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校企合作育工程碩士 高速發展擴招生規模





      唐曉青,教授,于2003 年3 月至 2006 年2 月擔任我校研究生院第6 任 院長。
      1995 年我擔任制造工程系 系主任,主管研究生教育;1999 年任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院 長,重心仍在研究生教育;2000 年12 月,擔任北航副校長,分管 研究生培養;2003 年出任北航第 六任研究生院院長,主管研究生 教育。因此,我與研究生教育有著 不解之緣。
      見證“工程碩士”
      學位的孕育和誕生1996 年,我國學位制度經歷 了十余年實踐,進入了相對成熟 的時期。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技 術引進的熱潮、新技術的不斷涌 現和我國工業的飛速發展,工業 產業對于在職工程技術人員的進 一步培養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在國務院學位辦和原航空工 業總公司教育局的領導下,根據 對沈陽、哈爾濱航空企業的調研 和“工程碩士”學位設立的論證, 我起草了我國第一份“工程碩士” 培養方案(草案),幾經修改成為 我國 “工程碩士”培養的基本方 案。其中我提出課程學習以新興 技術和現代管理理念為核心;論 文選題來自于企業自身技術發展 的需求;實行雙導師制,即論文由 大學導師和企業雙導師指導,以 促進工程碩士教育與工業企業的 融合;在學生的選拔上,企業根據 需要提出人選,大學根據考試和 面試成績挑選學生,雙方確定最 終人選等工程碩士培養方案。
      1997 年5 月,經國務院學位 辦的批準,在北航等4 所高校進 行“工程碩士”學位培養的試點。 我校率先獲批電子信息工程、計 算機技術兩個工程碩士培養領 域,并分別在哈爾濱、沈陽舉行了我校首屆工程碩士班開學典禮。試點期間,由于我校是初探工程碩士教育,我帶領老師深入航空企業,參與到學員選拔、現場面試、課程教學、論文選題、開題報告、論文研究中期檢查、論文答辯的所有環節,從而積累經驗、解決問題、推動實踐,為工程碩士學位教育在全國的鋪開進行了嘗試。
      工程碩士學位教育經歷了十 幾年的發展,從1997 年國務院學 位辦審批14 個高校作為培養單 位,現已擴大到全國218 個高校 具有工程碩士培養資格;從1997 年當年招生1525 人,到2007 年 年招收人數57146 人。從1997 年 到2007 年的11 年間,工程碩士 招生總人數達到337900 余人,授 予學位達到 114900 余人,到 2007 年,工程碩士在校學習人數 達到170900 余人。我國高校已經 為企業培養了大批 “工程碩士”, 為我國產業近期和長遠的發展做 出了極大的貢獻。作為第一批試 點單位,我校1997 年招收工程碩 士114 人,2007 年招收人數達到 1724 人。我校作為新中國第一批 航空國防院校,率先進行校企合 作、試行培養工程碩士,為我國的 國防企業和航空企業培養和輸送 了大量優秀的工程碩士,為國防 事業和航空企業的長遠發展做出 很大的貢獻。
      見證研究生教育高速發展改革開放30 年,給了我國研 究生教育發展的機遇,同時也在 一定程度上考驗了我國高等教 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承受力。
      1978 年我國研究生年招生 人數為1 萬余人,到了2000 年年 招生人數已達12 萬余人。22 年 時間里研究生招生數量盡管增長 了近12 倍,但是由于1978 年的 基數很小,數量的穩步增長是符 合我國當時對高級人才需求和高 等教育的能力和承受力的。到了 2006 年,我國研究生年招生人數 已經達到39 萬余人,與2000 年 相比年招生凈增人數近27 萬人。 2000 年到2006 年,我國研究生 年招生人數的增長處于 10% - 20% 之間。在校研究生的規模更 是迅速膨脹。1978 年我國的研究 生在校人數為1 萬余人,2000 年 達到30 余萬人,2006 年達到110 余萬人,僅僅6 年時間在校研究 生人數凈增80 余萬。
      由此可見,隨著國家發展對 人才的大量需求和國民素質的提 高,2000 年到2006 年正是我國 研究生教育擴大規模、高速發展, 從個性化培養向規模化培養轉變 的時期。在國家發展的大背景下, 我校的學校科研經費以20% 遞 增,承擔了大量的國防科研項目, 科研發展支撐研究生教育,研究 生在科研中的生力軍作用顯得尤 為重要,95% 以上的研究生都進 入了學校承擔的各類科研項目, 這個就導致沒有一定的規模很難 適應學校科研的發展。另外,隨著 學校導師數量的增加,我校的研 究生教育規模也相應擴大。2000 年我校招收學歷碩士研究生人數 為945 人,2006 年招生人數達到 2180 人。
