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11月,航空宇航學院郭萬林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院士,成為我校自主培養的第14位兩院院士;2017年12月,航空宇航學院高存法教授領銜的工程力學教師團隊入選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017年6月,航空宇航學院黨委“‘不忘飛天使命,弘揚南航精神’———紀念王適存教授誕辰90周年系列主題教育活動”獲江蘇省委教育工委“江蘇高校‘最佳黨日活動’優勝獎”。
2016年12月,航空宇航學院年度科研經費突破2億元,較2011年增長57%;2016年11月,立陶宛籍PiotrVasiljev教授領銜的團隊入選2016年度江蘇省“雙創計劃”外國院士團隊 (學校第一個);2016年9月,航空宇航學院飛行器設計專業2015級研究生黃鳴陽獲評“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全國共10名)……回首過去,航宇人堅守初心,志存高遠,直面困難,較真碰硬,把使命放在心上;展望未來,航宇人改革創新,矢志超越,奮進一流,將責任扛在肩上。
學校第十五次黨代會以來,航空宇航學院師生秉承負重奮進、志在超越的南航精神,以創建世界一流航空宇航學院為目標,以建設一流學科和一流專業為牽引,以實施業績導向的制度創新為抓手,統籌推進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國際合作、黨建和文化建設等方面的改革創新,辦學活力顯著迸發,發展成果競相涌現,書寫了學院發展的新輝煌。堅持特色發展與優勢強化并舉,建設一流學科取得重大進展一流學科是一流學院的重要標志,建設一流學院、培養一流人才必須積極推進一流學科建設。航空宇航學院立足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力學2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的特色和優勢,瞄準國家戰略需求和國際學術前沿,深入調研論證學科建設中長期規劃,不斷凝練學科方向,鼓勵學科交叉,培植新的學科增長點。創新學科發展機制,強化建設績效評價,引導和激勵教師組建大團隊、承擔大項目、建設大平臺、產出大成果。
六年來,力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入選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二期項目,力學一級學科獲批工信部重點學科;飛行器設計、動力學與控制兩個學科獲批“十三五”國防特色學科,人機與環境工程學科列入航空適航技術“十三五”國防特色學科建設;力學學科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規劃。新增重要科研平臺4個,“直升機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獲批首批工業和信息化部協同創新中心,“輕型通用航空飛行器”協同創新中心獲批江蘇高校協同創新中心,“先進通用飛機協同創新中心”獲批工業和信息化部協同創新中心,“飛行器環境與控制實驗室”獲批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堅持集優引才與平臺育才并舉,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取得新突破建設一流學院必須有一流的人才,高層次人才是學院最寶貴的戰略資源。航空宇航學院大力實施“人才強院”戰略,積極推進人事制度改革,先后制定了“國家級、省部級人才引培計劃”“高水平學術團隊建設計劃”,實施更具競爭力的《人才引聘暫行辦法》,提升人才引進在薪酬、科研條件、學術梯隊配備等方面的政策優勢,使之與學院在國家級重點學科、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國家級人才隊伍等方面的強大優勢,以及南航獨特的行業優勢等有效集聚起來,形成吸引高層次人才的強大合力。
實行“定崗定責、業績導向、統籌考核”的崗位分類管理模式,出臺《標志性成果獎勵暫行辦法》,鼓勵廣大教師發揮各自專長,在不同的崗位上產出高水平成果;積極探索促進青年人才成長的新機制,實施“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遴選一批有潛質的優秀青年教師作為國家級和省部級人才培養對象,制定專門培養計劃,給予相應政策扶持和指導。
六年來,學院共新增國家級人才15名,省部級人才35名,其中新增中科院院士1人、國家杰青1人、長江1人、千人4人、“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國家青年千人2人、優青3人、青年長江1人、國防卓青1人。趙淳生院士獲何梁何利基金科技獎和“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教師團隊獲中組部等四部委授予的“全國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堅持立德樹人和協同育人并舉,專業建設和創新人才培養成果豐碩堅持育人為本、立德樹人,以建設品牌專業為抓手,以強化專業內涵為核心,積極推動學科科研優勢向專業優勢轉化,深入推進校企協同育人,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模式。
統籌推進一流學科與一流專業建設,學科優勢顯著提升了專業實力。學院成立學科專業建設委員會,統籌謀劃學科專業建設,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貫通,二者同規劃、同建設、同考核、同獎勵。依托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力學兩個國家級重點學科的優質教學資源,構建接軌國際一流的品牌專業培養體系,根據專業特點自主設置符合人才成長規律的培養方案,創新特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具有國際學術視野和國際競爭力的人才。
開發了大批研究型實驗項目,研發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系列實驗設備,豐富了學生畢設選題,促進了實踐教學體系的優化和完善。拓寬校外實習企業遴選范圍,豐富校企合作內涵和形式,新增了中航工業氣動研究院、北京中天引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蕪湖鉆石飛機公司等十余個讓學生“真刀實槍”實踐的校外實習基地。成立專業建設委員會,明確院領導、專業負責人、課程團隊負責人對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監督責任。
