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加強學校師生黨員對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的認識,增強廣大師生黨員的光榮感和使命感,引領其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學習中去,3月12日、18日,學校黨委組織全校4000余名教工和學生黨員代表集中觀看學習了大型紀錄電影《厲害了,我的國》。
影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內在邏輯,展示了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下中國這五年的偉大成就,展現了中國人民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征程上的偉大奮斗,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全面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取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性成就。
觀影師生紛紛指出,南航不僅是過去五年祖國蓬勃發展的見證者,而且是參與者和貢獻者。
南航新型航天技術助力“嫦娥三號”奔月(圖1)。2013年12月2日,中國第一個月球軟著陸無人登月探測器“嫦娥三號”成功著陸月球,我國成為繼前蘇聯、美國后世界上第三個實現地外天體軟著陸的國家。而“嫦娥三號”上有著南航人的身影,“嫦娥三號”上五星紅旗的左下端用于光譜儀驅動與控制的超聲電機(TRUM-30A)出自南航趙淳生院士團隊。TRUM-30A以46克重量、0.12Nm扭矩、只需一級行星減速器、每分鐘100轉的技術特性,在探月工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與此同時,南航“飛行器起落裝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歷時五年研發的軟著陸系統,在 “嫦娥3號”探訪月球過程中也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南航助力國產大飛機C919成功首飛 (圖2)。2017年5月5日,我國自行研制的新一代大型噴氣式干線客機C919成功首飛,讓天空劃出美麗的“中國弧”。而這架具有重要意義的“中國制造”大飛機背后,離不開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科研人員的貢獻。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之處,南航遴選29名骨干教師“入列”商飛聯合工程隊,參加方案論證工作。從那一刻起至C919成功首飛,南航承擔了國產大飛機研制項目140余項,經費超過億元。在國產大飛機C919研制、生產的每個過程中,南航人都做出了重大貢獻。多年來,南航為國家輸送了大批優秀的航空人才,涌現出了中國商飛副總經理、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中國商飛公司制造總師姜麗萍等杰出代表。
南航科研團隊助力AG600首飛(圖3)。2017年12月24日,中國制造全球最大水陸兩棲飛機AG600首飛成功,背后凝聚著南航科研人員的汗水。南航的輕型通用航空飛行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以中航通飛為總設計師單位,聯合協同單位組成攻關小組,攻克了氣動布局、復合材料結構布局設計、材料許用值等關鍵問題。張大林教授帶領團隊與中航通飛團隊協作,在一年多的時間里成功完成了AG600發動機滑油散熱系統和發動機短艙通風冷卻系統的設計、研制工作。南航還培養了AG600總設計師黃領才等一大批參與AG600研制的航空人才。
立足特色,南航科研助力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影片中展現了我國多種型號的新型戰機,而這些新型戰機中也大都蘊含著南航智慧。南航在某新型戰機輔助動力系統進排氣裝置、紅外隱身方案設計和紅外低發射率涂層材料、復合材料損傷結構剩余強度評估與壽命分析、內埋彈艙動力學特性分析、健康監測預測及管理系統等方面,為型號研制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圖4)。南航多位教師加入某艦載機型號研制團隊,在結構強度設計、進氣道設計、起落架研制等多方面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在艦載機著艦導引系統及控制技術方面的成果成功應用于型號研制。
《厲害了,我的國》記錄下了過去五年我國在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的歷史征程中每一個堅實的足跡。一幅幅氣勢磅礴的畫面、一個個振奮人心的奇跡、一句句精辟生動的解說,讓大家不僅體驗到了震撼、恢弘的視聽感受,更在大氣磅礴之下感受到中國發展科技速度之迅猛。同時,通過觀看影片,大家進一步體會到南航為國家科技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切身體會到作為中國人、南航人的驕傲和自豪。
大家紛紛感嘆:五年來的翻天覆地、日新月異,“嫦娥三號”、國產大飛機 C919、“鯤龍”AG600、新型戰機……近年來,中國重大創新成果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祖國的偉大成就,感受到了全國人民的奮斗歷程,感受到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當自主創新的進度條一次次被刷新,中國人的科技自信也一次次被點燃。“厲害了,我的國!”,為偉大的祖國點贊!
【一線教師說】航空宇航學院曾捷: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深刻體會到一方面需要努力提升科研水平,力爭為諸如大飛機研制、載人航天等國家重大工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更加需要將教育教學實踐與國家需求牽引相結合,培養出滿足祖國需要、具備奉獻精神的高素質專業人才。
能源與動力學院金智林:作為一名從事車輛工程專業的教學科研人員,當我看到超大規模的中國港口僅僅依靠智能車輛就能有序高效地完成全部進出港貨物運輸工作的時候,尤為激動。作為一線教師和科研工作者,我們需要加油實干,依托我校近期與秦淮區政府合作成立的智能裝備研究院以及學院與奇瑞汽車公司共建的智能車實驗室兩個重要研究平臺,為我國在智能車技術研發方面全面領先世界水平做出自己的努力。
自動化學院王平:目睹了我國在航空航天、高鐵、交通、制造領域的厚積薄發、快速發展和宏偉藍圖,感覺到了國家的強大,以及作為中國人、作為中國科研人的自豪。正是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國家實現了強大,才帶來了相應的行業史無前例的發展。作為南航人,以及剛剛獲批的工信部“高速載運設施無損檢測監控技術”重點實驗室的一員,更加感覺到歷史的機遇和責任的重大!
