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5日上午大雨滂沱,7:29有老師在南航教工群中對早上6:50的班車不到東區,7:10和7:
15的班車遲到提出意見。
8:14校區管委會黨政辦朱志航在群中回復,會向管委會領導匯報并協調有關單位調整班車時刻。
21:34,朱志航在群中通報協調結果:25日起,全部班車延伸至東區,十一假期后,早上7:10分和7:15的班車提前10分鐘發車。
當天老師們反應強烈的問題得以解決。這只是校區工作的一個縮影,“實”字當頭,“干”字為本,校區始終按照“一切為了師生,一切依靠師生,一切服務師生”的理念,圍繞學校發展中心任務,切實履行“協調、監管、保障、服務”職責,不斷提升服務保障能力和安全運行水平,提升師生滿意度。2016年校區服務管理滿意度調查顯示,師生總體滿意度首次超過90%,絕大多數觀測點滿意率也首超90%。滿足師生需求,提升服務質量校區占地面積1421.19畝,現有建筑面積68.6萬平方米,五年多來,學生人數從不到17000名增至22000余人,整建制入駐學院從7個發展到11個,常駐校區的機關職能部門從6個發展到現今職能部門工作基本延伸至校區。駐校區的單位和人多了,新的需求也不斷產生。2014年教代會,有住中航樾府小區的教職工提出希望在我校和中航樾府間的共有圍墻上設置通行門,方便進出校園。在解決了選址、設計等諸多問題后,2016年春季,又出現了中航樾府非南航住戶抵觸施工建設通行門。為盡快落實項目,避免再起波折,校區管委會協調中航樾府現場辦公,最終敲定了通行門現在的位置并多方協調,確保順利施工。2016年5月,我校居住于小區內200余戶教職工終于可以方便快捷進出校園,但后期又出現非我校用戶投訴、鎖門現象,校區管委會積極與小區居民、小區物業和街道、城管聯系,經過長時間的協調與溝通,保證了通行門現在的正常使用。
從日常入手,解決師生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為解決教職工在下課高峰時間用餐困難,希望菜品少油少鹽的問題,校區協調后勤集團在和園餐廳開設教工專用窗口,開辟教工就餐區,在餐廳周圍增設停車位,滿足教職工中午就餐的需要。東區南生活區啟用前,校區多次組織協調會,大到工期協調安排,小到樓內標識設置、空調安裝;從學生通行安全保障到學生院系年級分布、教學安排,協調各部門通力合作。在學生住宿布局調整的過程中,收到了不少學生的投訴信。校區認真對待學生意見,耐心解釋說明,爭取學生的理解,最終和園生活區順利啟用,也為東區設置生活服務網點創造了條件。為滿足師生多樣化和品質化需求,通過民意調研、參觀學習、實地考察,確定經營項目,校區完成和園餐廳負一樓和中部通道部分生活服務網點招標,不但滿足了東區師生生活需求,提高了空置房屋的租金收益,更提升了網點的服務品質和品味。進出口商品超市“小洋貨”開業當天,師生在朋友圈中刷屏,紛紛點贊。
針對寒暑假期間的科研、生產、對外交流日趨常態化,校區協調各管理、服務部門,盡量滿足學院需求,實現校園常態化運行。宿舍不封樓,增加食堂開放點,延長校門開放時間。校區管委會及時了解各單位假期工作安排、需求和協調事項,并對接各管理保障部門確保假期工作安全有序。每年寒暑假的校區協調會,各學院、駐區單位辦公室主任齊聚,協調解決工作問題,也加強了溝通交流。曾有學院辦公室主任表示:“在校區現有管理體制下,工作很安心,你會知道有這樣一個部門在托底,在校區遇到問題總能得到解決。”今年9月,國教院的新生床位不足,校區管委會牽頭,經過多方協調,確定過渡解決方案,并為未來可能出現的床位緊缺處理提供了思路。創新管理模式,提升工作效率校區功能不斷完善,校區辦事也方便。校區管理經過以塊為主到條塊結合,再到目前的以條為主。面對新形勢,在校領導鼓勵支持和學校相關部門大力配合下,2016年落實了機關部處職能全面向校區延伸工作,實現了一般性行政服務事項可以在校區辦結的目標;建設兩校區會議視頻系統,節約兩校區往返時間,不斷推進兩校區一體化。校區保障能力不斷提高,不分巨細踏實干。6年來,召開校區例會87次;駐區單位辦公室主任會議11次;校區快遞點設置等專題協調會80余次;開展候車室、商業網點功能等專項調研近30次,其中通過班車調研,調整班車時刻節約經費10%。協調安排了重要接待、重大活動和樓宇出新等重點改造項目,既保證了學校重點工作、重要項目順利開展,又維護了校區安全有序環境和教學生活秩序。對外妥善處理周邊小區居民長期亂扔垃圾進校園、周邊居民入校種菜問題;協助解決我校青年教師子女入學問題等。
