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評促建 以評促改 以評促管 評建結合 重在建設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一點通
今年,我校將迎來“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審核評估是促進學校內涵建設與特色發展、提高本科教學水平與人才培養質量的良好機遇,是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財經大學的重要契機。學校要求,各單位部門要進一步提高對審核評估工作的認識,認真落實“一堅持、兩突出、三強化”的要求,即:堅持“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突出內涵建設,突出特色發展;強化辦學合理定位,強化人才培養中心地位,強化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建設,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便于師生學習、領會審核評估的基本知識、基本要求,本期校報摘錄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一點通》內容要點,供師生學習研讀。
評估政策背景1、高等教育評估的法律依據主要有哪些?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對高等學校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的評估有著明確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國家實行教育督導制度和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教育評估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四十四條規定:“高等學校的辦學水平、教育質量,接受教育行政部門的監督和由其組織的評估。”《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第四十條規定:“教育行政部門及有關部門依法對民辦學校實行督導,促進提高辦學質量;組織或者委托社會中介組織評估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并將評估結果向社會公布。”
2、什么是“五位一體”本科教學評估制度?
答:《教育部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評估工作的意見》牗教高犤2011犦9號牘指出,建立健全以學校自我評估為基礎,以院校評估、專業認證及評估、國際評估和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常態監測為主要內容,政府、學校、專門機構和社會多元評價相結合,與中國特色現代高等教育體系相適應的教學評估制度。人們習慣上稱之為“五位一體”本科教學評估制度。
“五位一體”本科教學評估制度,一是強調高校自我評估,強化高校的主體地位和質量意識。要求高校建立有效的校內教學質量監測和調控機制,建立本科教學自我評估制度,在此基礎上形成本科教學年度質量報告,并使質量報告發布制度化、常態化。
二是建立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庫,實行高校教學質量的常態監測。通過建立高校、國家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庫,形成常態監控機制,并在一定范圍內公布一些核心數據,加強對狀態數據的分析,充分發揮狀態數據庫在學校自查、政府監控、社會監督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分類開展院校評估,引導高校合理定位,促進內涵發展和特色發展。院校評估分合格評估和審核評估兩類,接受合格評估并取得“通過”的學校,五年后進入審核評估。
四是開展專業認證及評估,增強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適應性。一方面鼓勵專門機構和行業用人部門對高校的專業進行評估,促進人才培養與職業準入資格制度相銜接;另一方面,積極推進與國際標準實質等效的專業認證,提高我國高校的專業辦學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五是開展國際評估,提高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水平,促進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專業和高水平大學。積極與國際組織和發達國家的相關教育機構增強交流合作,擴大和提升中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的國際影響力、話語權和競爭力。邀請國牗境牘外高水平專家參與評估工作,提高評估工作水平。鼓勵學校自主開展國際評估,聘請世界高水平專家和評價機構,在學科專業領域按照國際標準和流程開展評估。
3、教學評估對提高本科教學質量有什么作用?
答:本科教學評估是評價、監督、保障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是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評估不僅能鑒定學校教學工作的質量和水平,診斷學校教學工作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而且能發揮“以評促建”的作用,促進學校更新教育觀念,明確發展方向和目標,深化教學改革。同時,教學評估還具有激勵和督促作用,能夠促進學校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加強教學管理,建立自我約束、自我監控機制,完善內部質量保障體系。我國以往開展的教學評估實踐已充分證明,學校通過評估,教學工作水平明顯提升,達到了保障并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評估方案4、什么是審核評估?答:審核評估是“五位一體”評估制度中院校評估的一種模式。《教育部關于開展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的通知》牗教高犤2013犦10號牘中對審核評估進行了詳細闡述,概括地講,它是依據被評估對象自身設定的人才培養目標來評價被評估對象人才培養目標與效果的實現情況。
審核評估不同于合格評估和水平評估。合格評估屬于認證模式評估,達到標準就通過。水平評估屬于選優模式評估,主要是看被評估對象處于什么水平,重點是選“優”審核評估主要看被評估對象是否達到了自身設定的目標,國家不設統一評估標準,是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審核結論不分等級,形成寫實性審核報告。審核評估的目的是引導學校建立自律機制,強化自我改進,提升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
5、審核評估的指導思想與原則是什么?
