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五四:青年運動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發展方向


      2018年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五四青年節前夕到訪北京大學,與北大師生進行了親切交流并作了重要講話。
      這是習近平擔任總書記以來第二次,也是他調任中央工作后第六次到訪北京大學。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訪北大,原因眾所周知,既是因為北京大學與五四運動有著深刻的歷史淵源,更是因為五四運動在中國歷史發展過程中所發揮的至關重要的作用。按照教材的說法,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劃時代的事件”,是“中國革命的新階段即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的開端”。事實上,五四運動及其以后的歷史進程中,廣大青年作為時代的弄潮兒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發展方向。
      一、中國社會發展方向的改變
    (一)五四運動是在什么情況下發生的?
      1840年后,中華民族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屈辱,隨后的半個世紀里,隨著列強侵華步步深入,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簽訂,中國日益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面對日漸嚴重的民族危機,先進中國人紛紛進行了救亡圖存的探索,這期間先后經過了農民階級、地主階級、資產階級等不同力量、不同方式的嘗試,但是最終,農民階級發動的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失敗了,地主階級發起的洋務運動失敗了,直至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資產階級維新派發起的和平改良失敗了,革命派發起的暴力斗爭也沒有完成國家獨立、民族富強這兩大歷史任務,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一時間陷入了“山重水復疑無路”的艱難境地。
      社會精英們仍然在黑暗中探索,四萬萬普通民眾無所適從。
      為了進一步尋找出路,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后來改名為《新青年》,雜志社遷往北京),與李大釗、胡適、魯迅等人發起了新文化運動,號召青年要放眼世界,做自主、進步、進取的新青年。
      新文化運動,號召廣大青年要提倡民主與科學,反對專制與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新文化運動的發生,動搖了整個社會,喚醒了當時的中國青年,他們一改過去那種昏沉蒙昧的狀態,開始自覺地關注國家與民族的命運,勇敢地擔負起自己的時代責任與歷史使命。新文化運動在中國廣大知識分子階層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它一下子打開了禁錮人們思想的閘門。各種新思潮不斷涌現出來,整個社會變得生機勃勃,充滿了生氣。盡管如此,新文化運動也存在著一些弱點,比如運動的倡導者們仍然寄希望于資產階級民主與科學,但事實已經證明,資本主義方案并不能給人們提供一種有效地改造中國社會的理論武器了;另外他們把改造國民性放置于優先地位,但在社會實踐中如果不徹底改造產生這一國民性的社會環境,而卻要改造由此產生的國民性,是不可能的;此外,新文化運動的有些領導者,對中外文化還存在著絕對肯定和絕對否定的形式主義偏向,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這個運動后來的發展。然而恰在此時,十月革命發生了,它猶如暗夜里的一座燈塔,給正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國人指明了方向。
      十月革命主要給中國人兩個方面的啟示:
      一是經濟落后的中國也可以用社會主義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以極端的形式進一步暴露了資本主義制度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使歐洲文明之權威大生疑念”。這使得中國知識分子開始對資本主義道路產生了懷疑,而十月革命就給當時迷茫的中國知識分子提供了一個新的思想武器,那就是馬克思主義。
      二是它給中國先進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啟示,那就是依靠最廣大的工人、農民階級來發動革命并最終取得勝利。原來,改變國家前途、民族命運這樣的“大事”,并非只有知識分子能夠承擔,廣大民眾才是歷史發展的力量之源,是歷史的真正創造者。
      于是,思想解放了,力量覺醒了。
      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努力的失敗成為一個被點燃的導火索,一下子引爆了積壓在中國人民心中近百年的憤懣情緒,一場轟轟烈烈的反帝愛國運動———五四運動爆發了。
      (二)五四運動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敗,有力地打破了人們對于資本主義列強的幻想,很多知識分子特別是廣大青年群體在對資本主義失望的同時,轉而傾向于社會主義,而在這些傾向于社會主義的知識分子中,一些人經過比較,開始在馬克思主義的旗幟下集合起來。在五四運動前,中國信仰馬思主義的,還只是李大釗這樣個別的人物。五四運動中,那些接觸了社會主義思潮、初步掌握了馬克思主義的青年知識分子脫下學生裝,穿上粗布衣,開始到工人中去進行宣傳和組織工作,這極大地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三)社會發展方向改變
    五四運動前,新文化運動提出的口號仍然以資本主義的“民主”與“科學”為主,其政治目標仍然是學習西方建立資產階級民主主義國家。但是,中國人學習西方的努力屢遭失敗的事實,使他們對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的可行性產生了極大的疑問,這也為以后他們接觸并轉向馬克思主義作了思想上的準備。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開始逐步在思想文化領域發揮指導作用,它很快成為中國人進行救亡圖存的新的思想武器。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特別是廣大青年群體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這是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事件,正如毛澤東所說:“自從中國人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后,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入主動。”事實也證明,中國人民正是在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創立了中國共產黨,建立了新中國,進行了改革開放,一路走進了社會主義建設新時代。
      可以說,由青年學生率先發起的五四運動的發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徹底改變了中國社會發展的方向和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
      二、推動社會發展的力量的變化
    (一)五四運動前的推動力量及結果
    五四運動前,推動社會發展變化的力量主要有兩部分,一部分是像太平天國、義和團這種由廣大人民群眾組成的力量。他們面對中外壓榨,在生活不下去時,被迫起來斗爭,很多人都是被動地而不是主動地。由于受階級自身和時代的局限,他們沒有清晰的政治理想,更沒有進步的具有可行性的制度設計,故而他們不可能完成救亡圖存的歷史使命,最后都以失敗而告終。另一部分力量是在維新變法和辛亥革命中發揮主要作用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他們雖然提出了學習西方,實行西方政治體制等主張,但在改良或革命過程中,又由于脫離人民群眾,力量弱小,也未能完成救亡圖存的歷史任務。可以說,他們兩者,一個缺乏科學的理論,一個缺乏堅定的力量,或者兩者都相對缺乏。
      (二)新的社會力量的增長
