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振華學校教育定位的根本轉變要求教師角色實現以下三個轉變:第一,教學對象從本科生向團干部轉變,團干部良好的知識積累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對教師的工作素質與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必須做到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第二,教學內容從體系化、專業化的學科知識向理論、政治專題轉變,專題講座式的授課方式要求老師的備課更加具有針對性、實效性、精準性。第三,教學目標從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和能力向加強干部的政治素質轉變,進行政治培訓和理論培訓,要求教師學會 “用學術講政治”,具備將用學術和講政治融會貫通的能力。
教師角色的轉變必然會帶來挑戰和壓力,克服“本領恐慌”,調整角色沖突,需要教師以團隊合作為基礎,凝心聚力,以個人能力提升為抓手,勤練內功。實現教師角色順利轉變可以從四個方面著手:第一,加強政治和理論學習。加強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學習,錘煉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真正把握“政治培訓”的教育意蘊和內涵。第二,注重實踐。專題講座的授課要求教師應當走進青年,密切與團干部的聯系,加強對青年群體和青年問題的研究,關注共青團工作實踐,使授課更加接地氣,更具有針對性、實效性。第三,學會用學術講政治。這項核心技能和關鍵能力不僅要求教師精通政治,更要以深厚的理論功底和扎實的理論研究作支撐,學習如何運用理論視角、學術語言闡釋政治。第四,磨煉授課技能。要提高學員的學習獲得感,真正做到入耳、入腦、入心,需要教師努力鉆研教學內容,精心設置課堂環節,錘煉語言藝術,授課深入淺出,使自己的課堂成為高質量、受歡迎、有實效的課堂。
(作者系我校黨的群眾工作教研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