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在學位和學科建設中取得里程碑式的突破,4個學科獲得一級博士點授予權,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增加4個,碩士學位專業授權點增加4個。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我校共有6個學科進入全國前40%,9個學科進入全國學科排名前50%,其中馬克思主義理論進入全國學科排名前20%,為廣西最好成績,學科發展整體水平位于廣西第二。學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化學、軟件工程等5個一級學科,獲得廣西一流學科項目資助,物理學獲得廣西一流學科(培育)項目資助。187項巡視整改任務已完成157項、基本完成16項,剩余14項也在抓緊落實。學校與17所省部共建師范類高校建立了“協作聯盟”。首次完成220多個規章制度匯編成冊,完成2200多份以學校名義對外簽訂的合同,比上一年度增加700多份,增長近50%。全年獲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獎37項。4門課程被教育部確定為第二批“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人才培養質量進一步提高,學生參加各級學科競賽,獲全國性獎勵146項、省級獎勵688項。做好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初次就業率為91.99%。著力加強創新創業教學改革,教育教學成果豐碩。2017年共送培、內訓“雙創”教師190多人次,相比2016年增長46%,與二級學院(部)共建了第一批9個創客空間。
著力推動科研創新發展,科研創新能力持續提升。獲自然科學類和人文社科類科研項目334項,科研經費總額近1.1億,經費比2016年增加35%。著力強化特色優勢,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培訓“國培計劃”“區培計劃”學員1萬余人,派出科技特派員19人次,申請發明專利210件,11項成果轉化實施。著力推進人才強校戰略,師資隊伍實現強質增量。年內引進專任教師80人,其中博士62人,比2016年增長51.56%,高級職稱人員12人。一年來,著力加強對外合作交流,國際化辦學優勢不斷彰顯。全年有來自25個國家和地區的70個團組到訪我校,相比2016年增加21%。學校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和學校黨委定點扶貧政策,學校直接投入幫扶資金60多萬元、扶貧物資價值20多萬元,從社會引進及爭取行業部門扶貧資金30多萬元。學校以電商扶貧為龍頭,為資源縣人民政府農村電商扶貧項目(2016-2018年)提供智力、技術及人才等方面支持,協助資源縣成功申報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項目,獲得國家2000萬元專項經費支持。繼續教育招生規模上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報考人數達20998人,比上一年增加4975人,增長31.05%;錄取人數達18513人,比上一年增加5457人,增長30%,創歷史新高。學校經營性資產管理更加規范,2017年7~12月共上繳經營性收入521萬元。學校出版事業繼續保持健康平穩向好發展。共出版圖書4012種,同比增加13.3%。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