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專家學者把脈《中國青年社會科學》發展方向


      編者按:
    12月9日,由《中國青年社會科學》編輯部主辦的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暨《中國青年社會科學》專家座談會在我校舉辦。會議旨在加強對青年問題的研究,增加編輯與作者之間的交流,明確學校改革后《中國青年社會科學》的發展方向。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陸玉林,全國高校文科學報研究會副理事長姚申,原《新華文摘》總編、《中國青年社會科學》顧問張耀銘,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總編高自龍出席會議并致辭。本報對部分與會專家學者發言進行了摘登。
    陸玉林
    中央團校黨委常委、副校長
    《中國青年社會科學》今后要適應建設共青團工作高端智庫的需要,適應中央團校改革的要求,不斷提高辦刊質量。《中國青年社會科學》下一步的工作要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為統領,以國內外青年動態、青年思想政治引領、青年政策、共青團和青年工作創新為重點,多刊發高質量的研究成果。中央團校要用新理念、新機制、新方式、高標準辦學,《中國青年社會科學》在這方面也正在進行新的嘗試。
    姚申
    《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總編、全國高校文科學報研究會副理事長
    以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導我國的青年社會科學研究十分必要,新時代提出新任務、新要求,青年工作與青年研究在新時代面臨新課題、新目標。我們既要從國家發展的頂層設計出發,也要從青年發展的基層視角出發研究青年問題,根據時代社會的變化,確定重點課題,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我們還要研究如何進一步發揮新時代青年研究傳播平臺的重要作用。面對新媒體帶來的巨大挑戰,《中國青年社會科學》應該充分關注如何應對挑戰、如何實現組織化、如何適應融合發展新趨勢、如何創新和拓展內容與傳播渠道、如何進一步提升期刊的核心競爭力。
    張耀銘
    原《新華文摘》總編、《中國青年社會科學》顧問
    《中國青年社會科學》之所以脫穎而出,主要因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中央團校辦刊;二是突出特色;三是擁有一支素質較高的編輯隊伍。2016-2017年 《中國青年社會科學》進入C刊擴展版值得慶賀,實屬難得。進入C刊是一個新的起點,如何更上一層樓,建議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第一,著眼原創,以原創為抓手努力提升刊物的質量;第二,加強專題策劃,作為編輯,應該超越學科的壁壘,要以問題為中心來整合學科,而不是以學科的平臺來切割問題;第三,加強“特別觀察”欄目質量,要以問題為導向,策劃重大的選題;第四,加強微信公眾號建設,運用新媒體擴大期刊的傳播和影響力。
    高自龍
    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總編
    《中國青年社會科學》的轉型非常成功,得到了社會認可。建議要進一步拓展思路,要關注青年文化管理教育,加強青年心理學研究,同時加強網絡青年教育、國際青年理論和各種社會思潮、流行文化對青年影響的研究。
    潘國琪
    原《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主編、原全國高校文科學報研究會理事長
    建議《中國青年社會科學》要根據學校改革的總要求重新或進一步改進,發揮智庫作用,提高質量,擴大影響力。《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17年發表121篇文章,平均每篇文章9500字,表明篇數還是過多。從文章本身來看,質量總體上有待進一步提高,爭取每年至少發表八九篇真正有影響力的文章。這些文章要有思想和理論深度,要跟一定的學科相結合。另外,要加強欄目策劃,根據智庫建設的要求,有些欄目應減少數量或調整方向,增設一些體現智庫作用的新欄目。
    仲偉民
    《清華大學學報》主編、全國高校文科學報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
    青年學研究的對象是青年,那么青年是什么樣的狀態?我們都說青年是社會的未來。從國家層面到家庭層面都非常重視,但是青年在社會上的真正地位與我們對他的期待及政策上的定位相去甚遠。在當今社會,青年在政府決策中的作用非常小,青年在某些領域,比如技術領域發揮著主導作用,可是在一些關鍵領域,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科研部門,青年都不占主流,他們的話語權非常有限。因此,如何把握青年研究的分寸是非常困難的。青年類的學術期刊要打破常規,不局限于青年研究,才能提高刊物質量。
    周曉燕
    《中國青年社會科學》主編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改刊為《中國青年社會科學》三年來,已探索出一條專業期刊的發展新路。辦刊中突出了期刊的學術性、專業性、政治性。三年來影響因子及轉載率逐年提高,但總體上還有上升空間:第一,理論文章的總體質量有待提升;第二,共青團、青年組織史研究有待加強;第三,專題文章的話題感有待增加;第四,對新媒體的運用力度有待加大。《中國青年社會科學》編輯部將不忘初心,不負使命,把專家的建議和希望融入到辦刊過程中,努力把這本刊物辦得更好。
