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員參觀梁家河村知青院。

學員參觀西北局革命紀念館。

學員參觀延安革命紀念館。

學員參觀鳳凰山革命舊址。

學員參觀南泥灣大生產展覽館。

學員參觀棗園革命舊址。

學員在張思德雕像前誦讀《為人民服務》。

學員在南泥灣聆聽現場講解。

學員在寶塔山重溫入黨誓詞。
5月23日至29日,我省45名大學生村官來到革命圣地延安,參加由省委組織部主辦的“強信念、增本領”示范培訓班。在延安,學員們學習革命斗爭歷史,瞻仰革命舊址,緬懷革命先輩,追尋偉人足跡,接受延安精神教育,錘煉了黨性,汲取了力量,強化了擔當。
在寶塔山,學員們面對鮮紅的黨旗,重溫了入黨時的錚錚誓言。在楊家嶺,學員們深入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舊居,駐足凝望,通過一件件實物、一張張照片感受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當年在這里艱苦奮斗的場景。在延安革命紀念館,學員們參觀了延安時期革命歷史圖片和文物,對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革命歷史有了更直觀的了解。在南泥灣,學員們參觀了南泥灣展覽館,聆聽了中國延安干部學院程偉副教授“三五九旅開發南泥灣與南泥灣精神”的現場講解,深刻領悟了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南泥灣精神。在張思德紀念廣場,學員們誦讀了毛澤東的名篇《為人民服務》,牢記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此外,學員們還參觀了棗園、王家坪等革命舊址,瞻仰了“四八”烈士陵園。
“陜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的第二故鄉。”走進梁家河村,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句話便映入眼簾。除了學習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革命精神外,學員們還到延川縣梁家河村追尋了習近平總書記七年知青歲月的初心足跡。學員們在梁家河村史館了解了村莊的發展變遷,參觀了打壩淤地造就的良田、陜西省第一口沼氣池、習近平總書記簡陋的舊居,體味著習近平總書記年輕時在這片貧瘠的黃土地上堅持學習、艱苦奮斗、不斷創新、服務為民的生動實踐。
延安精神是什么?如何發揚光大?通過幾天的學習,每一個學員心中都有了更加明確的答案。“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要將‘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和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內化為我們奮斗的動力及行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泰州市高港區口岸鎮王營社區黨總支書記宗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