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報
    電子報

    在“挑戰”中歷練2009 年“挑戰杯”作品競賽啟示







      今年在學校各部門、各學院、各位老師的關心支持下,我校精心組織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取得了出色的成績。
      一、我校挑戰杯競賽組織以及參加情況1、學校于去年12月啟動了挑戰杯課外科技作品競賽,分別召開了兩次教師和學生動員大會,各分團委廣泛宣傳、積極準備,精心打磨本學院的參賽作品。
      2、今年3月16日,由物電學院何光普書記帶隊一行7人參加了在重慶郵電大學舉行的挑戰杯課外科技作品競賽的培訓會,對挑戰杯的選題、分類、評審規則做了進一步的學習了解,回校后立即組織了兩次面向全校師生的專題培訓會。
      3、4月邀請了四川大學挑戰杯指導專家、挑戰杯特等獎指導教師李航星教授來校指導參賽作品,并面對全校師生舉行了一次專題輔導。
      4、4月25日,由物電學院承辦,學校舉辦了校內首次挑戰杯現場展示和評比活動。12個學院推薦產生了58件作品,參與學生約300余人,評選出一等獎16項、二等獎14項、三等獎13項。此次競賽還吸引了逾千的師生到場參加,充分調動了師生的激情,展示了各學院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水平。
      5、5月組織專家對獲得學校競賽的一等獎作品進行研討,提出修改意見,對參賽作品反復打磨,最終推薦了20件作品參加省級競賽。其間還組織了部分指導老師和分團委書記到西南科大學習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經驗。6月11日謝相勛副校長親自帶隊參加四川省挑戰杯競賽獲得總分第八名的成績。
      6、6月底四川省選出了一等獎作品中的46件參加全國競賽,我校化生學院的《長江上游竹林主要害蟲危害動態及其預測模型研究》和文新學院的《媚俗與救贖———從“艷照門”新聞現象看當代新聞價值觀的變異以及救贖策略》兩件作品也在其中,8月通過專家網絡評審后,化生學院的作品正式接到參加終審決賽的通知。謝副校長主持召開專題研討會3次,就展示形式、解說內容、標本制作等方面反復討論,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化生學院由趙書記牽頭組織專家對作品進行深入分析和修改,擬訂作品修改進度表,完成了展板制作、標本采集和6次現場模擬答辯,并于參賽前一周在全校擺點公開解說,征求意見。
      7、10月在北京競賽期間,進京參賽的師生們在展示期間對作品進行了廣泛宣傳,完成了專家詢問和答辯工作,并和其他高校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因為參賽作品獨特的視角和重大的意義,中國教育電視臺對我校的作品做了采訪,并錄制了2分11秒的專題節目。
      二、幾點啟示通過競賽活動,我們看到“挑戰杯”競賽涵蓋的類別和范圍很廣泛,自然科學類、科技發明類固然是“挑戰杯”競賽的主旋律,這也是理工科重點院校的優勢所在。但是針對社會關注的民生問題、教育問題、社會現象等開展調查研究在獲獎作品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同時在科技小發明制作方面可以取得突破,如四川錦江學院的2項獲獎作品均為發明創造,這作為一所三本院校來說實屬不易,也進一步昭示了挑戰杯面的群眾性。
      1、重視是前提,投入是保障學校黨政歷來重視學生的成才,一年內已經召開3次專題會議研討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重視挑戰杯、數學建模、電子設計等各類學生科技競賽,并在政策、經費、場地設備等方面給予大力的支持,為學校學生學術科技創新活動蓬勃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各學院的黨政高度重視,是本次挑戰杯質量得以大幅提高的根本,物電學院的張建平博士、何光普書記、文新學院的吉仕梅院長對挑戰杯等學術科技競賽非常重視,而且都是親自參與指導,不僅讓活動有了保障,提高了作品整體質量,同時也是對師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給予了莫大的鼓舞。在此,讓我代表全體同學向一直關心和支持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領導、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2、努力探索,構建有活力的學生創新教育機制近日學校將下發《樂山師范學院關于加強學生學術創新活動的實施意見》的文件。其中進一步完善了政策,激勵教師積極參與;設立20萬的專項創新基金,帶動學生開展科學研究;建立“大學生科技創新示范園區”,確定培養重點項目,為研究創設良好的外部環境;確立以專利技術發明和實用技術推廣為突破口的創新活動實踐體系,與學生創業就業有機結合,提高學校的社會認同度。盡管有學校領導重視和科學的運作機制,但這是不夠的,要想做好這項工程其核心還在于各學院、指導教師和學生的參與和投入的程度。各學院更應該結合自身專業特點和老師實際情況建立一套科學的運行機制,調動老師和學生積極參加,積極培育開發重點課題,形成一種良好的科學研究氛圍,促進具有自身專業特點的優秀科研項目產生,形成人人參與的局面。
      3、抓好載體,營造良好的學術科技氛圍學校學術科技活動是創新型校園文化的內涵,我們將以每年的科技文化藝術節為龍頭,依托各學院的專業特色,開展豐富多彩的,同學們喜聞樂見的學術科技活動,通過改進和設立“異想天開”、“我型我秀”、“我講科學”等活動板塊來吸引同學們的廣泛參與,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大力的鼓勵和支持學生的小發明、小制作,在項目經費的支持和技術的指導給予傾斜,并創造條件促使專利的轉化,實現我校學生專利零的突破。
      4、整合資源、引導社會調查成果化在此次挑戰杯競賽中我們深深體會到,要想取得好的成績不一定非得是高、精、尖的項目,而是要因勢利導,利用本土資源,經過長期規劃和全體動員,也可以出很好的成果。學生科研、教學實踐、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活動一直是我校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載體,通過多年的努力也有一些積累,如何將現有的項目長期化、系統化、成果化將是我們今后努力的方向。我們將組織全校學生利用寒暑假、節假日開展分層次、分類別的社會實踐、調查研究,整合各學院的教學資源,聘請專家根據擬訂具有研究價值的命題,設計科學的調查問卷,指導學生采取科學的調查方法,將社會調查成果化,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成果。同時也將積極的鼓勵研究中心之間、學院之間、校企之間、校地之間的合作研究,優勢互補的合作項目,從而形成我校學生創新教育的合力。
    亚洲男人第一av网站| 中文字幕亚洲电影| 亚洲午夜日韩高清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动态图 | 亚洲情侣偷拍精品|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 亚洲欧洲无卡二区视頻|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专|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另类春色校园小说| 亚洲三级在线播放| 亚洲乱码在线观看| 最新亚洲卡一卡二卡三新区| 亚洲综合偷自成人网第页色 | 亚洲日韩VA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五月午夜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国产精品|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国产精品 |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国产| 亚洲国产成a人v在线|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亚洲| 精品亚洲456在线播放| 色婷婷六月亚洲综合香蕉| 国产亚洲人成在线影院| 久久99亚洲综合精品首页 |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精品| 亚洲私人无码综合久久网| 久久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区| 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在线另类色区奇米|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亚洲高清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亚洲日本VA午夜在线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