年的冬天,它密集迎來了校黨委書記高翅、校長李召虎,副校長郭剛奇、楊少波,恢復高考后我校第一批大學生等訪談嘉賓。這些老師走進“共同空間”,師生圍坐夜話,談理想、聊學習、話成長,聽缺點、提批評、談建議。“共同空間”的組織者畢晨同學說,“幾場談心讓我感受到,點亮新甲子不僅僅是一個口號,它需要所有華農人的努力,需要師生一心。”
      2019年的春天,其他全部校領導、更多的老師將陸續走進“共同空間”,大學校園散發著“教育共同體”的魅力。
      繼校友企業品牌日之后,2018年12月29日,以“扶貧碩果,共榮共享”為主題的第三屆特色農產品暨“陸個壹”品牌扶貧展銷會在校園梧桐路舉行。參展商主要是學校定點扶貧支持的企業,既展示了學校科技成果,又幫助扶貧助農企業銷售特色農產品,體現著學校履行社會責任,共享、共創、共榮、共發展。
      與此同時,這個冬天,師生分享著綠色超級稻入選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的喜悅,謀劃著加快發展生物醫學發展服務“健康中國”,耕讀在阡陌田野助力精準扶貧、鄉村振興。
      2019年1月1日零時,在參加跨年演唱會和師生共同迎來新甲子之際,校黨委書記高翅發表致辭。他提出:共創卓越未來的新甲子征程中,我們要用實踐來回答三個問題:什么是一流大學?我們是不是一流大學?怎樣才能成為一流大學?
      這是在邁入新甲子的第一刻,華中農大發出的“新甲子三問”。
      跨越百廿路,已過千山萬水;點亮新甲子,仍需跋山涉水。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66| 亚洲性色AV日韩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深夜天堂| 亚洲天堂男人天堂| 久久青草亚洲AV无码麻豆|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人人| 韩国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亚洲av成人中文无码专区| 最新亚洲春色Av无码专区| 亚洲综合欧美色五月俺也去|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app|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资源在线软件| 亚洲国色天香视频| 亚洲人配人种jizz| 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久久影院 | 亚洲熟伦熟女新五十路熟妇 | 亚洲乱码无限2021芒果|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忘忧草18| 国产精品亚洲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07| 亚洲一区在线视频观看|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精品一区| 亚洲国产av玩弄放荡人妇| 日本亚洲欧美色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亚洲男女内射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VA综合VA国产产VA中| 国产亚洲精品资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色四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电影网|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亚洲Av无码国产情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