    1914年至1918年,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西方列強無暇東顧,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得到了一個短暫發展的大好時機,隨著近代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紛紛興辦,資產階級和產業工人力量迅速增多,五四運動前夕,中國產業工人已經達到200多萬人。這就為五四運動期間工人階級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中國歷史舞臺奠定了基礎。
      五四運動前期,運動主力以學生為主,但“學生罷課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對待日益嚴厲。”后來“乃商界罷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學生釋,工界罷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陸去。”(摘自1919.6.12《上海學聯告同胞書》。)由以上簡單描述可知,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顯示了偉大的力量,工人在斗爭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這個事實,給予先進知識分子以真切的教育,他們從學校出發往民間去,到工人中辦工人學校,辦工會。這個先進知識分子與工人群眾相結合的過程,就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過程。這樣,與以前的救亡圖存運動相比,五四運動之后的救亡圖存運動,就既有思想高度———馬克思主義理論,又有實際力量———工人和農民階級了。
      (三)青年群體的崛起
    五四運動及其以后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青年群體作為一支推動歷史前進的力量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并不是說五四運動前中國的青年人就不參與歷史,只是在此之前,他們都是被歷史裹挾著前進、被動地選擇,而且也缺乏明確的信仰。五四運動之后的青年群體則是信仰明確而堅定、主動選擇而非被動參與,而且把整個社會凝結在一起,從而一次又一次推動了歷史的前進。由此,改變了中國社會發展的方向。
      一言以蔽之,從推動社會發展的主體力量來看,五四運動之后與五四運動之前是有了很大的不同,新的社會力量推動著中國歷史進入了新的革命階段。這個新的革命階段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以無產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為領導的、以青年學生及工人農民為主要動力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三、反帝反封建水平有了提高
    (一)感性認識階段
    五四運動之前,我們對外來資本主義的認識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存在很多錯誤認識,對待外來者的態度也不盡相同:有的是夜郎自大對外來者不屑一顧;有的是抱有幻想對外侵者投懷送抱;有的是充滿仇恨盲目排外;有的是首鼠兩端猶豫不定,還有的要師法列強全盤西化。這些從做著“天朝上國”迷夢的頑固派,到“中體西用”師夷長技的洋務派,到“扶清滅洋”的義和團,到“仿行立憲”的改革派等,雖然都體現了中國人在對西方文明認識上的一步步深化,但都沒有觸及到列強侵華的本質,不能夠提出徹底改變中國命運的救國方案,亦找不到實現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的可行性道路。
      (二)理性認識階段
    五四運動之后,中國人民對帝國主義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階段,既看出了帝國主義內部和外部的各種矛盾,又看出了帝國主義聯合中國買辦階級和封建階級以壓榨中國人民大眾的實質。
      正是基于這種對帝國主義本質的深刻而清醒的認識,中國共產黨才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義革命綱領;中國人民正是在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綱領指引下,才最終取得了民族獨立和國家新生。由此,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也才成為可能。
      四、總結
    如果把中國革命比作一艘航船,五四運動之后,這艘船的航向發生了變化,這艘船的掌舵人和操縱者發生了變化,甚至這艘船與其它船只的關系也發生了變化。由此,我們說正是由廣大青年群體廣泛參與的五四運動,成為了中國歷史發展的一個分界線,中國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因此被劃分為兩個階段,這兩個革命階段,在五四運動前后,呈現出不同的歷史特點。
      由于從1840年至1949年,中國的社會性質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相應地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主要的革命任務也基本沒變,因此,總體上看,這一時期中國人民所進行的革命都屬于(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性質。
      為了把五四運動前后,已經體現出來巨大差異的中國革命加以區別,我們就把五四運動之前的中國(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稱之為舊民主主義革命,而把五四運動之后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稱之為新民主主義革命。
      綜上所述,五四運動中,由于廣大青年群體的參與,使得中國歷史的發展方向、推動社會發展的主體力量、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斗爭的水平,都發生了重大改變,五四運動中青年群體登上中國歷史舞臺,無疑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歷史事件,此后盡管中國人民仍然在救亡圖存的道路上繼續前進,但我們的革命事業已經有了新的指導思想、新的領導階級、新的主體力量、新的革命前途。五四運動的發生,標志著一個新的革命時代———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到來了。
    亚洲婷婷在线视频| 97se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卡一卡2卡三卡4卡无卡三|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的成人网站| 亚洲第一男人天堂| 亚洲一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日本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成年人啊啊aa在线观看| 亚洲?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自在在线|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在线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www|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 成人亚洲国产va天堂| 亚洲大码熟女在线观看|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成人在线| 亚洲永久精品ww47|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日木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日韩亚洲产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高潮综合色a片| www.91亚洲| 亚洲女同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av片劲爆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午夜电影|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视频| 亚洲福利中文字幕在线网址| 亚洲综合AV在线在线播放|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无码八V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