六年來,學院建成省部級以上教學平臺3個,“航空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入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項;編寫出版省部級以上精品教材15本,多本教材入選省部級“十二五”規劃教材和高等學校重點教材;建設各類品牌課程7門,1門課程獲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2門課程獲首批“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創新創業教育碩果累累。學院所有學科實驗室和工程中心向學生開放,新建1000多平米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中心,鼓勵教師吸納學生參與課題研究接受科研方法的訓練,指導學生參加科創競賽,在實踐中提高創新能力。六年來,學生獲得國際無人飛行器創新大獎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大賽、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全國力學競賽、全國研究生數模競賽、中國研究生未來飛行器創新大賽等國際級、國家級競賽獎勵219項,省部級獎195項。堅持自由探索與謀劃培育并舉,科技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學院始終堅持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和國際學術前沿,建立以科研團隊為核心進行重大科研項目凝練、論證和爭取的謀劃機制,匯聚校內外相關力量有針對性地開展系統深入的預先研究;以重大項目為核心,建立科研成果知識產權清單,在論文、專利、成果轉化和成果鑒定等方面做好成果儲備,為培育高水平的國家級、國際級科研成果創造條件。
承擔國家重大和重點項目的能力顯著增強。六年來,新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160項,其中重大項目課題1項、重點項目5項,共獲資助金額近億元;新增國家973計劃項目4項、探索研究重大項目2項、國家863計劃項目41項、國防基礎重點項目3項,參與完成了國家數十個重點型號工程的關鍵技術攻關。
科研產出的水平和層次顯著提升。六年來,新增國家科技獎3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和技術發明二等獎各1項;部省級科技獎23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4項;授權發明專利共463件,授權實用新型236件;發表SCIE收錄論文1100余篇,發表EI收錄論文1200余篇(不含SCI收錄),CPCI-S收錄論文300余篇;郭萬林、高存法、鄒鴻生3位教師入選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堅持拓寬領域與提升層次并舉,國際化辦學邁上新臺階學院以推進國際聯合為重點,鼓勵和推薦重點學科方向學術水平高、創新能力強和發展潛力大的學科骨干或優秀人才赴一流大學訪學;以舉辦暑期國際課程和與國外一流大學組建聯合實驗室和科研機構為契機,引聘國外專家來校開展教學與科研合作;嚴格遴選國際高水平大學,聯合培養高層次人才。六年來,教師公派出國人數達到52人,385人次教師赴海外學術交流,邀請19位外籍教師開設了國際課程。與國際著名大學聯合主辦如流體物理國際學術研討會、國際結構健康監測與完整性管理會議、自適應結構技術國際大會、直升機技術進展國際研討會等32場國際會議;與日本東北大學、中國商飛美國有限公司等多所知名大學和企業聯合開展科研攻關;與格拉斯哥大學和諾丁漢大學建立了直升機技術聯合研究中心和直升機結構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美國直升機學會在我院設立中國分會。我院共與11所大學簽署學生聯合培養合作意向和協議,國家公派出國攻讀博士研究生11名,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50名,近200名學生短期出國學習交流。
堅持黨員先進性建設與文化氛圍營造并舉,黨建工作不斷上水平學院黨委按照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認真履行主體責任,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講政治、顧大局,及時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上級要求及學校黨委的決策部署。毫不松懈抓黨風廉政,認真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行師德師風“一票否決制”,強化課堂教學紀律要求,推進教書與育人的有機統一。堅持黨政聯席會議制度,增強班子的凝聚力戰斗力。著力加強師生黨支部建設,選好配強系所班子,強化支部書記及支部委員的教育培訓,狠抓黨員日常教育管理制度落實,顯著增強了支部戰斗力和廣大黨員的先進性。
六年來,廣大黨員的黨性觀念、宗旨意識和先進性不斷增強,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得到有效發揮,在學校組織的處級領導班子年度考核測評中,廣大師生對學院班子的滿意度連續多年穩居學校前列;“傳承南航精神 弘揚國防文化 共育航空精英”及“‘不忘飛天使命,弘揚南航精神’———紀念王適存教授誕辰90周年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先后獲江蘇省委教育工委“江蘇高校‘最佳黨日活動’優勝獎”;袁慎芳教授被授予 “全國巾幗建功標兵”稱號;吳瑾獲江蘇省高校2012-2014年度“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土木工程系黨支部榮獲江蘇省2014-2016年度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2015年度和2016年度學院連續獲得學校黨委授予的“優秀領導班子”榮譽。
展望未來,藍圖美好,前路光明。站在新時代的新起點上,航空宇航學院全體師生將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即將召開的學校第十六次黨代會的決策部署,繼往開來,砥礪奮進,開拓創新,為早日建成世界一流航空宇航學院而協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