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定位體現清醒的辦學態度、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和把握形勢的應對能力。第六屆教職工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提出了新的辦學定位與發展目標:建設研究教學型高水平大學。建設怎樣的湘大,怎樣建設好湘大?“兩代會”期間,“向研究教學型高水平大學邁進”這一新的發展目標成為與會代表熱議的話題。
■內涵解讀
報告中指出,我校建設研究教學型高水平大學的內涵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形成注重創新、尊重個性的學術氛圍,具有促進優秀人才脫穎而出、鼓勵創新與改革的激勵機制;二是研究生教育與本科教育并重、科研與教學并重;三是人才培養模式突出研究性、創新性,倡導啟發式教學,倡導在學習中研究,在研究中學習,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四是具有開放性的辦學理念和國際視野,有較強的社會服務和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目前,我校已經具備向研究教學型高水平大學邁進的良好現實基礎。隨著省部共建平臺的搭建,國家重點學科、長江學者、國家級獎勵等高層次目標的突破和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規模的形成,學校的綜合實力得到了顯著提升。建設研究教學型高水平大學的新目標已在全校基本形成共識。
■代表熱議
朱衛國代表認為,校長的工作報告以大量的數據為依據,具有很強的說服力,鼓舞人心,反映了湘大具備了從教學研究型向研究教學型轉變的時機和條件,這一新的目標的提出為學校十二·五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是總攬全局的體現。建設好湘大是每位湘大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劉建平代表認為,建設研究教學型高水平大學這一奮斗目標,符合學校實際。如何發展?教學、科研最關鍵的是人才,我們應該對學校的現狀加以科學的分析,結合我國中長期教育發展規劃、十二·五發展規劃,科學論證我們的思路。結合我校的優勢與特色,抓好文化積淀和挖掘工作。
楚爾鳴代表認為,建設研究教學型高水平大學這一奮斗目標切實可行。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尊重知識創新,活躍學術文化氛圍;尊重教師;改善科研場地與辦公條件;完善現有科研基地機制;出臺越來越利于科研團隊建設的措施。
肖志偉代表認為,建設研究教學型高水平大學,作為職能部門,應該調整思路,如校園文化建設、團學活動的思路,進一步發揮二級黨組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優勢,開展相應的學習教育活動。
■學校聲音
校黨委書記肖國安指出,建設研究教學型高水平大學是我校今后相當長時間的奮斗目標,這既是湘潭大學美好的發展藍圖,更是全體湘大人共同的歷史責任。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全體湘大人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需要全體湘大人進一步齊心協力、團結奮進。
校長羅和安指出,建設研究教學型高水平大學這一目標的提出,是給全體師生員工口號性或標桿性的目標。學校之間是有差別的,提出新的更高的發展目標本質在于苦練內功,而內功最根本的是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
■主要任務
建設研究教學型高水平大學是一個系統工程,2010年,作為啟動建設研究教學型高水平大學的開局之年,學校將重點做好七個方面的工作:加強戰略謀劃,明確學校中長期發展目標;加大學科建設力度,全面提升學科建設水平;推進研究生教育創新,積極培養高層次人才;深化本科教學改革,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實施人才強校戰略,提高師資隊伍整體水平;推進科技創新與服務,提升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力;強化管理改革與創新,提高管理與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