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份,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首屆中法理學、工學本碩連讀實驗班18名學生如期順利畢業,全部被法國知名大學錄取,繼續攻讀碩士學位。
很多學生在研究生階段離開法國里昂一大,就讀更好的大學。學生李錚憑優異成績考入了全世界頂級的理工大學巴黎綜合理工,還拿到了4萬歐元獎學金。該校每年在全世界只招收500名學生,其中400名在法國本土招收,只有100個留學生指標。在中國一般只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知名高校中遴選優秀學生。
“在國內兩年的學習打下了扎實的專業基礎,所以我們能很快適應法國的學習環境。”初到法國的2007級學生葉章鑒略帶興奮地說。她今年6月份順利完成在我校前兩年本科學習,9月份飛往法國繼續后兩年本科學業。
中法理學、工學本碩連讀實驗班是我校推進中外聯合培養人才的一部分,由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和法國里昂一大聯合開展,立足國際新視野,注重高起點、新特色,旨在培養一批世界性高級人才。該項目為本碩連讀6年學制,即“2+2+2”模式,前四年為本科階段,前兩年在武大就讀,后兩年在法國,本科階段學習期滿合格者,可獲得我校與法國里昂一大兩校頒發的理學或工學本科畢業文憑和學士學位,學校承認學生后兩年在法國所學課程及學分。之后兩年碩士階段在法國就讀。“碩士階段原則上也在里昂一大就讀,不過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去更好的學校深造,里昂一大也會積極支持。”學院副院長李永鳳介紹。
“法國的大學是三年制,在國內上完大二,來這里還是大二,因此有些課程如電磁學、剛體力學等在國內已經學過,這為我們適應法語教學提供了緩沖時間。”葉章鑒說,“法國的物理學教學與國內有很大區別,上課沒有課本,幾乎全都要記筆記。”在教學體系上,兩者之間也有區別,同樣是力學,法國物理學對每一個基礎定義花很大功夫,所用的數學工具也不一樣。法國的大學有三類課,大課(理論課)、小課(分組小班,有專門的老師負責,上習題或者解答問題)、實驗課。今年還進行了教學改革,所有課程平均每兩周進行一次考試。“我覺得比在國內學習要緊張和扎實一些。”葉章鑒說。
“國外學習充滿艱辛,不過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良好的適應能力。”李永鳳介紹,法國的教學講究循序漸進,從而逐步達到教學目標,而且考試極其嚴格,絕不會出現作弊現象,這些無疑可以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積累扎實的專業知識,養成良好的素養。
來到素有“文化之城”之稱的里昂,學生的生活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在這里過了幾個星期,我們就習慣獨立生活了。大家的廚藝也都有很大進步,同學過生日時,大家一起包餃子,特別開心。”身在異國他鄉,在網上聊起那里的學習生活,葉章鑒意猶未盡。
“在不影響專業課學習的基礎上,我們現在還同步學習法語課,雖然課業任務很重,但這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法語環境和文化背景,對我們以后在法國的學習大有幫助。”實驗班2008級學生欒曉旭說,“法語課采用小班上課模式,加強了班級凝聚力,有利于同學們去法國后相互幫助,共同進步。”她對現在的學習信心滿滿,對前往法國學習充滿向往。通過在武大兩年的法語學習,學生基本可以掌握法語單詞,順利進行法語對話,確保以后與法國的學習良好銜接。
目前,中法理學、工學聯合培養項目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即將畫上句號。鑒于目前取得的成果,里昂一大有意繼續簽訂下一個五年計劃,并且進一步完善培養模式,形成武漢大學-里昂一大-法國頂尖綜合類及工程師學校的三級跳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