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王會軍院士:環球共此冷暖,是情懷,更是學問




      氣候變化問題不但是全球性的科學議題,也是跟公眾生活緊密相關的社會議題。10月26日,《新華日報·科技周刊》科學顧問聘任儀式在我校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大氣科學家王會軍接受聘書,擔任《新華日報·科技周刊》科學顧問。
      在接受科技周刊報道團隊專訪時,王院士娓娓道來,深入淺出地回答了公眾關心的氣象話題:
      “都說全球變暖,為什么我們經常感覺天氣寒冷?”、“北極海冰居然會影響我國東部的霧霾?”
      “全球變暖是個偽課題?”
      “氣候變化具有高度的復雜性,公眾很難憑自己的個體感受對其做出準確判斷”。身為南京市江北新區科協主席的王會軍對科普工作向來熱心,說到公眾對氣候變化議題“高風險低認知”的狀況,他覺得有一些誤區必須澄清。
      “這兩年都是寒冬,全球真的在變暖嗎?”不僅是老百姓在疑惑,甚至不乏業內人士以“近十幾年平均氣溫上升趨緩”的數據來質疑全球變暖?!霸谌蚩傮w變暖的趨勢下,我們并不排除在某些局地,某些時段會特別冷。過去一二十年,我國冬季就比較冷,很多氣象學者稱這種現象為氣候變暖的‘減緩期’。”王會軍說,所謂的氣候變化,關注的是全球平均情況,關注的是幾十年至上百年尺度的長期趨勢,而不是某個區域或者年際之間的變化。最新數據顯示,百年(1909年—2011年)來中國陸地區域平均增溫速率高于全球平均值,達 0.9℃—1.5℃。2017年地球表面平均溫度為14.7攝氏度,比工業革命前高1.2攝氏度,略低于有記錄以來最熱一年,即2016年。 “近百年來,全球氣候總體存在變暖趨勢是一個不爭的事實?!?br>  “另一個迷惑性較大的問題是,地球總是在冷暖之間循環交替。在地球漫長的歷史上,更暖的‘暖期’也有啊,比現在高2-3度,甚至7-8度的平均氣溫也有過,如今地球變暖并未超出歷史上氣候變化的范疇,人類何必驚慌呢?”
      王會軍告訴記者,這還涉及到增溫速度的問題。過去溫度增加幾度所經歷的時間段相當地長,我們現在卻是在幾十年內就變暖了近1度,溫度上升得非常之快。有科學家預計PDO(ThePacificDecadalOscil鄄lation,太平洋年代際振蕩)指數可能會很快轉入正相位,屆時,年代際增暖可能與溫室氣體增加一起向氣候系統施加壓力,氣候變暖將變得更加猛烈。
      此外,在現代文明發達的今天,人類對氣候變化更加敏感。
      “首先,海冰和冰蓋的融化連同升溫帶來的海水熱膨脹效應將導致海平面上升,直接影響小島國和沿海城市的生存;人類和很多動植物很難在短期內適應劇烈的氣候變化,比如歐洲熱浪和非洲熱浪都導致了死亡率上升,這種劇烈氣候變化還會伴隨著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頻發和災害的加重?!比绻驓夂蜃兣乃俾什患佣糁?,它對人類社會和生態環境將產生重大影響,我們不能對氣候變化報以順其自然的態度。王會軍說,公眾每天的個體行為共同對地球氣候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公眾只有在充分了解氣候變化的風險后,才有可能將氣候變化的應對變成一種自覺的行動。
      北極海冰的減少,導致我國東部霾的增加氣候變暖,受到影響最大、最直觀的無疑是極地地區。由于高緯度地區比中低緯度地區增溫快,終年積雪的高緯地區變暖趨勢更加強烈,北極海冰和山地冰川正在快速融化,而這一切與遙遠的中國并非無關。
      早在15年前,王會軍就和挪威科學家共同創建了“竺可楨-南森國際研究中心”,與來自高緯度地區的挪威科學家一起研究氣候變化?!爸袊鴼夂蚴侨驓夂虻囊徊糠?,雖然處于中緯度和低緯度地區,但高緯度和低緯度氣候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br>  在電視新聞和紀錄片中經常能看到由于北極變暖、海冰減少,導致北極熊的生存受到嚴重威脅,但是有多少人能想象,北極變暖、海冰減少,可能會導致我國華北及長江中下游地區冬季霧霾的高發?“我們將北極海冰面積減少的趨勢,和京津冀長三角的霧霾天數放在一起分析,發現畫出來的兩條曲線有著一個非常好的對應關系。”背后的科學原理是什么呢?王會軍通過研究發現,北極海冰的減少,會使得極地和中高緯地區的大氣環流發生變化,更加不利于冷空氣向南擴散,冬季風減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擴散,對我們國家污染物的擴散形成了阻礙作用。“因此污染問題不僅僅歸咎于企業的排放,也有全球氣候變化的客觀原因,這對我們認知和治理空氣污染有著重要的意義。”
