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劉安國的三十年華農氣象





      劉安國總是說:“我喜歡云,喜歡天空,氣象令我難以割舍。”
      兩次教學質量一等獎,一次湖北省教學改革成果獎,三十余年一線教學經驗......這位年近花甲卻飽含熱情、勤懇踏實的氣象學副教授,用人生書寫了三十年華農氣象。
      與“天”相連的人生
    上大學之前,劉安國在家種了四年地。背朝黃土面朝天的生活格外辛苦,但從未磨滅他對知識的渴望。1977年,20歲的劉安國考入南京氣象學院,學習農業氣象學。本科畢業后,他來到華農繼續研究生學習,并于1985年留校任教。務農時,他靠天吃飯;研究氣象學,他“看”天吃飯。天空把劉安國的兩段人生連在了一起。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校14個專業都開設了氣象學相關課程,但氣象學教師一直緊缺。劉安國挑起大梁———每年授課都在700學時以上,最多的幾年達900多個學時。“年輕時我的嗓音清澈洪亮,現在嗓子和我快要一起退休了。”他打趣地說。
      那時,華農不僅缺氣象老師,也缺少氣象資料。建設在稻田邊的氣象站條件簡陋,不時有老鼠咬壞線路,但它卻是積累氣象經驗的“教材”,并且承擔著為農業研究提供數據的重任。
      從1983年起,還是研究生的劉安國就開始與李京老師一起輔助氣象觀測員在氣象站進行觀測。溫度、濕度、太陽輻射……一日四次的機械性觀測令人乏味,但他卻干得很起勁。劉安國天天像釘子一樣“釘”在氣象站,就連每年春節萬家團聚之時,他都會留在氣象站值班。有一次女兒患病,他心急火燎,但還是測完數據才趕回家。“氣象瞬息萬變,不等到測數據的時間,我就不能走。”他講。
      1995年,劉安國發現華農與江夏的氣象資料高度一致,基本上可以互相代替,因此他建議在各項研究中使用江夏的氣象數據。之后校氣象站就停止了日常觀測,節省了人力物力。
      從1983年到1995年,劉安國一測就是12年。這12年里,他掌握了武漢地區所有的氣象現象,練就了過硬的專業能力;他還養成了觀察的習慣,即使不在氣象站,他閑下來也會抬頭觀察空中的云,不時掏出手機看看氣象部門實測的氣象數據。
      “它從哪兒來到哪去,成因是什么?這些我都能說個八九不離十。我喜歡華農的天空,也熱愛自己的氣象工作。”他指著天空中的一片云,笑著說。
      獨樹一幟的“氣象學偶像”
      在劉安國的學生中,存在著一群“追星族”,但他們追的不是明星,而是這位年近花甲的“氣象學偶像”。
      園林1602班的李曄就是其中的一員,“老師特別細致,他甚至每年會記錄候鳥遷徙到武漢的日期。這讓我大開眼界,明白了處處留心皆學問。”植科院實驗員鮮孟筑也把自己視為劉安國的學生。她說:“聽劉老師上課就是一種享受。只要有空我就去聽劉老師講課,能得到許多講課的靈感。”
      但其實在教學之初,劉安國處處碰壁。那時他著重講課本上較晦澀的知識,而忽視了生活實例,授課效果并不好。通過和同學交流,劉安國意識到實踐性與寓教于樂的重要性。于是,他開始在講課過程中引入許多生動的氣象學現象,配以風趣的講解,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授課風格。
      如果翻開學生們的筆記本,會發現上面不只記錄有氣象知識,更記載了劉安國的連珠妙語。在講述可見光時,劉安國補充道:“動物的可見光范圍是不同的。在老鼠的眼睛里,你的每次出現,都可以說是‘閃亮’登場。”在比較昆明和武漢的氣候特點時他說:“武漢和昆明相反,昆明是四季如春,武漢是春如四季。”引得同學們笑聲不斷。
      除了作為“主菜”的課本內容,劉安國喜歡在課上補充“配菜”———氣象小常識。為什么漢口有江灘而武昌沒有?為何江河都是右岸比左岸陡峭?為何冬天在同樣的溫度時陰雨天比晴天更寒冷?……這些內容豐富且貼近生活的小常識在潛移默化中拓寬了同學們的視野。
      與時俱進的“老頑童”
      “教學的同時我還要學習,做一個與時俱進的‘老頑童’。”在多樣化教學的探索中,劉安國一直走在華農前沿。他把互聯網當作課堂的延伸,讓學生在一個更開放的環境下學習。
      氣象學過大的數據量常讓學生叫苦連篇。為解決這個問題,九十年代時,劉安國為氣象學申請了一臺計算機。這臺計算機是他探索的起點,利用這臺計算機,劉安國在課余制作了一些幻燈片,并在教學觀摩會上把這項技術教給其他老師。幻燈片輔助教學很快就在華農普及開來。
      喜歡編程的劉安國還用計算機編程統計氣象資料,并逐漸編寫了一些測量氣象數據的小程序。隨著程序越編越多,功能也愈發齊全。
      2007年,劉安國發布了“日梭萬年歷”,這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現代高精度天文歷算算法制作的公歷、農歷、干支歷、伊斯蘭歷四歷對照的軟件。它可以查詢全國各地任意時刻的太陽月亮位置、日出日落時間等氣象學課堂教學和實驗實習中所需要的數據。這個開始用于教學輔助的程序受到了國家授時中心的關注,將其作為中心網站的天文數據查詢網頁并連續使用了五六年。
      隨著社交軟件的出現和普及,劉安國又“轉戰”線上輔導。他利用QQ空間解答同學們對氣象學的疑問。“微信的啟動畫面變臉了!大家猜這是哪個季節的云圖?”9月,劉安國的這條QQ空間消息在學生中廣為流傳。他分析了云圖的特征并借此鼓勵大家在生活中多觀察、多思考。農學1501許佩林曾是劉安國的學生,老師的QQ空間消息令他倍感親切:“課程結業了,老師還在帶我學習氣象知識。”
      他還建立了答疑的QQ群。10月29日,他一邊翻看課本,一邊在一個名叫“氣象萬千”的QQ群指導學生。當園林1604王滇和同學討論起飛機飛過留下云的現象時,劉安國馬上在群里援引課堂中講過的“開水杯水珠”知識,解釋了原因。線上輔導并不是一時興起之舉,7位數群號的QQ群見證了劉安國十余年的堅持。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 亚洲日本香蕉视频|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公牛电影院| 国产亚洲成归v人片在线观看|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首页|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偷拍 | 亚洲另类古典武侠|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丶|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永不| 亚洲欧洲免费视频| 亚洲黄色免费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涩涩色中文综合亚洲|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app| 亚洲精品无AMM毛片| 日韩亚洲翔田千里在线| 亚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专区片高清久久久|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国产精品| 亚洲中久无码不卡永久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av美女网站| 亚洲欧美第一成人网站7777| 国产亚洲一卡2卡3卡4卡新区| 亚洲国产日韩成人综合天堂| 在线亚洲精品福利网址导航|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无圣光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三区 | 亚洲13又紧又嫩又水多|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不卡| 精品久久亚洲一级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