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9日至10日,上合組織首腦級峰會在青島舉行。這是上合組織擴員后召開的首次峰會,也是今年我國第二場重大主場外交活動。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會議,就上合組織發展現狀和前景、新形勢下各領域合作以及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并為各方來賓舉行歡迎宴會,共同觀看燈光焰火藝術表演,共敘上合之友誼與合作。
上合青島峰會藝術創意設計,由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專家團隊擔綱完成,涉及國禮、國宴用品、視覺形象系統、藝術品與陳設、服裝等5大領域,包含數百套設計方案。通過藝術設計語言,全面生動地詮釋上合協作所包含的人文紐帶、共同合作開拓事業的文明基礎、開放互融發展、為國家地區謀福祉的期待視野,表現新時代大國外交理念,體現了中國的歷史文化、新時代的精神氣象和發展的智慧與愿景。
一、厚積薄發,專家團隊秉承大學文化峰會活動意義重大,山東工藝美術學院舉全校之力在全校范圍內抽調包括院長潘魯生、黨委副書記苗登宇在內的各專業專家、教授和研究生組成創意設計團隊。這樣的大學團隊不僅具有奧運會、世博會、全運會、山東省區域戰略主題展、祭孔大典等設計實踐經驗,經過國家及省里一系列重大活動檢驗和鍛煉;更以大學文化傳承、藝術創作、設計研發的深厚積累為依托,秉承了大學精神、專業素養和藝術追求。
在創意設計過程中,學院從傳統手工藝到前沿工業設計,從藝術理論研究到3D打印建模、視覺設計、陶瓷工藝、服裝設計等專業應用領域全面系統的學科專業構架,發揮了跨界和專業的支撐作用。學校從博物館、“中華傳統造物體系”、“中華傳統造型體系”的資源庫到文創生產實踐基地的學研網絡,提供了重要的資源支持。學校近年來開展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創作活動”等思想積累都對精準把握主題、詮釋主題,發揮了關鍵作用。
可以說,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團隊擔綱的藝術創意設計,是大學文化厚積薄發的實踐,是山東高等藝術教育、文化傳承與創新水平在國家重大項目服務中的集中檢驗和體現。
二、高點站位,高質量服務會議大局學校黨委行政高度重視省委省政府交辦的政治任務,要求以高度的政治站位、高效的組織管理、高質量的專業態度全面推進創意設計各項工作,把“世界水準、中國氣派、山東風格、青島特色”的創意設計要求落實到位。
院長潘魯生,身兼上合青島峰會宣傳文藝工作組副組長、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文藝演出副總導演、視覺形象統籌專家組組長、項目藝術總監數職,始終靠在一線,總體把關藝術創意設計工作。期間,深入調研有關生產加工企業,親自落實生產工藝和相關試制工作。作為藝術總監,全程參與青島國際會議中心主場館4組公共藝術品的創作工作,并指導其他藝術作品創作。多次在北京、濟南、青島、菏澤等地對創作進行現場指導,針對作品的定位、主題、內容、構圖、藝術語言、現場安裝等提出指導方案,確保作品高質量完成。作為大型燈光焰火藝術表演的副總導演,與總導演張藝謀和總制作人沙曉嵐一起,從創意腳本、晚會論證、青島施工落地到后期內容制作,一直參與其中,謀化創作,為提升文藝演出內涵,夜以繼日盯守在視頻制作、預排演練、總結座談現場,進行藝術指導和視頻圖像等內容的調整充實工作。在上合青島峰會活動的國禮設計、國宴餐具設計、視覺形象設計、藝術品創作和大型晚會編導等項工作上,堅守一線,嚴格組織管理,嚴管創意設計品質。黨委副書記、專班負責人苗登宇統籌各項工作,認真負責,兢兢業業,以優良的工作作風、過硬的專業水平推進各項工作落實。黨委辦公室、院長辦公室主任韓文濤調度協調,扎實高效保障工作到位。團隊時刻以會議中心大局為重,堅持政治引領,嚴格組織領導,嚴肅工作紀律,完善工作流程,認真落實各項工作部署。
三、寓情于禮,藝術設計彰顯國家形象學校團隊重視文案統籌,文案組殷波全面梳理有關政策基礎、文獻基礎、文化內涵、思想內涵,把握文案主題線索,確保創意設計符合政策,緊扣主題,體現外交理念,蘊含文明成果,做到了以習近平主席外交思想為遵循,落實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體現中國歷史文化、新時代精神氣象和發展的智慧與愿景。在視覺形象設計中,孫大剛、張培源、唐郁明帶領研究生丁怡君、劉彥辰始終堅守設計一線,以泰山云海為主體意象,山脈連綿,云海相依,氣勢磅礴,體現了泰山所代表的齊魯文化、中華文化,寓示登高望遠、闊步前行,攜手努力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亞洲和世界;“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寓意各國之間山水相連,血脈相通,構建平等相待、守望相助、休戚與共、安危共擔的命運共同體。