      研究生規模的急劇擴大使得 碩士培養模式從過去的個性化培 養向規模化培養過渡,導致現有 的培養模式不適應,資源短缺呈 現出嚴重態勢。規模和資源的矛 盾、規模與質量的矛盾、規模與管 理模式的矛盾日益突出。經過長 時間的思考,本著分析在先、預見 在先、解決在先,力爭將問題消除 在萌芽的指導思想,我校開始了 積極探索解決資源矛盾的途徑和 方法的征程。
      首先,我校確立了近期研究 生教育工作的要點,主要包括:根 據國家教育部和上級部門對我校 研究生規模發展的要求,根據我 校資源現狀,確立學校一段時間 內研究生規模“穩中求大”的發展 戰略,以應對全國高校研究生規 模的迅速增長;進一步確立我校 研究生教育中各類學位培養目 標,組織研究、推動并規范專業學 位教育,以應對學位種類和培養 目標的多樣化趨勢;利用信息化 手段,規范研究生招生、培養與管 理過程,以適應不斷增長的學生 規模;完善各類研究生的教育指 導體系和質量監督體系,規劃并 完善研究生教育質量保證體系, 以應對規模擴大帶來的培養質量 下滑。
      通過進一步分析研究生規模 與資源、規模與質量等方面的矛 盾,我校提出了:建立研究生公共 課程平臺,規劃學科共享研究生 公共課程體系,實施研究生公共 實驗體系建設,擴大共享范圍,提 高課程質量,減少資源占用,優化 資源配置;加強研究生師資隊伍 建設,實行導師遴選和導師資格 確認,根據我校研究生招生規模 的發展和導師隊伍狀況,提出我 校研究生培養師資建設需求,并 向學校提出今年內的師資補充與 建設規劃;對研究生院機構進行 適應性調整,以適應規模、培養模 式和過程管理的需要,實施管理 重心下移戰略,進一步擴大基層 學院(系)在研究生培養中的自主 權,激發院系、學科的積極性等主 要措施。
      在擴招的過程中,國家迅速 推進高等教育的 “211”、“985”建 設計劃,為中國高校緩減了擴招 壓力。多期的建設計劃集中投入 改善學科科研和教學條件,這很 大程度上促進了研究生教育的發 展。具體表現為,幾期建設計劃實 施后,“資源面對規模從容了許 多,學校面對社會自信了許多,教 師面對工作滿意了許多,學生面 對學習坦然了許多”,我校的研究 生教育呈現出嶄新的面貌。
      在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 各方面的指導、支持和配合下,我 校的研究生教育在 “擴招—建 設—再擴招—再建設”的模式下, 完成了一個不平凡的周期,基本 達到了“規模—資源—條件”的相 對穩定,同其他高校一樣,進入了 全面提高質量的軌道。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毛片网址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亚洲|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院| 亚洲av伊人久久综合密臀性色 | 亚洲欧洲综合在线| 亚洲欧洲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亚洲人和日本人jizz| 亚洲jjzzjjzz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亚| 亚洲人成人网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亚洲精品精华液|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av野草社区| 亚洲欧洲无码AV不卡在线| 亚洲AV女人18毛片水真多| 欧美亚洲国产SUV| 亚洲国产人成精品| 国产亚洲日韩在线三区| 亚洲精品成人无码中文毛片不卡|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区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亚洲日产乱码一二三区别|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 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导航| 亚洲欧洲精品国产区| 亚洲依依成人亚洲社区| 爱情岛论坛亚洲品质自拍视频网站 | 中日韩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a级毛片久久|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亚洲|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电影亚洲人成9999网 | 亚洲沟沟美女亚洲沟沟| 亚洲中文无码永久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