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午9點,放射科儀曉立副主任醫師正在為一名6個月懷疑氣道阻塞的患兒進行檢查。
醫師節對我們來說,是個特別的節日,也是普通的工作日。我們的工作就是每天認認真真的為患兒做好檢查,提供幫助,為接診醫生提供準確的報告結果。我最開心的事情,就是看到患兒經過我的檢查排除了疾病,家長露出輕松和開心的笑容。
上午10點30分,皮膚科胡瑾主任醫師正在接診一名血管瘤患兒,當得知孩子現在不用手術,可以先觀察,有可能自行吸收時,家長非常高興。
皮膚科的門診量非常大,有的醫生從早晨七點半開診,晚上八九點才能結束,午飯經常是一袋泡面,非常辛苦,但是大家卻無怨無悔。不過,我還是希望大家多關注自己的身體,只有自己健康,才能更好的為患者服務。
下午2點,新生兒內科病房王楠住院醫師和同事正在為一名患者進行PICC插管。
今天是首個醫師節,但病房里和平時一樣的忙碌,昨天剛收入院的兩名新生兒病情很嚴重,我和同事都在密切觀察他們的病情變化。希望每個患兒都能盡快康復出院,這就是我們最大的幸福。
上午10點,內分泌科陳曉波主任醫師正在出特需門診。
我一直認為醫生是令人自豪的職業,雖然從醫路艱辛,但卻從未后悔。兒科醫生數量少,就診人數多,周末、節假日上班是常有的事。比如內分泌科的患兒大多是學齡兒童,現在正值暑期,患兒會“ 扎堆” 就診,因此我們一周七天都有門診。作為兒科醫生,就是要為孩子提供最好的服務。
上午10點30分,消化內科金萌住院醫師正在與同事討論病例。
昨天,院領導到科室慰問,還送來了蛋糕和鮮花。從今天起,我們醫生也有了自己的節日,我再也不用羨慕護士姐姐了,很開心。
下午2點,普通(新生兒)外科李頎副主任醫師和同事正在為一名肛門閉鎖患兒進行術后檢查。
我在學醫的時候并沒有懸壺濟世的偉大理想,我是在行醫過程中,在踏踏實實學習小兒外科技術時,在與患兒和家長共同面對疾病時,在體會到行醫的快樂后,才逐漸找到了醫者的理想。
上午10點,麻醉科于沛潔主治醫師與普通(新生兒)外科醫生共同完成了一臺急診闌尾炎手術。
醫師節的設立讓我們看到了社會對醫生的關注和重視,還是挺激動的。麻醉科醫師是“ 幕后英雄” ,跟患兒家屬接觸不多,所以很多的付出也不為人所知,但是每一位醫生還都盡心盡力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上午11點,急診科李冬青住院醫師正在為一名高熱患兒聽診。
從今年開始,將每年的8月19日設為中國醫師節,體現了要在全社會形成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對醫生來說,不論是雙休日還是節假日,在崗值守都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希望所有人都能知道醫師節,都能了解醫生這個群體,更多的尊重他們,理解他們。
下午3點,眼科宮月秋主任醫師正在為患兒檢查視力。
醫生這個職業很辛苦,既然選擇了這一行,就得一直走下去。國家設立醫師節,就是倡導全社會尊重醫生。我從醫幾十年,始終堅信只有全心全意為患者著想,盡職盡責為患者治療,就能得到患者的信任和尊重。
文、攝/邱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