    陸士楨
    中央團校教授
    《中國青年社會科學》是中國共產黨青年理論和青年工作研究的重要陣地。其學科建構要以政治學、社會學、教育學為三大基礎,加強基礎理論的研究和探索,抓住青年熱點研究,冷靜剖析,構建一個公共的輿論平臺和青年工作理論平臺。要把《中國青年社會科學》建設納入中央團校綜合改革發展的戰略規劃中,建立定期研究期刊選題和發展的機制,對于重要選題,編委會要提出建議,要保障基本建設經費,除了引入人才,還要加大培訓力度,讓編輯更加專業化。要把《中國青年社會科學》建設成為發揮中央團校定位和功能的陣地,實現期刊在學校整體改革和發展中的功能。
    風笑天
    南京大學特聘教授
    一個好的刊物對研究者要發揮幾種作用:一是引導作用,研究者已經習慣了翻閱刊物,通過刊物知道同行在研究什么;二是交流平臺作用,學者不能閉門造車,一定要搭建學術共同體,要有同行的相互交流。編輯部要處理好青年研究、青年領域的基本內容和新內容的關系;青年研究的問題是青年成長和發展中的問題,要注意區分不同階層和不同群體的青年現象和問題;《中國青年社會科學》要關注社會科學,要按照科學規律辦刊。
    李玫瑾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
    青年是社會的骨干,青年問題是社會問題的集中顯現,青年發展決定社會的未來。中國青年社會問題的研究非常有價值,《中國青年社會科學》可以從中國青年、青年社會、社會科學三個維度來看,其名稱由此體現了嚴謹和廣泛的視角范圍。在研究社會科學的時候,要深究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文章要有深度必須具備空間思維、時間思維。青年問題是一個縱向的問題,未來的青年研究可以向縱向方面擴展。
    姚建龍
    上海政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院長、團中央權益部副部長
    要以C刊標準來辦刊,就要關注選題策劃,要降低發文量以提高期刊的轉引率。中央團校的改革勢必會影響期刊稿源,但可以把改革變成刊物提升的契機。《中國青年社會科學》從辦刊形式上也要向國內一流的刊物靠齊。總體定位上刊物要有熱點問題的預判;要有學派之爭,形成學術上的爭鳴;文章要有深度,而不只是面上的敘述和描述;要關注海外的動態。
    田杰
    深圳青年學院教授
    本次座談會的召開有三大背景:一是《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的出臺;二是黨的十九大的召開;三是中央團校的改革。執行“規劃”應堅持兩條根本遵循:馬克思主義青年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青年方向。刊物研究的一個重要主題就是青年觀的問題,需要用馬克思主義觀點批評、借鑒、引進國外有關青年觀的理論,把它們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中國化、本土化,所以研究馬克思主義青年觀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此外基礎理論問題和學科問題也不可忽視。
    E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 亚洲日本天堂在线| 亚洲三级在线播放| 4444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动漫| 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麻豆|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亚洲一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欧洲日产专区| 亚洲理论片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软件|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页在线视频| 亚洲最大在线视频| 亚洲香蕉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宾馆在线精品酒店|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无码色欲|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好用 |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国产| 久久亚洲2019中文字幕| 国产乱辈通伦影片在线播放亚洲| 亚洲日韩人妻第一页| 亚洲人成网77777亚洲色|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亚洲综合婷婷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瑟| 中文日韩亚洲欧美制服| 精品久久久久亚洲| 国产亚洲欧洲Aⅴ综合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麻豆| 亚洲人成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电影网|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三级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AV吞精久久|