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醫保,你知道多少?
自2009全國“兩會”召開后,新醫改方案確立了將高校大學生納入醫保范圍,大學生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自今年7月份開始啟動,已實行三個多月。高校大學生參保被稱作為大學生的“醫療護身符”。大學生參保享有個人繳費標準低、看病就醫有保障、國家財政補幅度大等優惠政策。
對于與自己相關的醫保權益,在校大學生對其有多少的了解呢?對此,本報記者對我校在校大學生進行了隨機采訪。采訪結果顯示,大多數大一、大二的同學們不知道這項政策,有很多同學雖然聽說過,但對其具體內容還不是很了解,有的同學還會把大學生醫保和公費醫療混為一談,為了讓同學們更加詳細地了解大學生醫保的具體政策和實施情況,我們采訪了學校部分院部領導和老師。
環境與工程學院院長丁忠浩教授是我們的第一個受訪對象。丁院長向我們介紹道:“大學生醫保和城鎮居民醫保本質上一樣,都是國家向保障范圍內的民眾提供患病時的基本醫療保障而建立起來的醫療社會保險制度。一方面,很多同學對大學生醫保政策不是很了解;另一方面,有些同學還固執地認為自己年輕力壯不經常生病,不需要看病就醫,‘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同學們應該對自己的身體健康高度關注和負責。廣大同學們參加大學生醫保后,不管是大病還是小病及時治療時,自己只需要支付一小部分醫療費,國家財政支付大部分,這對于大多數同學來說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大學生醫療保險和保障制度,能夠極大地節省同學們的就醫開銷、極大地減輕同學們的家庭負擔,確確實實是一項黨、政府、學校關懷廣大學子醫療健康,造福廣大學子“民生”的“民心”工程”。丁院長最后表示,相信在學校黨委、校醫院、校學工部等學校各級部門、領導、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在廣大同學們的踴躍參與下,這項“民生”和“民心”工程一定能夠順利推進,取得實效。
“高校在校大學生參加醫保的資金是通過個人繳費和國家財政補貼共同籌集的,個人繳費標準為每人每年20元,國家財政補貼標準為每生每年100無,目前學生繳納的醫療保險金由學校負責代收。”南湖校區校醫院辦公室黃醫生向我們講解了高校大學生參保繳費的相關標準和情況。在醫保范圍之內,高校大學生看病就醫從醫保基金中可享受最高支付額度可達10萬元。機電工程學院機設077班黃金秋在學校醫務室看病時,接收了我們的采訪。她表示在自己生病就醫后才慢慢對大學生醫保有一個基本的認識,據她自己了解:“不屬于慢性疾病的“看病就醫”均可享受不低于70%的醫療報銷,“慢性和重大疾病”住院治療則應持本人身份證到學校聯系的定點醫療機構就診治療”。
校醫院的黃醫生強調了同學們參保時需要了解的一些具體情況。“加入大學生醫保,醫療費用在低于住院起付標準以上的費用按照不同層次的醫院會有不同程度的報銷,在寒暑假、休學、實習期間在異地發生的住院醫療費用也會有不同程度的報銷。大學生參保后,醫療保障在時間和空間上實現了“立體全覆蓋”,目前在學校校園網、校醫院網上已經發布了大學生參加醫保的一系列詳細內容,希望同學們積極關注、熟悉參保、屆時主動參保。”
“我會積極地參加大學生醫療保險,我也會積極動員我身邊的每一位同學在了解國家和學校政策后,提高認識,從切實保障自身健康和權益的角度出發,積極參保。如果我們學校每一位同學都參保,我想以前那種經常在校園里出現的號召全校師生‘募捐救助貧困大學生’的‘人間悲劇’就再也不會在校園里重演了。”服裝學院形象081班趙靜平靜地對記者說道。(記者 陳新川戴三純 劉俊高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