      北極變暖,還與西歐、北美、我國東北部地區冬季的極端暴風雪天氣有關。王會軍說,正常情況下,北極是寒冷的,而中緯度地區則相對溫暖,因此,存在溫度的經向梯度。這個梯度的存在,使得西風急流得以維持,而大氣波動會沿著西風急流傳播。由于北極變暖非常強烈,溫度的經向梯度因此減弱,西風急流也變弱,大氣環流的經向度加大了。經向度加強而緯向度減弱,冷空氣就會更容易自極區向中緯度區域爆發,導致這些地區冷空氣異常強烈,多出現暴風雪天氣。
      氣候變化預測仍面臨很大挑戰全球變暖背景下,地球會發生什么變化,我們國家會面臨什么氣候變化?對未來氣候如何變化進行更可靠的預測,早已是氣候學界的熱門問題。
      提到這方面研究,王會軍饒有興致,“比如我們可以通過研究千年、萬年前甚至更長時間以前的古氣候,預估未來的氣候變化。我們現在的氣候實際是比 6000年前要冷,比2萬年前的冰河期要暖和。在地球氣候的演變史上,有很多暖期,非常像我們所設想的未來的暖期,比如就在6000多年前,就有一個暖期,我們可以運用湖底沉積、溶洞石筍、樹木年輪這些代用指標重建那時候的氣候,幫助我們去更好地理解氣候變化的規律?!?br>  王會軍說,目前科學家們正致力于發展氣候系統模式和生物地球化學系統模式相耦合的地球系統模式以及高分辨率氣候系統模式,依靠超大型的計算機,對地球氣候和環境變化進行更科學更可靠的模擬和預測。王會軍在做博士論文的時候,就研究建立了混合層海洋模型和海冰模型,模擬了末次盛冰期和 9000年前的暖期,并完成了我國第一個基于自己的氣候模式的全球變暖定量研究結果。當然,氣候系統模式對過去和現在氣候的模擬還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使得預估和預測未來氣候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氣候變化具有高度的復雜性,短期的波動亦是如此。過去大家認為,厄爾尼諾和南方濤動是影響我國季風氣候和旱澇的關鍵因素,可王會軍認為這其中有復雜性和不確定性。他發現,南方濤動和東亞夏季風之間的關系并不是恒定不變的。他的另外一個發現是,東亞夏季風從上世紀70年代中后期開始變弱,變弱后維持了幾十年,導致華北地區持續干旱?!耙虼搜芯磕戏綕齽?、季風的年代際變化很關鍵,短期波動過程和機制復雜,這也導致氣候預測非常難,但這對防災減災的意義很大,未來我們還要不斷改進,為國為民服務還任重道遠。”
      (孫慶 楊頻萍 張宣)
    亚洲精品一卡2卡3卡四卡乱码|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人人|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妓女影院|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四区| 亚洲色偷偷av男人的天堂| 亚洲男同帅GAY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ⅴ| 亚洲va在线va天堂成人|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vA| 久久被窝电影亚洲爽爽爽 |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 亚洲一本一道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一本岛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偷拍无码不卡av|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456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成人|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按摩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 |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久久| 国产AV旡码专区亚洲AV苍井空| 一本天堂ⅴ无码亚洲道久久| 亚洲AV第一成肉网|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电影网站|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 亚洲乱码无人区卡1卡2卡3| 亚洲av乱码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网址| 曰韩亚洲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 亚洲男人天堂av|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