答:審核評估的指導思想可以概括為“一堅持、兩突出、三強化”。這就是要在堅持“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這二十字方針的基礎上,突出內涵建設,突出特色發展,強化辦學合理定位,強化人才培養中心地位,強化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建設,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審核評估堅持以下五項原則。一是主體性原則,強調以學校自我評估、自我檢驗、自我改進為主,體現學校在人才培養質量中的主體地位。二是目標性原則,強調以學校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為導向,關注學校目標的確定與實現。三是多樣性原則,學校辦學和人才培養的多樣化,尊重學校辦學自主權和自身特色,鼓勵學校根據國家和社會需求,結合自身條件,合理確定自身的人才培養目標,制定質量標準,形成辦學特色。這一原則體現了國家對高等教育分類指導、分類評價的思想。四是發展性原則,強調注重學校內部質量標準和質量保障體系及其長效機制的建立,關注內涵的提升和質量的持續提高。五是實證性原則,強調基于證據做出審核判斷,以數據為依據,以事實來證明。以上原則貫穿于審核評估方案的內容中,貫穿于評估專家組的評審過程中,也貫穿于學校的自評自建過程中。
6、審核評估的理念是什么?
答:審核評估強調“對國家負責,為學校服務”和“以學校為主體,以學生發展為本位”的理念。
強調“對國家負責”是因為高等學校肩負著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教育質量直接關系到國家未來,因此通過評估的診斷作用來發現問題,提出改進建議,促進高等學校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滿足國家發展需要。
評估是政府提供的一項服務,目的是通過評估的手段來幫助學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因此,審核評估倡導評估專家與學校平等交流、相互合作,共同為學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獻計獻策,充分體現為學校服務”的理念。
“以學校為主體,以學生發展為本位”的理念反映了高校是人才培養質量的責任主體,評估只是外在的促進因素,內在驅動力還在于學校自身。外部評估能否轉化為學校持久發展動力,促進學校增強質量保障的主體意識,健全內部質量保障體系,也取決于學校自身的努力。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學校的主體。學校一切教育教學活動都是為了學生的發展服務。同時,學生又是教育過程的參與者和評價者,學生評價是改進學校工作的重要依據。因此,審核評估充分尊重高校辦學的多樣性與自主性,關注學生身心發展,重視學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使學生成為評估的真正受益者。
7、審核評估的重點是什么?
答:審核評估涵蓋了高等學校人才培養過程的各個環節,要對學校人才培養目標與培養效果的實現狀況進行評價,重點是對學校教學工作“四個度”進行審核。一是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與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適應度;二是教師和教學資源的保障度;三是教學和質量保障體系運行的有效度;四是學生和社會用人單位的滿意度。以上這幾個方面涵蓋了學生從大學到畢業的整個培養過程。評估專家通過對這幾個方面的審核,對學校人才培養工作和教育質量做出全面的判斷。
8、“審核評估范圍”包括哪些內容?
答:“審核評估范圍”是圍繞高校本科教學工作所設計的審核內容,由審核項目、審核要素、審核要點三個層次組成。第一個層次為審核項目,共有“6+1”項內容,分別是定位與目標、師資隊伍、教學資源、培養過程、學生發展和質量保障,另加了個自選特色項目。第二個層次為審核要素,把六大審核項目劃分為24個要素。第三個層次為審核要點,把審核要素的核心內容體現在64個審核要點上。
評估組織管理9、審核評估有哪些程序?
答:審核評估程序包括學校自評、專家進校考察、專家委員會審議與審核報告發布等。
牗1牘學校自評。參評學校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方案》及上一次本科教學工作評估存在問題的整改情況,結合自身實際,認真開展自我評估,按要求填報本科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在此基礎上形成《自評報告》,同時提交各年度《本科教學質量報告》。
牗2牘專家進校考察。審核評估組織機構對參評學校提供的本科教學基本狀態數據進行分析,形成數據分析報告。評估專家組在審核參評學校《自評報告》《本科教學質量報告》及《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分析報告》的基礎上,通過查閱材料、個別訪談、集體訪談、考察教學設施與公共服務設施、觀摩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等形式,對參評學校教學工作做出客觀評價,形成寫實性《評估專家組審核評估報告》。
牗3牘結論審議與審核報告發布。各省牗區、市牘教育行政部門和教育部評估中心,按年度將所組織的審核評估情況形成總結報告。教育部評估專家委員會對年度評估結果進行審議,公布審議結果。教育部評估中心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分別發布參評高校的審核評估報告。
牗4牘持續改進。參評學校要根據審核評估中提出的問題及建議進行整改。有關教育行政部門應對評估學校的整改情況進行指導和檢查,并在政策制定、資源配置、招生規模、學科專業建設等方面予以充分考慮,促進學校教學質量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