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顯學院特色 在創新中推進學生就業工作———記學生就業和職業發展教育工作先進集體藝術學院
在2008-2009 學年學生就業和職業發展教 育工作先進集體的評比中,藝術學院是全校8 個 先進集體之一。這一成績的取得,是全院師生共 同努力的結果。
藝術學院2009 屆畢業生共有106 人,其中 本科生70 人,研究生36 人(其中3 人為委托培 養)。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今年大學生就業形 式空前嚴峻。藝術學院能夠在如此“硝煙彌漫” 的人才市場上,取得研究生就業率97% 、本科生 平均就業率93%(其中音樂系本科生的就業率 達100% )的成績,實屬不易。
領導重視 學生齊心學院領導在貫徹落實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相 關文件要求的基礎上,成立了學院畢業生就業工 作領導小組,對畢業生工作加強領導并及時進行 指導。
在這樣的氛圍中,全院教職工的積極性都被 調動起來。大家通過自己的社會關系,建立就業 信息網絡,為畢業生拓寬就業渠道。在工作中,不 管是學院領導還是普通教職工,都毫無保留地將 自己的熱情和激情投入到了學生就業工作中。
同學間的互助合作、資源共享,使得這種氛 圍更加溫暖。已畢業的學長學姐們主動擔當起他 們的責任,積極向供職單位推薦自己的學弟學妹 們。
“走出去,請進來”認清就業形勢“先就業,后擇業”,“先上崗,再發展”,只 有認清當前就業形勢,正確定位就業目標,樹立 就業信心,才能以正常的心態面對就業帶來的壓 力。藝術學院一系列就業指導和教育活動,正是 以此為切入點,教會學生怎樣擺正心態、找準位 置。
在安排學生實習過程中,根據用人單位規模 層次,有目的地選送符合其錄用標準的學生去實 習,則是學院學生就業工作的一大特色。與此同 時,學院還積極鼓勵學生結合自身情況,自己尋 找實習單位或用人單位,增強學生就業主動性。
學院充分利用好網絡和信息宣傳欄,將所有 用人需求信息和有關就業渠道進行公開發布。學 院開展的系列就業服務活動,為畢業生帶來了更 多的實惠。
去年11 月和今年3 月,學院分別成功舉辦 了“精心謀劃、贏在起點”———藝術學院就業服 務月系列活動和“關注金融風暴、提升就業能 力”———藝術學院就業服務周活動。在這些活動 中,學院邀請校就業中心老師前來指導學生制作 簡歷,邀請校友分享求職經驗,邀請資深人力資 源顧問面授應聘技巧和策略等等。通過這些活 動,畢業生逐漸走出了迷茫與困惑,并對就業充 滿信心和希望。
讓關心充滿所有學生身邊雖然學院全力推動學生就業工作,但是不可 避免還是有學生遇到就業難題。一些生活特別困 難的畢業生,也面臨著比其他學生更大的挑戰。 但是幸運的是,學院老師秉承著“讓關心充滿所 有學生身邊”的宗旨,總是及時、耐心地調整好 畢業生的擇業心態。
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兼副院長宋小蒙,于去 年取得了上海市職業咨詢師(中級)的資格。利 用專業知識,他對學生在就業中遇到的難題進 行答疑解惑、心理疏導。在畢業生心中,這樣的 院領導不僅是尊敬的導師,更是充滿愛與關懷 的朋友。
“我們因創新而輝煌”
藝術學院的輔導員在采訪中表示,取 得學生就業工作的一些成績,離不開大家的創 新探索。建立畢業生就業情況跟蹤調查聯系制 度,就是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通過征求用人單 位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和建議,學院對已就業畢 業生的工作表現進行調研,請畢業生為學院的 人才培養獻計獻策,以增強教學改革的針對性。 事實證明,經過該聯系制度進入用人單位的畢 業生們,大多都得到充分肯定。
針對優秀畢業生,學院還大力提倡和扶持 他們舉辦設計作品展、美術作品展、個人音樂 會,參加各級各類競賽等。不少學生因此受益。 2009 屆音樂系小提琴專業的兩名本科生被上海 歌劇院錄取;一名美術學專業研究生過五關、斬 六將,擊敗中央美院和中國美院的兩名博士生, 被上海師范大學天華學院錄取為專業教師。
都說要重視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全面發展, 對于音樂、美術等專業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 通過專業認證,學院及時調整課程結構,拓寬學 生的知識面,以增強適應性。針對師范類專業 學生,學院就側重培養學生的教師技能和素 質等。 (學生記者姚婕呂舒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