校區監管效率不斷提高,馬上就辦成常態。為了提升校園本質安全度,校區抓重點、找問題、強措施,把風險和隱患一個一個排除掉,提升校區安全運行水平。采用安全分級監管制度,定期開展全校區巡查,完成地下室使用、公共區域住宿、教師休息室使用等專項巡查,并通過校區例會責成相關部門認領問題、即時整改到位;建立了校園巡查工作機制,引入學生組織參與校園巡查,直接聽取學生反映問題和建議百余條次;面向全校師生推廣校區網站、微信投訴,第一時間反饋處理意見,24小時內解決班車問題,也是得益于此。校區通過加強協調管理、過程跟蹤和督查督辦等方法,堅決杜絕推諉扯皮、敷衍塞責等現象。發動師生參與監管過程,評判監管效果,共享監管成果。2012年以來進行的校區服務管理滿意度調查顯示,師生對校區的滿意率逐年提高。加強環境建設,提升校區品質2015年校區櫻花盛開的場景曾上過新聞聯播,近年來逐漸形成規模的薔薇花墻和格桑花景觀也成為刷爆師生朋友圈的新景點。“一個理念、兩個環節、三個機制、四個活動”,助力校區綠化工作提升。隨著校區投入使用的面積增加,“管理必須從靠經驗轉變為靠科學,粗放管理轉變為精細化管理。”2012年校區請專業公司對校園綠化景觀、休閑設施進行整體的統一規劃,通過綠化設計,突出校園文化特色,并在現有條件下制定了分批實施方案。在此基礎上,校區引入競爭機制、分級管理制度和嚴格的常態化綠化考核制度。
通過源頭+考核環節控制綠化工程質量;通過巡查、溝通、競爭3項機制加強對綠化單位管控;通過校園植樹等4個活動,營造全員愛綠的氛圍。現校園綠化養護面積為45.5萬平方米。6年投入綠化改造經費175萬元,完成重點區域環境改造項目42項。有老師感慨,漫步在硯湖邊垂絲海棠花海中,猶如仙境。2013年南京市地鐵3、4號線施工,校區管委會與南京市園林部門積極爭取,移植到了18種248棵樹。因為組織得當,后期的養護管理到位,樹木成活率較好,受到南京市園林部門的高度評價,校區也成為以后市政工程移樹的重要基地。當初校區的調研學習對象,如今反過來到校區調研學習。
除了綠化項目,通過合理使用校區自管經費,對師生急需的項目進行立項,改善校園環境,方便師生生活也是校區重要工作。地磚松動雨天變“水雷”,房屋漏水嚴重,戶外缺少休息的長椅,怎么辦?一方面校區多渠道爭取資金支持,統籌規劃,以項目管理方式有計劃、有重點地實施維修,提高工程質量和資金效率。近年大雨南京各處“看海”的時候,將軍路校區沒有發生內澇積水,地勢低、易積水的北部隧道的積水也在雨小后全部排凈。6年完成113項經費累計達432萬元的改造任務。積極爭取中央高校改善辦學專項資金支持,完成校區生活和消防供水管網更新改造、校區學生活動場所、教學樓等用房改造等6個項目。另一方面不斷完善校區基礎設施建設,滿足師生精神文化需求。校園景觀是校園文化的物質載體,蘊含了校園的人文精神。校區修繕了主樓廣場噴泉,為名人林立石,圍繞火箭模型造景,校園環境、教學活動場所條件得到顯著改善。校紀委書記杭育新在校區調研時也和大家分享了他來校工作前,第一次到校區時,對校園美麗的景觀和整潔的環境留下的深刻印象。要求校區與學校有關部門一起,立意高遠,精心設計,通過雕塑、路牌、小景等方式,打造反映南航特色的、具有文化內涵的、能夠傳承文化精神的校園文化景觀,為教師潛心教學科研、學生安心學習進步創造更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6年來,校區立足大局,主動擔當,扎實落實各項改革舉措,確保學校政策在校區順利執行。隨著民航學院樓開建,列入計劃的航天學院樓、外專樓和創新工場陸續投入建設,師生的工作學習條件有望得到較大改善。校區管委會將繼續走訪駐區職能部門和各學院,深入了解需求,提供精準服務;繼續提升校園文化品質,為“雙一流”大學建設提供一流的國際化的校園環境;確保校區安全運行,繼續為學校 “雙一流”建設提供條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