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畫《青未了》、山水畫《青綠沂蒙》、壁畫《六藝》、油畫《膠東的海》……一件件不同創作形式的美術作品,亮相“為人民而設計”———山東工藝美術學院藝術與設計作品展,呈現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底蘊和齊魯文化的豐厚內涵,反映了時代精神和“和諧發展”新理念。《山東工藝美院報》采訪了美術作品展區策展人、造型藝術學院院長李勇教授。
記者:您作為本次展覽的策展人之一,您主要負責那個展區?請您介紹一下此展區的情況。
李勇:美術作品展區。這個展區以造型學院為主,集合了全校的師生力量來參與創作。美術作品展區是在“為人民而設計”這個大的主題下,以踐行社會核心價值觀為宗旨,包含著“愛校如家”的情感體現,展現了傳統造型理念和現當代繪畫表現語言的藝術魅力。通過凸顯核心價值觀創作主題,最大可能地彰顯美術創作老師的藝術創造力和當代繪畫的表現力,是我校繪畫品質、繪畫高度及教學、科研實力的綜合體現。
這個展區不僅是美術創作作品的展示,也是主題展的新的嘗試,是把藝術創作和主題展展示有機結合在一起,和一般美展、藝術綜合展有所區別。它在凸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前提背景下,充分彰顯藝術創作風格、特色,是當下美術發展的新的趨勢。“為人民而設計”是一個大的宏觀的條件理論框架,在這個宏觀條件下,美術創作怎樣凸顯當下文化理念、藝術風格、藝術追求,是藝術家面臨的問題,也是這次美術展區所要達到的藝術探索和藝術追求。
記者:在本次展覽上,推出了大量呈現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底蘊和齊魯文化的豐厚內涵,反映時代主題的作品,請您介紹一下此方面的情況。
李勇:在美術作品展區,大量現實題材的藝術創作作品向參觀者呈現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底蘊和齊魯文化的豐厚內涵,這是山工藝師生圍繞齊魯大地重大文化事件、歷史名人、時代精神等內容進行的藝術創作。大型人物畫創作《青未了》選取傅斯年、老舍、吳伯簫、臧克家、徐志摩、季羨林等現當代與山東有著濃厚淵源的文化名人作為表現對象,通過意象的生動造型和靈動的筆墨趣味體現文化傳承和和諧文化的創作主題;大型山水畫創作《青綠沂蒙》表現了新時代沂蒙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治山治水,改造自然,將窮山惡水改造成“青山綠水”的偉大實踐,反映了沂蒙精神在社會主義新階段的現實表現,也體現了沂蒙人在發展經濟中注重“和諧發展”的新理念。壁畫作品《六藝》,表現了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禮、樂、射、御、書、數,體現了創作者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集體創作的油畫作品《膠東的海》,以膠東人民現實生活為創作題材,通過表現漁民豐收的喜悅,展現他們樸素和諧、勤勞敬業、誠信友善的品質精神。
記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本次展覽的重要主題,美術作品展區是怎樣體現的?
李勇:“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重視美育在人和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和意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向全黨全國人民發出了“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偉大號召,提出了“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與“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共同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為人民而設計”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就是在這樣的前提背景下,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根本,探究和傳承中華優秀的造物理念和造型體系為依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更好地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家園、精神寄托和精神資源。同時作為“愛校如家”主題活動,結合我校辦學特色。清濾本源、篤正文脈,凸顯美育特美,扎根時代生活,遵循藝術規律。以創帶教、以創促教,創出更多“具有中國底蘊、中國特色思想體系、學術體系及話語體系”無愧于時代的藝術精品力作。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此次展覽師生參與情況。
李勇:造型藝術學院黨總支組織學生到山東省美術館參觀此次展覽,并選派教師黨員為同學們在展覽現場開展新穎獨特的現場教學。本次活動由學院教師帶領學生參加。隨后,教師們結合作品分別為學生們開展現場教學,他們通過講解作品的創意、創作、論證、修改、成稿的整個過程,第一視角為同學們講述了自己對“為人民而設計”的認識以及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考與展現,并從專業的角度為同學們講解了作品創作的技巧與難點。國畫作品《青綠沂蒙》表現了新時代沂蒙精神,社會主義新階段的現實表現;油畫《膠東的海》則以膠東人民現實生活為創作題材,通過表現漁民豐收的喜悅體現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情懷,作品的創作理念都始終圍繞著“為人民而設計”。
記者:請您談一下,本次展覽對相關專業教師的教學、科研,相關專業學生的學習創作有何積極影響?
李勇:通過參加本次現場教學以及參觀展覽,學生們深刻體會到藝術創作要堅持“藝術源于生活”、“藝術為人民服務”,要注重對于生活的感受和體驗,以畫筆呈現出美術的正能量,彰顯藝術工作者的社會責任感。在藝術創作的道路上,要悉心感受生活之美,用心詮釋生活真諦,專注創作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的優秀作品,真正以好作品、好設計贏得社會尊重,實現自我價值,真正做到“為人民而設計”。在工作和生活上,要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不好高騖遠、急功近利,使專注踏實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成為人生的境界。本次現場教學活動通過新穎的教學形式,對學生進行了生動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們對“為人民而設計”的內涵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也讓大學生們深深體會到了作為新時代的藝術創作者所肩負的責任。 (學生記者 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