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協作 資源融合
國際商學系組建專業學科群多維一體打造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育“生態圈”
■本報記者 朱琳 余藝娟 李菁雯
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推進,以及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設立給傳統工商業以及外貿企業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而今跨境電子商務正面臨著“人才缺口”。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國際商學系以跨境電商行業發展前景和人才需求為立足點,以創新、智能、移動、互聯、前瞻為目標,深化校企合作,通過課程體系改革、建設“雙師型”師資隊伍、搭建實訓平臺等措施,建立跨境電子商務專業群,化解高校人才培養與產業人才需求脫節的鴻溝,培養跨境電商的技術型、商務型和運營型復合性人才。
近日,從福建省教育廳傳來喜訊,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國際商學系申報的“跨境電子商務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成功入選了2017年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為適應“互聯網+國際貿易”行業發展新形勢和對電商人才的需求,國際商學系跨境電子商務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充分發揮協和學院多學科的優勢,積極聯合區域行業內企業、產業、教育、科研院所等國際貿易和電子商務力量,搭建跨境電子商務專業群建設平臺,成為了該系開展實驗實訓教學環節的一個重大突破。現有的電子商務、國際商務、國際經濟與貿易、會展經濟與管理、商務英語、市場營銷、物流管理等專業優勢互補,相互融合,形成跨境電子商務專業群的人才培養生態圈。
|課程體系改革探索人才培養路徑|
國際商學系跨境電子商務專業群自2015年獲批試點建設以來,構建了“多學科融合+跨境電商引領+服務海西”的“三導向”專業課程體系,形成了“課堂教學+課外實訓+專業競賽+創業孵化”的“四輪驅動”式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為國際商學系學子專業技能的提升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國際商學系從課程體系改革入手,整合多學科專業課程,確立了《商務英語》《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電子商務概論》《外貿業務綜合實訓》 《跨境電子商務理論與實務》 《外貿單證實務模擬操作》《外貿參展實務》 《外貿英語函電》共8個核心專業課程,并擴展經濟學、管理學、統計學等相關學科知識,形成一個完整的課程體系。2016年6月跨境電商專業學科群出版了 《電子商務概論》 和《外貿參展實務》兩本教材,與相關企業合作編寫的《跨境電子商務理論與實務》等專業教材也正在籌劃編寫中。值得關注的是,跨境電子商務專業群8門共享課程經由6個專業相關任課教師與企業導師共同研討,按統一規范和要求制定,由課程主要負責人執筆成文。
當下對跨境電商人才在電商操作能力、管理能力、外語能力、互聯網思維能力等有較高要求,國際商學系與福建知名電商企業合作開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實訓》等實操性課程,
以跨境電商平臺的實戰訓練為主,讓學生通過主流跨境電商平臺進行選品、產品發布、店鋪打造和營銷、訂單處理等一系列實操,與跨境電子商務行業零距離接觸,全方位提升學生實踐操作技能。
同時,與企業進行課題研究,建設、孵化一批自主創業實體,為企業培育定單式人才。2018年1月26日,協和學院與古田縣莊鑫菌業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簽約儀式、課題項目委托簽約儀式相繼進行,校企雙方領導共同為產學研基地揭牌。作為校企合作的一項內容,古田縣莊鑫菌業有限公司控股公司禾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委托國際商學系開展“互聯網+背景下傳統企業商業模式升級與創新”的課題研究,將深入探索企業商業模式創新途徑,幫助企業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國際商學系致力于建立培育電子商務創業人才的長效機制,采取課程實訓與創業培訓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彌補學生在電子商務創業技能和經驗上的不足,直接把《跨境電商綜合實踐課程》《課外科技競賽——我答答微店》等作為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必選實踐課程,予以相應的學分認定。依托福建省高校畢業生創業培訓基地舉辦暑期電商創業培訓班和訓練營,邀請優秀企業家、成功創業者和創業導師進校舉辦創業論壇、專題講座,解讀電商創業政策、傳授電商創業知識、交流和分享電商創業經驗。
|“雙師雙能型”隊伍提高教學質量|
緊跟跨境電商領域的最新實踐進展,教師團隊在專業群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國際商學系采用“企業導師+校內教師”共同上課的模式,培育“教學科研型+教學實踐型”兩腿并進的師資團隊。
2015年1月錢莎莎老師前往福州珂瑪立電子有限公司、2015年9月林弓長老師前往福州眾享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9月周愛國老師前往福建省青創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分別進行實習“取經”……長期以來國際商學系每年都會選派相關教師到企業考察或實踐。在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中,校企合作成為常態化,專業群教師隊伍走進企業,走訪調研多家具有外貿和跨境電商背景的企業,共同開發課程資源。“到企業實習能夠獲得許多實操經驗,對整個市場現狀也更加了解,對之后的備課和授課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教師錢莎莎如是說。
