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對抗Windows7
正值Windows7發布沒幾天,我在抱怨自己的Vista不爽時,室友問我:“現在有破解版的的Windows7嗎?”我無奈地搖搖頭。Windows7在還沒正式發布之前便已經受到相當多的關注,相關的帖子和消息在網上鋪天蓋地。微軟的“陰謀”得逞了,它俘虜了絕大多數的中國網民。盜版無所謂大家認為買套正版的Windows是筆不合算的買賣,這也和微軟在中國市場的非“中國化價格”有莫大的關系。然而他們不知道,微軟把賣給中國政府和大企業的的操作系統的售價盡可能地提高,羊毛出在羊身上,“該你出的別想少”,這也算是微軟對自己損失的一種“以退為進”的策略吧。然而多數人對用盜版或是破解版軟件的無所謂的態度導致知識產權保護相當艱難。
上世紀90年代,微軟對國內的個人用戶使用盜版系統多半是睜只眼閉只眼,這也是微軟與其他軟件廠商相比的精明之處。為了培養中國用戶對其依賴并占據大的市場份額,微軟在一個新系統發布之后往往采取這種策略,畢竟剛開始它的系統對國內的用戶來說還很陌生。對政府和大中企業用的系統,微軟則將價格提到1999元一套,而在美國國內的一套WindowsXp也不過50美元。
盜版Windows廣泛使用的結果是為微軟培養了一大批忠實的粉絲,使得后繼的Windows有更加廣闊的市場。微軟是漸進式的改進,發行新的Windows版本系統的風險會大大降低。然而這些用慣了盜版軟件的消費者難以接受收費昂貴的正版軟件,那么一些軟件廠商就無法收回自己的成本,這對國內自主知識產權的軟件開發造成不利影響。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現在我們習慣于用老外的的系統,就已經注定了受制于人的命運。Windows的大肆流行必定會壓縮本土操作系統的生存空間,使國產的操作系統在市場競爭中舉步維艱。對Linux的誤讀很多人說Linux裝機麻煩,那是他們的感覺罷了。隨著Linux的不斷發展,其裝機的簡便性大大提高,現在已經可以和Windows相媲美了。可是又有多少人的Win-dows是自己裝的?隨著這兩年Linux的快速發展,其圖形界面已是相當華麗,可以和Vista相媲美。全世界3000多萬自由軟件愛好者共同在為Linux的進步而努力,這也是Linux能在短短的時間之內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
還有一部分的人認為Linux的配套軟件沒有Win-dows上的豐富。然而現在的問題是,即使Linux有相當優秀的配套軟件,用Linux聽歌、看電影、下載、瀏覽網頁、辦公、傳文件是沒有問題的。由于Linux的應用人群沒有Windows廣,所以Linux上的優秀軟件也不被許多人知曉。現在的一些主流軟件廠商也開始重視對Linux的支持:早在今年年初,國內即時通訊巨頭騰訊便推出了支持Linux的QQ,IBM、惠普等一些國際巨頭也加入了Linux的隊伍。Linux要在大學突圍開學之初,我準備在新買的電腦上裝Linux系統嘗嘗鮮,被目前仍獨控學校互聯網業務的電信告知,在非Windows系統上無法使用互聯星空。換句話說,要是裝了Linux就不能上網。我無奈,只能打消換系統的念頭。
現在國家也在通過政府采購的形式對Linux等一系列的國產軟件進行采購,就是想通過這個層面來扶持國產的操作系統和軟件。Linux的優點自不必多說,從世界各國對Linux研發活動的積極參與熱情便可窺一斑。
據CNNIC(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2009年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網民有近1/9是大學生,大約有2500萬人。這群活躍的大學生就是能左右中國未來電子業的一批人,他們是未來中國Linux操作系統崛起的希望所在。如果有了這個堅實的“群眾基礎”,相信在這場競賽中我們會更有底氣。
作為未來中國社會的中堅力量,大學生群體對操作系統的使用偏好在一定程度上會左右中國操作系統市場的未來。若從現在開始培養他們使用Linux系統的習慣,紅旗也好、中華標普也罷,至少要讓他們喜歡上非微軟的操作系統,下一步“反攻”才能更有底氣和勝算。現在就需要從國家安全高度的層面去為這群希望增加動力,擴大Linux在校園的影響,通過一些措施來增加大學生對Linux的了解,比如:在計算機二級考試中考一些關于Linux的技術知識,在計算機教學中讓學生們多接觸Linux,為將來的信息市場的競爭做好充足的準備,同時也為國產的系統積累人脈資源。
要是我們自己的操作系統能夠抓住這部分大學生用戶,不失為通往國產操作系統美好未來的一條捷徑。任何軟件的成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所以越早下手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