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大學生水族箱造景技能大賽我校學子再創佳績
10月7日,第四屆全國大學生水族箱造景技能大賽在上海海洋大學落下帷幕,全國29個高校共185名大學生參加了這次比賽。水產學院教授王春芳與副教授丁森帶領我校參賽隊伍再創佳績,斬獲小型缸石景組一等獎(第一名)、大型缸木景組二等獎(第三名)和中型缸木景組三等獎(第五名)。
水族造景的設計想法取材廣泛,主要是模仿自然景觀,力圖在水族箱內復制出變幻之景,作者有時也會借助游戲、電影中的畫面進行聯想還原,頗有科幻大片的感覺。
本次參賽隊伍由水產學院HAA-華農造景師聯盟大二、大三的七名成員組成。在這次比賽中,木景組的大型缸設計《青天》,就是通過模仿樹根的形狀,制造盤旋上升的階梯,寓意積極向上、平步青云,也象征著人和自然的美好共處。隊員沈曉強說道:“除了寓意,水族造景重在對細節的把握。所以我們希望盡量把樹根的表皮和彎曲程度等細節都做得更加飽滿逼真。”
水族造景涉及物理學、化學、美學等多學科知識,一些看似簡單的細節:例如缸體受力點的選擇、石頭擺放的位置、水草對光線的影響等,其實都需要經過不斷地調整,找到最合適的配比。因此,造景和水族箱的后續培養都需要大量的知識積累。
雖然在參賽之前已經做了包括構圖、選圖等一系列的準備,可現場遇到的一些難題還是讓張楚一捏了把汗。這次比賽是根據大、中、小三種缸型依次選取材料造景,輪到一個人“獨戰”小型缸比賽的他,可選擇的原材料已所剩無幾。實在找不到理想的搭造作品骨架的石頭,張楚一急中生智,跑去賽場外撿來了幾塊磚頭,自己用錘子現場“制作”用料。迎面的難題得到解決,他越發成竹在胸,最終后起直追,成了全場第一個完成作品的人,并奪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我做水族箱其實就像平時做事,心里要先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構架和目標,才能在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時保持淡定。”張楚一感慨到。
除了智力的較量,這次比賽還是一場體力的比拼。比賽時間緊迫,選手們必須快速根據現場新的材料做出相應的聯想調整,嘗試出最合適的搭配。“從早上八點半到晚上十點半,除了中午吃飯的十幾分鐘,大家都幾乎沒有休息。我認為,我們能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全靠大家的不懈努力和通力配合!”作為團隊的負責人,陳凱十分自豪地說。
沈曉強也期望更多的人能夠關注水族造景,他說道:“現代人生活壓力很大,一天的工作結束之后,回到家,逗逗魚,看看綠色的水草,放松緊繃的神經,這也是一種藝術、一種美的享受,我更希望能有更多主流玩家關注水族造景。”
據悉,HAA聯盟是我校水產學院直屬的一個協會,與水產學院水族景觀設計實驗室對接,每年都會從水草造景大賽的新生選手中挑選比較優秀的苗子加以培養。會員可以在實驗室進行實操,老師們也會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詳細的指導。據了解,為了更好地培養相關人才,今年水產院調整了人才培養計劃,讓學生在大二就提前接觸專業課,讓他們在水族造景方面能有更堅實的理論基礎支撐。
“雖然華農在水族造景領域一直處于領先的位置,但我們還是在不斷努力地向前走,挖掘新的人才,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水產學院的王春芳教授同時表示,我們學校正計劃聯合業界,推出水族景觀方向全國第一本高等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