國際商學系還將企業中優秀的跨境電商導師納入專業群建設導師庫,建立長期合作機制,與校內教師共同備課和授課,實現校企師資共享與交流,促進專業群建設和產教融合。國際商務教研室主任李冬梅在談及與企業導師共同授課時表示:“企業導師所具有的實戰經驗正是校內教師授課的短板,有助于學生有效熟練地掌握專業技能。”
為培育高質量的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國際商學系于2017年特別成立了院級研究機構“文化貿易研究中心”和“跨境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兩中心”)。國際商學系主任韋樟清表示,“兩中心”的成立為學院跨系、跨專業和跨學科的師生協同研究提供平臺,助力專業群教師科研水平的提升。
而“兩中心”中由高校、政府相關部門、行業、企業等具有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校內外專家組成的學術委員會,是“兩中心”學術評估、決策和監督機構,也是研究課題的立項、檢查與評估的工作班子。據國際商學系主任韋樟清教授介紹,跨境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將力爭建設成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智庫平臺和福建省自貿區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基地。
|實踐平臺提升專業實戰能力|
2017年12月27日,福州市第三屆高校電商創業大賽閉幕式在福建師范大學舉辦,國際商學系張圣澤項目團隊、黃詩婷項目團隊包攬跨境電商和農村電商全組別冠軍。此前,國際商學系也有多支學生隊伍頻頻活躍在各級各類專業賽事上并斬獲佳績,而這些賽事恰是國際商學系跨境電子商務專業學科群實訓平臺之一。該系實施“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策略,組織指導學生參加商略大賽、商貿技能競賽、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創業”大賽、阿里巴巴跨境電商“橙戰”等國家級、省級及院級等專業賽事,以賽促學、以賽促練、以賽促用,鍛煉和培育學生的實踐能力。
除了競賽平臺,國際商學系還搭建各類實訓平臺、實驗室和實踐基地,切實提高學生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專業實戰能力。“跨境電子商務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即實訓平臺之一,主要包括跨境電子商務實訓中心、國際經濟與貿易仿真綜合實訓中心、外貿會展實訓室、國際商務談判實驗室等。其中,跨境電商實訓中心建設突破傳統實驗室格局,將實驗室分為教學實驗區和體驗區,打造了一個集教學、實驗、體驗、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實驗室,讓學生在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更進一步體驗和感受跨境電子商務。
國際商學系尤為重視校內的仿真實訓,通過國際貿易仿真綜合實驗室、ERP沙盤實驗室、外貿參展實驗室等校內實驗室和相關實驗設施,開設相關仿真實訓課程,給學生提供仿真的跨境電商操作環境,充分調動并引導學生進行仿真模型操作,為將來就業儲備寶貴的經驗。
實踐平臺的搭建自然少不了企業的加入,自2015暑假起,該系每年都會派學生到企業進行暑期實踐。2017年7月10日至12日,國際商學系暑期社會實踐隊23名師生到訪素有“中國食用菌之都”美譽的寧德市古田縣,到當地食用菌研究院、博物館及批發市場,下到車間參觀菌菇生產線,進行專業技能的實操演練,最終與當地有關政企合作構建校園電子商務實踐平臺。
據了解,國際商學系與阿里巴巴集團、福州覽持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福州卓智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福州市分公司、福州創大咖科技有限公司、寧德市古田莊鑫菌業有限公司等外貿和跨境電商企業協作,目前已建立實踐基地21個。
在學生實踐過程中,國際商學系積極引入阿里巴巴集團、第三方培訓機構、地方跨境電商行業協會開展項目型實訓。2016年,深入與福州覽持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開展合作,開設電商培訓班,全程由企業導師完成授課。2013級國際商務專業學生方揚照便是培訓班的學員之一,他表示:“培訓班有許多實操的機會,也正是在一次次實操中,我收獲了不少電商資源和經驗。”而此次在福州市第三屆高校電商創業大賽獲得冠軍的張圣澤也表示在校企合作的培訓班中收獲不少:“課上一般都是學習一些市場營銷、網絡營銷等理論知識,比較理論化,但是在培訓班學到的應用性會更強。”
近年來,國際商學系屢屢傳來捷報:學生張少凡成立尚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獲得2013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創業實踐)項目立項并入選福建省2014年高校畢業創業省級資助項目,獲得5萬元資助;2016年,選送的作品《獵奇國際貿易有限責任公司》 《福州創微速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就是去印”大學生綜合服務平臺》獲“挑戰杯”福建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 1 項銀獎 2 項銅獎;2017年,學生黃佳璐、王少芳等人在全國商業精英挑戰賽國際貿易競賽總決賽榮獲二等獎……
國際商學系還強化多維一體的“校地聯動”,積極尋求政府、企業、行業協會等多方支持,打造校外電商創業實踐基地群,以增強學生創業本領、解決創業辦公場地和市場對接等方面需求提供便利,促進電商創業項目落地生根。國際商學系黨總支書記林志達表示,不斷爭取與整合社會各界的資源,積極創造機會讓學生在廣闊的社會、成熟的企業中鍛煉成才,是國際商學系開辟電商創業人才培養的新路徑。
目前,國際商學系正在積極申報全國跨境電商專業人才培養示范校。經過三年的建設,跨境電子商務專業學科群逐步建立了以精品教材、師資培訓、課堂教學、課程實踐、模擬綜合實訓、創新創業實戰、專業能力提升、校企人才雙選、實習就業指導為主體的跨境電商全程式人才培養體系,促進跨境電商專業人才培養的發展,更好地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