理學院李季平:在影片中,有一個片段讓我始終無法忘卻,習近平總書記打著傘,挽著褲腳,冒雨視察工作。這一鏡頭雖然只有短短兩三秒,但是卻折射出了我們黨不忘初心,始終把為人民服務放在首位,始終保持著革命優良作風和工作態度。這樣的情節還有很多很多,我為我們有這樣一個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宗旨,始終把老百姓的大事、小事都放在心上的領導集體而感到驕傲。影片中,還有很多很多黨和國家為了中國人民的幸福做出努力和奉獻的事例,作為中國人,我感到非常驕傲,非常自豪,我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經濟與管理學院張驥驤:看完影片后,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影片讓我深刻地體會到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為領導核心的黨中央的帶領下,中國在經濟社會眾多領域的發展中取得了跨時代的輝煌成果,并走向了國際經濟政治舞臺的中心。作為航空航天類學校的教師,在影片中看到我國航空、航天領域取得的巨大成果內心感到非常自豪,但是最為激動的是看到很多航空、航天研究團隊平均年齡僅為30多歲,這些年輕的中國航天人,正和中國新一代飛機、火箭一起,共同支撐起航空、航天的未來,這也激勵著我們專業院校的教師們,要努力干好本職工作,為我國航空航天事業輸送更多優秀的人才,為“中國更厲害”作出最大貢獻。
【機關人員說】教務處袁李華:影片《厲害了,我的國》介紹了我國在很多領域取得的偉大成就,這些成就的背后,是多少人夜以繼日、實干創新的巨大付出。作為南航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感責任重大,我們要對標世界先進水平,學習先進教育管理經驗,立足中國特色與南航實際,在“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行動計劃、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背景下,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為新時代南航創新型領軍人才培養貢獻綿薄之力。
人事處談靜艷:片中那個藏族扶貧女干部作為中國成百上千基層工作者的縮影,為了讓人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而不易初心、細致深入、孜孜以求的工作態度和精神令人崇敬,也值得學習。作為一名人事部門的工作人員,身處學校創建“雙一流”和大力推進校內綜合改革的攻堅階段,同樣需要依靠這樣一份決心和毅力,努力服務好師生,為我們熱愛的黨和國家以及學校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
財務處戴嘉旭:觀影結束,內心波瀾,催人奮進!每個中國人都為祖國取得的輝煌成就而驕傲,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自豪!有一種祝福叫祖國你好,有一種驕傲叫揚眉吐氣,有一種努力叫苦干實干,有一種夢想叫偉大復興。作為南航財務工作者,我們應該將偉大的“中國夢”融入“南航夢”,用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勵自身做好平凡的工作,讓強烈的民族自豪感迸發出實干的光芒!身處美好時代,身逢歷史機遇,讓我們攜手共進、砥礪前行!
【學生說】航空宇航學院2016級碩士生強鷺升:影片給我們介紹的不是高大上的英雄,每一個人物都來自身邊,每一份感動都可以觸摸,每一個人物都是那么的鮮活,這樣的感動能直抵內心,迅速引起共鳴。習大大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到“中國夢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作為時代的見證者,作為一名以航空航天為背景的高校研究生,更要有擔當,勇于承擔這個偉大的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
機電學院2015級國防生慶啟凡:《厲害了,我的國》這部電影,展現了中國近五年來各個領域所取得的偉大成就。我們國家所取得的喜人成績,離不開黨的正確領導,更離不開我們國家強大的軍事力量。作為一名國防生,我應該勇于擔當,嚴于律己,刻苦學習,堅決擁護黨的領導,為祖國的繁榮強大貢獻力量。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2015級本科生周悅雯:看完了《厲害了,我的國》,不免心潮澎湃。一個半小時的紀錄片,講述了我國從十八大以來的五年在科技創新、基層扶貧、生態保護以及對人類世界的貢獻等方方面面的重大成就。身為一名蘇州人,當看到影片中有一段介紹了蘇州木瀆近五年發展的情況時,我感受頗深。在這五年里,我的家鄉時時處處都發生著變化……,而這變化背后是國家日益強盛的體現。
外國語學院2014級本科生方楚楚:紀錄片的開頭,映入眼簾的是港珠澳大橋、胡麻嶺隧道、鄭萬鐵路、上海洋山港自動化碼頭等一個個超級工程。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無數個中國符號匯聚成一股中國風。但在這其中,最讓我為之動容的,是前進在路上的中國人。大國崛起,靠的正是一個個中國人,靠自己的智慧、自己的臂膀,支撐起一個國家的未來。每一個在自己崗位上努力拼搏的人,都值得我們為之動容,值得我們為之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