在禮品與國宴用品設計中,林宇峰、劉志剛、單大鵬、耿大海、惠巖傾力投入,注重凝練意象符號,孔府樂器、泰山意象、連理枝、論語典籍等具有標識意義,體現源遠流長的禮樂文明與當今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厚內涵與合作愿景;工藝材質上博山琉璃、尼山石、魯錦絲織、螺鈿鑲嵌、紅木嵌銀、貝雕、漆藝等巧妙融會,是造物文脈的傳承,體現中華文化和山東特色,富有中國氣派,具有紀念意義,是人文精神的傳播和共鳴。在藝術品與陳設設計中,李文華、王健、張震、王小暉緊密配合,確立“展示禮樂文化,體現大國外交風范”的核心理念,分區創作,使藝術品和陳設融入空間,與環境和諧一致,發揮了藝術品提升空間環境品質,彰顯中華審美文化。在服裝設計中,鄒淵、高瑞彤認真細致,注重融入文化元素,體現時代風采和大國風范,做到雅致端莊,并依據活動氛圍和功能需求,科學選擇面料及設計版型,是傳統與當代、審美與工藝的融會。
整體上,學校團隊將本次設計作為重大課題攻關,完成視形象系統、國禮、國宴用品、會議用品、主會場與宴會廳藝術品、陳設品以及會議服務服裝、宴會服務服裝、志愿者服裝、安保服裝、保潔服裝等全套設計。做到了凝練典型符號意象,推進視覺傳播,塑造國家文化形象;傳承創新傳統工藝,寓情于禮,詮釋外交理念和中國智慧;構建禮樂文化氛圍,藝術陳設,體現中華美學精神;設計典雅端莊服飾,融入服務體系,體現中國風格,圓滿完成了各項創意設計任務。
四、傳承創新,設計服務新舊動能轉化本次創意設計,是集中梳理我省文化資源,重點凝練典型文化符號和意象,融會特色工藝資源,并對接工藝美術等文創產業一線開展的創意設計實踐。作為國家最高級別政治文化活動、國際首腦級外交活動的服務組成部分,經歷了檢驗,積累了經驗,獲得了提升。作為藝術院校,也為傳承創新傳統文化,服務我省新舊動能轉化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以此為契機,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將進一步從學校的辦學基礎和特色出發,深入梳理和研究山東作為孔孟之鄉、儒家文化發源地所擁有的在亞洲“儒家文化圈”乃至世界范圍內獨特優厚的文化資源,使文化資源轉化成文化動力,在深化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關鍵時期發揮文化的創新驅動作用。其中,包括特色傳統工藝的保護、傳承、創新與衍生,包括歷史文化資源向內容產業等文創產業的融入,通過產教融合、設計協作,打通歷史文化與當代社會的聯系,使博大精深的文化資源成為有效的創新驅動力,確立山東設計產業深厚的根基和特色,服務山東作為經濟大省、文化大省的新舊動能轉化與發展。
五、踐行使命,“為人民而設計”在路上此次創意設計過程中,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團隊全體成員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專業使命感和榮譽感投入工作。講奉獻,加班加點,節假無休,無論是奔赴外地駐點調研、駐廠監督,還是駐守會場一線,團隊成員都不辭辛勞,勤奮投入。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常常風餐露宿;放棄與家人相聚,堅守崗位一線,確保按時保質完成任務。高度的使命感和奉獻精神是團隊的優秀品質和核心力量。講擔當傾力設計,屢易其稿,團隊成員大量查閱文獻、深入駐點調研,形成了數十萬字文獻資料、數百套設計草案,不斷細化落實審議意見,不斷提升和完善,形成了深厚的草案基礎,完成了優秀設計作品。所有心血、智慧的付出,也是擔當精神的體現,以優秀的創意設計服務國家。講責任,從圖紙方案到成品,要經過生產落實過程,團隊成員恪守專家職責,嚴守技術標準,嚴謹認真監督生產,細致入微審核把關,全面提供技術支持。精益求精是工藝美術的精神,也是工藝美院專家的工作態度,保證了創意設計方案的落地落實。講團結,團隊全體成員深刻認識任務的重大意義,團結一心,積極協作,在團隊內部互幫互助,資源共享,理念貫通;在工作組之間,熱情服務,積極協作,精準完成各項協作任務;在工作涉及的單位、機構、藝術家方面,積極協調,謙遜尊重,取得了良好的合作效果,保證任務圓滿完成。
在上級領導和部署下,山東工藝美術學院舉全校之力組建專家團隊,保障創意設計工作開展,團隊成員以過硬的政治素質、業務能力和思想水平推進完成各項創意設計工作,不辜負上級的信任、群眾的期望。“為人民而設計”在路上,學校及團隊也將不懈怠、不停步,繼續學習和鍛煉,以優秀的創意設計服務國家、服務人民。
(宣傳文藝工作組藝術創意設計專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